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论文_陈露莹

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职业性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驱汞治疗以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驱汞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对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进行驱汞治疗以及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减小对神经的损害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职业性慢性汞中毒;临床观察;护理效果

汞作为一种液态金属,被广泛应用于仪表制造、金属冶炼以及医药等行业中,具有在常温下即可蒸发的特点,长期接触或防护不当很容易对工作人员造成慢性汞中毒[1],患者主要表现为肾脏损害、神经-精神异常、口腔炎症以及汞毒性震颤等症状[2],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职业性慢性汞中毒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3],在临床上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本文针对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总结并归纳职业性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4例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为:①有严重的肝肾器质性疾病者;②有神经系统病史、精神类疾病与认知障碍,无法与工作人员进行正常交流者;③临床资料不全者;④治疗中途转院者;⑤存在恶性肿瘤者。纳入对象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牙龈炎、手指眼睑震颤、肾脏损害以及神经-精神异常的症状,在我院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职业性慢性汞中毒,且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本人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同意书。将44例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根据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其中观察组中男14例,女8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50岁,平均年龄为(31.16±3.18)岁,与汞接触时间9~30个月,平均接触时间为(13.28±3.08)个月;对照组中男15例,女7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49岁,平均年龄为(30.20±3.62)岁,与汞接触时间9~29个月,平均接触时间为(14.01±3.11)个月。两组患者,无论是在年龄还是自身的性别、病情上都呈现以P>0.05情况或者是结局,没有探究价值,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二硫丙磺钠进行驱汞治疗,对患者肌肉注射二硫丙磺钠,每次剂量为0.25g,2次/d,连续给药3d,两次给药间相隔4d,根据患者病情给药4~6次。

在驱汞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性治疗,具体如下:①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为患者讲解慢性汞中毒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期间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让患者对疾病深入了解,消除恐惧不安的心理;②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叮嘱患者使用5%的硫代硫酸钠漱口,缓解由于汞中毒导致的口腔炎症、异味、牙龈溃烂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③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所需,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缓解患者因疾病产生的焦虑抑郁的情绪,并叮嘱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总分均为20~80分,SAS评分、SDS评分越高,焦虑、抑郁状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将44例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SAS、SDS评分采用()的形式表示,组间运行t值检验,治疗有效率采用%的形式表示,组间运行χ2检验,若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评分无组间差异,P>0.05,不具有探析价值;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分)

3、讨论

慢性汞中毒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患者常由于对疾病的不了解而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不利于治疗的顺利开展。对患者使用二硫丙磺钠进行驱汞治疗,能够使患者体内的金属汞与鳌合剂结合从而排出体外[4],同时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则有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5],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对治疗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本次研究中,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说明在驱汞治疗的基础上对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对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进行驱汞治疗以及综合性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减小对神经的损害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江德慧,冷旭媚,任秀娟. 职业性慢性汞中毒50例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 福建医药杂志,2016,38(1):161-162.

[2] 李莉,蒋波,赖娟,等. 职业性慢性汞中毒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7,35(8).

[3] 丽娜·艾则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汞中毒致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中医药,2016,26(b03):766-767.

[4]王艳艳,郎丽,张莹,等. 尿汞增高患者二巯基丙磺酸钠驱汞治疗特点分析[J]. 中国职业医学,2016,43(6):673-676.

[5]胡振兴. 1例职业性慢性中度汞中毒的护理方案[J]. 当代临床医刊,2016,29(4):2419-2419.

论文作者:陈露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职业性慢性汞中毒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论文_陈露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