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_罗美娇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_罗美娇

苏州工业园区请青剑湖学校

【摘要】阅读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所以,学生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严重的“重讲解,轻阅读”的现象。在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教会学生怎样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加以提炼、分析和综合来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重视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阅读,关键,效率,方法,指导

阅读教学有丰富知识,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培养品德的作用,是打好学生语文学习基础的重要途径,对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阅读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方法,所以,学生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严重的“重讲解,轻阅读”的现象。语文教学重视阅读教学,教会学生怎样在阅读中获取信息,加以提炼、分析和综合,来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重视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讲究阅读方法,以提高学习效率。下面谈谈我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语文阅读教学要打好基础,培养兴趣

一般来说,阅读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认读部分,包括字音、字形、字义、词组、标点、修辞和句式等,这是阅读的基本层次。只有打好扎实的基础,才能进一步理解文章,掌握文章的各个脉络;另一个是理解部分,包括句段、篇章、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阅读的目的是理解,而绝不是孤立地认识几个字、词。因此,阅读文章必须经过熟读深思,心领神会,把文章中可供利用的精华,很自然地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能指出文章的是非。只有这样,学生在阅读中领会到文章的精微奥妙之处,才能获得内心的喜悦,把阅读文章当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享受。

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内在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定期给学生推荐一些新的书刊杂志,文学作品,使学生随时地、方便地读到他们喜爱的文学读物,如《散文选刊》、《读者》等,学生阅读欣赏能力不断提高,他们课外的阅读兴趣就更广泛了,求知欲更强了。

二、调动情感体验

首先是动情的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能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就是真懂了,是赋予作品以生命的解读,一种再创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是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文本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根据课文特点,特别是适合分角色朗读的文章,让学生自选人员,自选角色朗读,因为角色是自己选的,所以在读的时候,他能全身心投入,读的速度、语调及情感能更生动形象。例如:我在教《愚公移山》一课时,愚公和智叟的对话由学生自己组织三人,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结果把愚公和智叟二人语言读的非常形象逼真,这样不但读的同学进入了角色,把听的同学情感体验也调动起来了,同学们越学越有劲。如在学习《三峡》时,百余字间包罗了万千气象,极致美景,让我们的学生如临其境,叹为观止。于是在这样的情绪之上,我让他们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家乡的美,绘一绘家乡的景。结果有两名同学的《漫步陆羽公园》写的相当不错。

三、注重基础积累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从语言的积累,到文本的积累、再到情感的积累,没有哪一点都难谈深层次的阅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多积累古诗词名句,优秀的文言篇章,精美的现代文句段,以及好的写作创意等等,也是为写作做好准备。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我就问同学:“你喜欢诗中的那句话?能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的内容吗?”孩子们略一思考,纷纷举手,有的说:干枯藤蔓缠绕着不屈的古树,昏昏欲睡的乌鸦伫立在干枝上。有的说:淙淙的流水唱着小曲嬉戏于桥下,人家的炊烟袅袅升起……孩子们在表达时轻松愉快中理解了内容、之后更能达到流利背诵、准确默写。英国作家王尔德曾经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书的另一半。”这也就暗示了读者与作者之间必然在对文字的解读上达到了某种心灵的契合。那么用什么语言来表达的内容,如何表达的,为什么用这种语言表达,就都成了读者所要探究的基础问题。如学生学习《雁门太守行》时,课下注释说“‘甲光向月金鳞开’有的版本也作‘向日’”,字面上的意思学生很轻易地就知道,可是用哪个字更好呢,如果你是作者,你倾向于哪个字?抛出这样的问题之后,学生热烈讨论,各抒己见。我相信长期这样坚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一定会不断的提高。所以字词句章的不断积累、探究定会丰富学生的语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评析能力,进而不断创新。

阅读教学可探讨的问题很多,对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对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并非一日之功,但只要教师随时激发阅读兴趣、调动情感体验,学生注重基础积累、重视写作技巧,师生肯努力、肯坚持,阅读教学的艳阳天定会指日可待。总之,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只有深刻领会和把握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内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活动中,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10-13.

[2] 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J].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7):47-48.

[3] 曹明海,潘庆玉.语文教育思想论[J].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9):17-19 

[4]杜浩珍,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阅读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2(45). 

论文作者:罗美娇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论文_罗美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