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学习中阅读训练的加强探索论文_秦紫锦

高三历史学习中阅读训练的加强探索论文_秦紫锦

河南省内黄县第一中学 河南安阳 456300

摘要:一直以来在历史课堂上,不论是高一的新生,还是高三的学生,他们都习惯了听课-做笔记背诵-做题的流程。虽然一直提倡的同课异构进行了很久,但是效果不是很显著。历史课程需要创新,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很高。高中学生是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一堂有效的教学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教育恒久远,一个好课对学生的学习也许还不明显,但如果是一个学期,一年,三年的好课,会使学生的学习发生质的变化。

关键词:高三历史;阅读训练;教育现状;学习兴趣

1高三历史教学中加强阅读训练的原因

1.1历史教学学科的发展需要

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可以说是除语文教学之外。课时容量最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记忆量之多,远超其他学科。近些年来,尽管历史教学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之外,可能还需要适当的进行一些扩展性学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压力。而且历史学习的主要是在过去发生的事情。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但需要阅读白话文,可能还需要阅读文言文.部分学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差,在阅读的时候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障碍。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加强阅读训练,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历史知识。

1.2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

高三学生已经不同于高一、高二的学生,他们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学习的压力更大,需要兼顾到的科目也更多.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学生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无法从题干中获取有效的信息,那么这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而且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差,在学习的时候,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样也会影响到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因此,教学历史知识的时候,需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他们学会阅读,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

2历史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缺漏与弊端

2.1教学模式的混合弊端

对于高三学生的历史学习来说,阅读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学生的阅读综合水平的一种体现。所以,高三力士的阅读教学任务也非常重要。高三学生的学业负担重,所以面临着历史阅读训练的时间会比较少,那么相对而言,对于历史阅读的教学时间的分配会更少。所以日积月累,会形成教师对阅读教学的不重视。许多教师并不会拿出专门的课时来进行专项阅读训练,而是将阅读训练与日常授课混合进行。虽然他们相互之间存在联系,但放在一起进行学习和训练,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分心,或者是某些学生会过于注重人物的钻研而影响阅读的进度。这样做,表面上看来能够缩短教学进度,节约课时,但实际上却影响了学生对于阅读的速度的把握和对于历史的理解。学生并不能良好的吸收和消化学到的知识,看似高效的教学方式,其实存在很多弊端。

2.2教学模式的单一

在高三历史阅读专项的教学当中,还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的弊端。教师往往忽视了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而忽视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占主导作用,过度的干涉学生的阅读,或是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将历史知识直面于学生。使学生缺少真正的阅读体验,所以不利于学生总结阅读方法和积累阅读经验。在阅读中收获较少。

2.3教师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不足

阅读学习作为语言学习的一部分,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就像在学习历史时所强调的对于知识的培养。在高三阅读专项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生对于阅读思维的培养,强调学生不断积累阅读经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许多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任务性和指向性较强,造成学生缺乏独立阅读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形成自我的有效的阅读思维。

3加强高三学生阅读训练的策略

3.1激发学生的阅读和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学生进入高三之后,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着极为严重的偏科现象,比如说有的学生英语成绩十分优秀,但是数学成绩却奇差无比,而高三需要学习和复习的内容比较多,有些偏科的学生为了能够在高考中获取更多的分数,可能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擅长的科目上,不少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亦是如此。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加强学生阅读训练之前,首先就必须要激发学生阅读和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历史知识的快乐。比如说,大部分学生在阅读文言文历史知识背景的时候,往往不能准确的理解题干信息,教师就可以在班上采取小组帮扶活动,让一部分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帮助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理解教学内容。

3.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阅读训练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加强历史教学的阅读训练时,教师也要学会根据历史学科的教学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高三学生的历史阅读理解能力。比如说,教师可以采取“提纲式”阅读法,在教学一些阅读理解难度比较大,学生一时难以把握的教材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就可以采取“提纲式”阅读法,教师在课前先将教学中的要点提炼出来,为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指引思路。如在复习“新文化运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提纲列举出来.新文化运动的背景(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思想基础、根本原因);新文化运动的过程(开始,结束过程中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意义等。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在学生心中建立一个基础阅读的框架,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也更为容易。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式”阅读法.将学生需要学习和阅读的内容整理成问题.比如复习“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甲午中El战争失败,对于当时的清政府有什么深远的影响,在教学的时候,通过提问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够使他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为学生的高考做准备。

3.3注重开展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绝非是教师简单的在课堂上讲一讲,学生就能够将教师所讲的方法完全掌握,转化为人自己的能力。在加强高三学生的历史阅读训练的时候,除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以外,还需要多进行实践,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感受历史教学的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主动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被动的依靠教师的帮助,这样才能真正的加强学生的历史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在复习秦汉时期的历史时,可以开展“我来评说秦皇汉武的活动”,让班上的学生自己搜寻和查阅资料,跳脱到课本之外,深入的了解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生平事迹,了解他们所做的一些重大决定,对于后世发展有什么深远的影响。这样需要学生参与到其中的活动,相比于教师简单机械的告诉学生要怎样去阅读,能更好的理解历史知识,更好的解题,显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能力。

结语:搞好高三历史阅读训练,我们不仅要向学生提供读物,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但首先应注意选材,选取适合他历史水平的课外书,因为历史读物可以说是汗牛充栋,多而杂,深浅程度不一,良莠杂芜,太难太易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题材要广泛,既有知识性,又要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在阅读训练上,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仅需要在高三的时候注重对他们进行训练,在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就应当开展这项活动。

参考文献:

[1]冯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04期

[2]胡平.浅谈初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年11期

论文作者:秦紫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高三历史学习中阅读训练的加强探索论文_秦紫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