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全髋关节置换论文_谢旭

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全髋关节置换论文_谢旭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人民医院 四川巴中 636064)

摘要:目的 文章根据对髋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全髋关节置换的信息探讨研究,分析出这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医院就诊治疗的52例髋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分组研究,其中研究组26例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另26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作为对照组,以治疗临床恢复情况、Harris评分和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判断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分别为(36.65±5.45)分、(74.45±5.67)分;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分别为(35.60±5.00)分、(85.65±5.04)分,治疗后Harris评分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患者有19例(73.08%)患者完全恢复,研究组患者有24例(92.31%)患者完全康复,可以明显看出使用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方式患者恢复的更好。对照组出现血栓栓塞病、关节脱位、严重疼痛、股骨上段骨折的患者分别为2例、1例、1例、2例,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19.23%(5/26);研究组出现血栓栓塞病、关节脱位、严重疼痛、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患者分别为0例、0例、1例、0例,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3.85%(1/26),从并发症方面比较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对于髋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治愈效果,且并发症发生概率相对较低,使患者恢复效果最佳。

关键词:髋关节骨折;全髋关节置换;临床效果

髋部是支撑人体正常运动的非常重要的部位,一旦受损会产生剧烈疼痛且影响人体正常运动机能。其中骨质疏松患者患病的概率最大,骨质疏松与患者严重缺乏钙含量有很大的相关性,出现骨质疏松会使患者骨质脆性明细增加,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很容易发生骨折,而且低能量损伤即可导致骨组织损伤 [1]。髋部骨折疼痛非常强烈,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出现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而且患者因为疼痛进一步加重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如患者不能从椅子上站立,髋关节不能旋转等[2],现今主要采用内固定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代替传统的保守治疗,继发严重创伤性关节炎后常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从而减少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提高治愈率。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在医院就诊治疗的52例髋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分组研究,其中研究组26例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另26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作为对照组,排除患者患有其他疾病,以治疗临床恢复情况、Harris评分和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判断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2方法

术前采血进行检测,并拍摄髋部X线和CT片,检查患者的骨折愈合的情况,是否出现感染以及骨头有无缺损,在术前一天使用抗生素预防,并准备患者的备用血。手术时,患者需要进行全麻,对臀部外侧进行消毒,用手术器械分离肌纤维,进行钝性分离露出髋关节和大转子,然后将关机囊分离[3],露出髋臼以及近端的股骨,假体置换前,需要将实施内固定术后形成的瘢痕组织以及一些骨痂切除(瘢痕组织和骨痂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关节活动)[4],暴露出髋部后确定患者骨折的位置以及骨头愈合的情况,根据情况将假体置入,用螺钉固定,清创引流并缝合,完成手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进行分析,现今我院主要采用SPSS22.0软件系统,计算出X±S后可以通过T检验方式将P值计算出来,如果计算所得的P值<0.05,一般这种情况所得的信息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否则就是P>0.05,这种情况下所得数据没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分别为(36.65±5.45)分、(74.45±5.67)分;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分别为(35.60±5.00)分、(85.65±5.04)分,治疗后Harris评分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组患者有19例(73.08%)患者完全恢复,研究组患者有24例(92.31%)患者完全康复,可以明显看出使用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方式患者恢复的更好。对照组出现血栓栓塞病、关节脱位、严重疼痛、股骨上段破裂的患者分别为2例、1例、1例、2例,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19.23%(5/26);研究组出现血栓栓塞病、关节脱位、严重疼痛、股骨上段破裂的患者分别为0例、0例、1例、0例,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3.85%(1/26),从并发症方面比较对照组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研究组,数据具有可比性(P<0.05)。

3.讨论

近年来,交通事故、意外损伤发生率的增加使得髋部骨折患者也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一旦有骨折的趋势,需要及时到医院拍X光片检测,确诊患者是否为髋关节骨折,再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髋关节骨折患者在临床上经常使用内固定术治疗骨折,这种治疗方式主要是为了建立准确的骨折复位,实现稳定的固定,尽最大的可能保留骨头中血液的正常运行,从而使骨折更快愈合。虽然使用髋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骨折的康复,但是在患者使用这种治疗方式还会使关节受到损失,出现关节面不平整、关节面软骨退化的情况,关节一旦过度疲劳或者平常保养不当,使关节软骨退化、软骨增生、骨折畸形愈合、关节损伤后复位不佳,最终都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骨折愈合者又会重新出现关节疼痛和不同程度的活动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进行及时的处理,患者的病情会逐渐加重,伸屈活动还会越来越受阻,所以为了治疗髋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方式虽然较多,但是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所以治疗创伤性关节炎需要从控制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阻止疾病的发展这三个方面进行治疗,现今临床上为了治疗内固定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经常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髋关节骨折内固定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和其他治疗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这种治疗方式治愈率高而且出现的并发症也相对较低[5]。骨科疾病治疗的最终目的是使病人尽早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有时会出现血栓栓塞病、关节脱位、严重疼痛等不良反应,而这些都是造成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因素,实施内固定术后患者的髋部关节会形成瘢痕组织、骨痂,瘢痕组织以及骨痂都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正常关节活动,也是造成创伤性关节炎的主要因素,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很好的防止创伤性关节炎不良症状的发生,对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能够让患者的关节骨折正常复位,关节能够很好的得到固定,不易造成关节脱位、增生,从而能够使患者进行正常的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关节的肿胀渗出和粘连,对创伤性关节炎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髋骨骨折实施内固定术后出现继发性创伤性关节炎,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很好的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髋骨骨折也算是非常严重的骨折疾病之一,在手术后也不可能会完全恢复到同以往一样的水平,固定不稳很容易使关节脱位,所以一旦出现问题需及时到医院复查[6],使患者能够更快恢复。

参考文献

[1]邓杰.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骨骨折术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骨折融合的疗效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9):3016-3019.

[2]林祥波,王建然,陈波.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10):1119-1120.

[3]刘曙光,张育民,姚建锋,等.髋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12):1236-1239.

[4]甄平,李旭升,田琦,等.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髋关节骨性融合的全髋关节置换[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0):871-876.

[5]曹飞,孙志伟,王少英.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骨性融合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29):17-18.

[6]韦善平,蓝岚,覃欢.髋关节骨性强直性畸形全髋置换术近期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3,16(05):135-136.

论文作者:谢旭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  ;  ;  ;  ;  ;  ;  ;  

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继发创伤性关节炎的全髋关节置换论文_谢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