浅谈砖墙砌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论文_吴宏玉,蔡丁一,张敏

浅谈砖墙砌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论文_吴宏玉,蔡丁一,张敏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砌筑工程质量控制也是建筑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工程工作的实践,对砖墙砌筑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提出砌筑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并对施工质量控制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砖墙砌筑、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砌筑工程是房屋建设的主导工种工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合理的应用工具及方法,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手段才能够高效的提升砖墙的质量,以达到房屋结构稳定。如何保证房屋墙体的质量,将由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材料要求

首先,砖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砖的规格应一致,并有出厂证明、试验报告。水泥采用没过期的合格水泥,砂宜用中砂、过5mm孔径筛子,配置M7.5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水用自来水或者不含有杂物的洁净水。其次,可以通过加入外加剂提高砂浆的强度、稠度和保水性。

二、施工工艺要求

1.准备工作要做好。首先,对普通砖含水率宜在10%〜15%,一般应提前除去砖面上的灰尘并提前一天浇水润湿, 避免砖吸收砂浆中过多的水分而影响黏结力。但浇水过多会产生砌体走样或滑动,所以润湿后砖的含水率不宜过大。其次,砌筑用的砂浆应用机械搅拌,杜绝人工拌合的不均匀砂浆,并做到随拌随用。

2.抄平、放线、摆样砖。砖墙的砌筑过程中,需要对各楼层进行抄平放线,对每一层进行复查,以确保位置的准确和整体的平整度。然后,在墙基面上,按墙身长度和组砌方式先用砖块试摆,核对所弹的门洞位置线及窗口、附墙垛的墨线是否符合所选用砖型的模数,对灰缝进行调整,以达到每层砖的砖块排列和灰缝均匀的效果,也尽可能减少砍砖,提高砖墙的稳固。

3.立皮数杆。皮数杆是一种方木标志杆。立皮数杆的目的是用于控制每皮砖砌筑时的竖向尺寸,并使铺灰、砌砖的厚度均匀,保证砖缝水平。皮数杆上除划有每皮砖和灰缝的厚度外,还画出了门窗洞、过梁、楼板等的位置和标高,用于控制墙体各部位构件的标高。一般立在墙体转角处或者纵横墙交接处。

4.盘角、挂线。砌墙前应先盘角,即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先砌墙角。每次盘角砌筑的砖墙高度不超过五皮,并应及时进行吊靠,如发现偏差及时修整。此后,以盘角为准拉起准线挂在墙侧,作为墙身砌筑的依据。每砌一皮的厚度,准线要向上平移一层。砌筑一砖厚及以下者,可采用单面挂线;砌筑一砖半厚及以上者,必须双面挂线。每皮砖都要拉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5.砌砖。砌筑过程中应做到“三皮一吊、五皮一靠”,在砌筑时保证灰缝的厚度和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砌墙时,一般采用“三一”砌筑法或者“二三八一”砌筑法,将砌筑流程标准化,即提高生产效率,又保证产品的质量。

6.勾缝。清水墙砌筑应随砌随勾缝,一般深度以6〜8mm为宜,缝深浅应一致,清扫干净。砌混水墙应随砌随将溢出砖墙面的灰浆刮除。勾缝是清水砖墙的最后一道工序,具有保护墙面和增加墙体美观的作用。为了确保勾缝质量,勾缝前应该清理墙面的杂物,并洒水润湿。

7.砌筑高度限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砖墙每日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8m,砖墙分段砌筑时,分段位置宜设在变形缝、构造柱或门窗洞口处;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不得超过一个楼层高度,也不宜大于4m。尚未施工楼板或屋面的墙或柱,当可能遇到大风时,其允许自由高度如超过相关规定,必须采用临时支撑等有效措施。

8.冬期砌筑注意事项。冬期使用的砖要求在砌筑前清楚冰霜。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中不得含有大于1cm的冻块。

三、砖砌体质量要求

砖砌体遵循横平竖直、厚薄均匀,砂浆饱满,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的基本要求。

1.横平竖直、厚薄均匀

砖砌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这既可保证砌体表面美观,也能保证砌体均匀受力。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过厚的水平灰缝容 易使砖块浮滑,且降低砌体抗压强度,过薄的水平灰缝会影响砌体之间的黏结力。竖向灰缝应垂直对齐,如不齐称为游丁走缝,影响砌体外观质量。

2.砂浆饱满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砌体的受力主要通过砌体之间的水平灰缝 传递到下面,水平灰缝不饱满影响砌体的抗压强度。竖向灰缝不得出现透明缝、瞎缝和假缝,竖向灰缝的饱满程度,影响砌体抗透风、抗渗和砌体的抗剪强度。

3.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上下错缝是指砖砌体上下两皮砖的竖缝应当错开,以避免上下通缝。当上下两皮砖搭接长度小于25mm时,即为通缝。在垂直荷载作用下,砌体会由于“通缝”而丧失整体性, 影响砌体强度。内外搭砌是指同皮的里外砌体通过相邻上下皮的砖块搭砌而组砌得牢固。为提高墙体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强度,满足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的要求,严格按照组砌相关规定进行施工,常用一顺一丁、三顺一丁、梅花丁等组砌形式。

4.接槎牢固

“接槎”是指相邻砌体不能同时砌筑而设置的临时间断,为便于先砌砌体与后砌砌体之间的接合而设置。为使接槎牢固,后面墙体施工前,必须将留设的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

四、结语

在当今建筑工程中,建筑砌筑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高层建筑、多层建筑都离不开建筑砌筑工程,砌体工程对建筑的安全使用性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砌筑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按的重要环节,在建筑工程砌筑中,施工人员在建筑工地采取合理的措施,从选材、施工工艺入手,加以防控及时处理,控制工程质量以防产生工程缺陷。

参考文献

[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2]刘俊玲.建筑施工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宋西文,郦志新.分析普通混凝土试块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J] .技术与市场2011(12)

论文作者:吴宏玉,蔡丁一,张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  ;  ;  ;  ;  ;  ;  ;  

浅谈砖墙砌筑施工的质量控制论文_吴宏玉,蔡丁一,张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