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张庆华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张庆华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进步,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现代的建筑工程中运用混凝土现浇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所以保证混凝土建设的质量问题就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对混凝土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通病进行探讨,对于其防治措施和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通病;成因;防治措施

一、建筑表面蜂窝现象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1、蜂窝现象的形成原因:在混凝土浇筑时砼表层没有砂浆,湿润度不够,而且料与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间隙,或是模板之间存在着缝隙,有漏浆的可能,导致建筑表面粗糙,出现麻面,再加上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振捣工作没有做到位,使混凝土中存在着气泡未能完全排出来,自然就会形成一些蜂窝,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混凝土砂浆与石子的搭配比例不合理,出现石子过多的情况,这样也很容易形成类似蜂窝的一些孔洞。

2、防治的措施及方法:要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前一定要保证模板的干净、整洁,尤其是一些粘在上面的硬水泥块等等杂物,并且要把模板进行预先加湿,把一些有缝隙的模板进行堵塞,防止漏浆现象的发生。然后再刷上一层隔离剂,而且隔离剂的涂抹必须均匀,最后的振捣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一定要进行分层的振捣,并且不能放过每一个点,时间也要持续在30秒左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不会产生蜂窝现象。

二、建筑表面露筋现象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1、露筋的原因: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图省事儿,在进行振捣时垫块太少,这就会使钢筋直接与模板接触,在拆下模板后发生露筋现象,有的设计图纸在构件的断面上用了太多的钢筋,这样在进行振捣时遇到大粒的石子,也会产生露筋的情况,另外,在进行振捣时如果振动棒直接碰到钢筋,就会使钢筋发生位置的移动,从而造成露筋现象,而且模板如果不够湿润,在进行拆模时也会与混凝土产生粘连,出现发生露筋现象的可能。

2、防治的措施及方法:要想保证混凝土结构没有露筋现象,首先就要保证钢筋的位置和所设计的保护层厚度,并且对于混凝土的比例一定要进行合理的搭配,在钢筋密集的构件中,一定要选用颗粒小的石子,避免大石子会被卡住而产生露筋现象,另外,在进行振动捣实时一定要做好检查,严禁振动棒直接接触钢筋,防止钢筋变形或移动,而且对于模板的湿度及拆卸时间一定要把握好,防止粘连、掉角等等现象的发生,保证混凝土结构不会出现露筋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建筑表面凹凸不平现象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1、凹凸不平的原因:大家知道现浇混凝土凝固的非常快,但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一定的强度,如果未等其强度达到1.20N/mm2就进行操作和踩踏、运料等等工作,就会造成其表面的不平整,而且在进行模板的支承时其支承面一定要牢固、坚实,防止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出现局部下降的现象,导致其混凝土表面的凹凸不平。

2、防治的措施及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完工以后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养护工作,确定其表面能承受一定的压力后方可进行操作,而且对于模板的要求也要提高,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在进行混凝土现浇时不会变形,对于所选择的支承面的牢固程度也必须要达标,防止发生结构的沉降。

四、建筑表面裂缝现象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进行混凝土现浇发生裂缝的机率应该是通病发生率最高的,而且裂缝所发生的原因也分很多种类,即:干裂、塑性收缩开裂、沉降裂缝、温度裂缝等等。

1、干裂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具体来讲,其干裂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主要发生在其养护的阶段,因为砂浆的水分会被自然风干,如果在后期的养护工作中没有及时的进行浇水保湿的话,就会出现表面干缩而产生的裂缝,而这种裂缝的防治工作也很简单,只要做好建筑表面的保养工作,保证其充足的水分就可以,必要时还可以涂上养护剂,另外,对于混凝土浇筑材料的配比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塑性收缩裂缝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塑性收缩裂缝一般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凝固之前,这时如果遇到天气干燥或风气较高的气候就会使其水分迅速缺失,从而产生塑性收缩,而导致裂缝的形成,其预防的办法就是要合理控制好其混凝土的收缩率,可以选择一些强度适中的水泥材料,并且在现浇过程中也要注意各方面的环境条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沉降裂缝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沉降裂缝与建筑物的基础和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地基不实、结构设计不合理,再加上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注意细节,导致地基变形、沉陷,就会直接影响工程效果,使建筑表面发生裂缝。这种现象的控制只有保证地基沉稳、做好夯实工作,保证模板的强度,并且按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温度裂缝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这种裂缝所产生的原因就是温度差给混凝土带来的热胀冷缩效应,从而破坏了混凝土表面与内部的应力,使之形成裂缝,只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调整好配料的比例,并加以养护,就能有效的降低这种温度裂缝的产生率。

总之,要想控制住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质量就必须找出其浇筑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分析其通病存在的原因,挖掘发生质量问题的根源,然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把其质量通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唐武兴,杨耀华. 浅析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的对策防治措施[J]. 广东水利水电,2006,01:70-71+73.

[2]佘永明.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成因与防治措施概述[J]. 中国科技信息,2006,21:58-59.

[3]杨芳. 谈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通病成因与防治[J]. 山西建筑,2010,21:221-222.

[4]王绪民,刘富勤,段守章. 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通病的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 施工技术,2007,S1:117-120.

[5]白剑峰. 建筑施工中几种质量通病的成因与防治措施探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5:255.

论文作者:张庆华

论文发表刊物:《江苏科技报》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6

标签:;  ;  ;  ;  ;  ;  ;  ;  

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成因及防治措施论文_张庆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