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形势下市政基础设施养护与管理方法论文_吴亮

解读新形势下市政基础设施养护与管理方法论文_吴亮

南通市崇川区市政设施管理中心 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市政基础设施是一个系统性的结构,其养护管理也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是市政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市民的切身利益。本文对新形势下市政基础设施养护与管理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设施养护;设施管理

一、市政设施的含义

市政公用设施简称为市政设施,公用属性解释被省略。市政设施是市政公共事业正常运转的物质基础,归属于城市基础设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大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类别存在极大差异,没有统一的规范。根据国家政府部门设立的管理制度,城市基础设施根据其功能属性分属于不同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如涉及到道路交通运输则管理权限隶属于交通部门。市政公用事业和设施隶属于城市建设和管理部门,管理市政设施的工作由每个城市的地方政府承担。市政设施根据其用途不同主要分六类:

1)能源设施,负责整个城市的供水、供电、供天然气以及供暖工作。

2)交通设施,负责城市公共交通运输。

3)邮电通信设施,担负城市邮政、网络以及通话工作。

4)环境设施,负责处理城市污水与废物,净化环境。

5)供水与排水设施,提供整个城市的用水以及排水。

6)防灾设施,重大自然灾害时用作急救。

二、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现状

1、养护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1)管理粗放。目前,大多数城市采用城区划分的方式圈定养护和管理的责任范围,并未根据城区的使用功能、基础设施种类、养护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责任范围划分,导致市政基础设施的养护和管理未能达到“精细化”的程度,尚且属于“粗放型”管理。这种粗放型管理存在较多弊端,例如养护细节不到位,养护方法缺乏差异性,动态管理难度大,应急处理滞后等问题。在粗放型管理环境下,不利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提高。

(2)信息化管理落后。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动态管理、全面管理、细节管理,信息化管理在很多城市的市政管理体系中都得到了应用,然而,实际效果并未达到预期,需要城市进行进一步的城区细致划分,为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京津沪和重庆等10年前开始试运行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的城市,目前,依旧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距离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管理和执法分离,配合不协调

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中,存在管理权与执法权分离且不协调的问题,真正负责市政基础设施养护和管理的是当地燃气部门、园林部门、道路建设部门等设施建设和养护管理单位,而真正执行市政基础设施保护、破坏处罚等工作的是执法部门,管理权和执法权分离是行政管理发展的要求,但二者配合不协调却为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带来了障碍,在未来的政府工作中,需要两个权限部门的密切配合。

3、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例如专业与工作不对口,养护管理工作经验缺乏,管理中缺乏长远视野,不能很好地应用信息化技术,学习主动性有限,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质量有限。因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工作人员的培养工作,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提高对工作人员的吸纳门槛,从而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养护和管理水平。

4、应急处理反应速度慢

多数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应急处理反应速度都比较慢,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如市政基础设施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低,管理人员的巡视频率低,信息管理水平低,应急处理预案建设不到位等,这些原因叠加形成了市政基础设施应急处理慢的现象,导致市政基础设施在需要的时候无法顺利发挥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强降雨过程中,城市排水系统不畅通,抢修工作进展速度慢,直到降雨结束也未修理完成,部分排水系统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导致城市内涝得不到缓解。

三、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措施

1、进行精细化区域养护管理

城市在进行区域管理划分时,应当打破城区的限制,根据区域的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因为不同使用功能的区域内,损坏频率较高的基础设施种类不同,进行针对性养护和管理能够有效解决设施问题,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果,延长市政设施的使用寿命。例如:将城市根据旅游区、商业区、交通枢纽区进行划分;也可以根据城市中设施问题爆发频率进行划分,比如城市低洼区、内河道区域、路面下沉区等,根据设施的消耗速度进行分区养护和管理。这样根据使用功能、设施消耗进行的区域划分,也有利于相关部门、企业培养专业人才,进行预先养护、提前养护,有利于市政基础设施养护和管理质量的提高。

2、增加财政资金的投资力度

市政基础设施的养护和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充足的资金是设施更新换代、维护、管理的保证,设施的养护和管理也需要人力、设备的辅助,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部门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主要责任人,需要加大对财政资金的投入,加强养护管理资金的监管,花一分钱,办一分事,不浪费纳税人的税款。政府在市政基础设施上要转变思想,变“重建设,轻养护”为“建设养护并重”,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率,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减轻政府财政资金的压力。

3、加强市政的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技术和设备能够有效实现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区域化、标准化、全程化管理,减少市政财政资金的浪费,减少市政基础设施的消耗和损耗,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应急处理工作效率。例如:借助GPS技术及设备对道路桥梁的状态、养护工作进程进行跟踪管理;借助液位计、感应设施监督容易在降雨天出现内涝问题的区域。一旦发现市政基础设施的运行出现问题,就可以及时启动应急处理方案,提高处理效率,保证市政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4、提高工作人员的水平

养护和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质量,因此,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十分重要。岗前培训、岗上培训、讲座都是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奖励制度、考核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能够有效督促工作人员主动学习、主动提高,从人力资源角度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养护和管理水平。

5、加大巡查、排查力度

巡查、排查都是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中重要的部分,能够保证设施养护和管理的质量,是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城市主干道、桥梁、给排水管网、内河道堤坝等市政设施都是需要加强巡查、排查力度的部分,需要进行早晚巡查、定期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做到提前养护管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市政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6、确保市政在建设施的质量

针对现阶段市政设施管理养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首先需要结合实际制定一套有针对性的设施管理制度,加强人才配置。政府领导人员需要确立设施管理主导设施建设的工作思路,加强在建设施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确保施工质量,避免后期返工造成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建设市政设施时,采用精细化管理办法,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环保意识,增加环保措施,进一步强化工程管理水平,能够有效推进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保障设施完好率。此外,有必要加强社会宣传工作,强化市民保护公用在建设施意识,确保施工顺利完成。除必要的社会宣传引导外,还需要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在建市政设施中的问题,将责任明确到个人。

结束语

市政基础设施的养护管理十分重要,需要政府部门、企业投入资金和人力,将养护和管理工作做到前头,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支撑城市的正常运转,推动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张淳.加强市政工程设施工作的养护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4)

[2]沈志新.浅析市政道路桥梁设施的养护管理[J].四川建材,2017,43(3)

论文作者:吴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  ;  ;  ;  ;  ;  ;  ;  

解读新形势下市政基础设施养护与管理方法论文_吴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