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化_消费结构论文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镇居民论文,消费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分类号:C91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90(2000)03-001-05

一、前言

国民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满足程度,直接体现出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居民生活的满足是直接通过消费实现的,消费的品类、数量及相互关系构成消费结构。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对消费结构构成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分析研究居民的消费结构及其变化,可以为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依据,达到优化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个人收入增长、最终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目的。

二、消费结构简述

1、几个概念——需要、需求、消费、消费结构

需要——是一种缺乏的感觉与求得满足的愿望。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消费者对某种消费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消费——需要的实现。人们为满足需要而使用物品和劳务的一种经济行为。

消费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各种消费品和劳务消费的数量比例和相互关系。

2、消费结构的划分

从消费资料的角度,可以对消费结构进行如下划分:

对消费结构的上述图示划分的理解应该注意的是:第一,这种划分是一种抽象的划分;第二,这种分类是分层次的;第三,三大资料的物质内容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三、线性支出系统及基本需求支出的估计

线性支出系统(linear expenditure system简称LES)是目前比较实用的一种消费函数。它是由美国计量经济学家斯通于1954年提出的。

消费者对某种消费品的需求量,既取决于收入,又取决于价格。一般消费者都有一个基本需求。在满足了基本需求后,如果手头还有结余,他就会适当增加需求量。如果将消费者对某种消费品的需求量看作是总支出和价格的线性函数,就可得到如下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模型:

V[,i]=P[,i]X[,i]*+B[,i](V-∑[,k]P[,k]X[,k]*) (i=1,2…)

式—1

式中 V[,i]表示对第i种消费品的消费支出;

P[,i]表示第i种消费品的价格;

V表示总消费支出,且有V=∑[,i]V[,i]

X[,i]*表示对第i种消费品的基本需求量;

P[,i]X[,i]*表示对第i种消费品的基本需求支出;

B[,i]表示在满足了基本需求量后用于第i中消费品的支出比例,称为边际预算比,且有0<B[,i]<1,∑[,i]B[,i]=1。

利用LES,通过建立人均生活费收入与食品、衣着、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娱乐文教服务、居住、杂项商品及服务八大类消费性支出的数学模型,从而确定基本需求支出。

在式—1中,X[,i]*与B[,i]为待估的参数,

令A[,i]=P[,i]X[,i]*-B[,i]∑[,k]P[,k]X[,k]*

式—2

则式—1变为V[,i]=A[,i]+B[,i]V 式—3

由式—2得 P[,i]X[,i]*=A[,i]+B[,i]∑[,k]P[,k]X[,k]* 式—4

如果对某种消费品的消费支出,不同层次收入水平的差异不很大,可根据统计资料和经验分析,确定某一项消费品的基本需求支出。如已确定P[,j]X[,j]*,将其代入式—4可得

P[,i]X[,i]*=A[,i]+B[,i](P[,j]X[,j]*-A[,j])/B[,j] (i≠j)式—5

由式—5可估计出其它各项消费品的基本需求支出。

四、消费结构分析

根据《中国物价及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统计年鉴1999》,得到按“五等分”法划分的1998年城镇居民消费统计资料,见表—1。

表—1 1998年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

项目

总平均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

生活费收入 5425.052476.75

3303.17 4107.26

消费性支出 4331.612397.62979.27 3503.24

1、食品1926.891302.84

1554.21 1735.59

2、衣着480.86 200.92285.29 366.23

3、家庭设备

用品及服务 356.83 95.80 164.26 206.64

4、医疗保健205.16 115.15132.90 162.39

5、交通通信257.15 96.49 146.55 184.99

6、娱乐教育

文化服务499.39 249.35310.44 377.26

7、居住408.39 262.44286.85 339.26

8、杂项商品

和服务 196.95 74.60 98.76

130.88

项目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

生活费收入

5118.99

6370.59

7877.69 10962.16

消费性支出

4179.64

4980.88

6003.21 7593.95

1、食品 1931.48

2139.65

2397.99 2667.16

2、衣着 486.46592.94717.05 843.33

3、家庭设备

用品及服务

292.06423.21588.02 1037.96

4、医疗保健 196.57241.03293.44 361.01

5、交通通信 248.42308.01400.04 527.85

6、娱乐教育

文化服务 473.13590.89720.78 963.33

7、居住 382.33446.43555.09 731.09

8、杂项商品

和服务169.18238.76330.80 462.21

对式—3所示回归模型,用表—1中的数据,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求得待估参数A[,i]、B[,i](i=1,2,…8),结果见表—2,其中R[,i]为相关系数。

表—2

食品

衣着

家用设医疗交通 娱乐教居住杂项

备用品 保健 通信 育文化 品及

及服务

服务 务

A[,i]787.80 -75.19 -392.57 -6.995 -102.95

-98.83

19.287

- 130

B[,i] 0.260 0.127 0.176

0.049

0.0832 0.1380.0907 0.0765

P[,i]

X[,i]*1581.54 312.52 144.73 142.59 151.05322.46

296.18 102

R[,i] 0.9890 0.9900 0.9790 0.9990 1.000 0.9990

0.9940 0.9950

由表—1第七组(“居住”)可见, 不同收入组的“居住”差异并不大,取三个较低收入组(最低、低、中等偏下)的平均居住支出作为居民对居住基本需求的支出估计量,即:

P[,7]X[,7]*=(262.44+286.85+339.26)/3=296.18

由式—5 (j=7):

P[,i]X[,i]*=A[,i]+B[,i](P[,7]X[,7]*-A[,7])/B[,7] 式—6

→P[,i]X[,i]*=A[,i]+3052.845B[,i] 式—7

将A[,i]、B[,i]代入式—7,算出各项基本需求支出P[,i]X[,i]*,

结果见表—2。

将表— 2 中的各项基本需求支出求和, 得人均年基本需求支出为3054.05元,月均254.50元。

五、消费总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分析

利用已得出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以下对各种消费支出作消费总支出弹性和价格弹性分析。

1、需求的生活费总支出弹性

需求的消费支出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对生活消费支出的百分比的反映程度。第i项需求的生活消费支出弹性为:

аQ[,i]

η[,i]=————×V/Q[,i]=B[,i]×V/V[,i] 式—8

аV

式中,V为不同收入组生活费总支出的平均值;

V[,i]为不同收入组对第i项需求的平均值。

表—3消费的支出弹性

需求 食品 衣着 家用设

医疗

交通娱乐教

居住

杂项

项备用品

保健

通信育文化 品及

子及服务

服务 务

弹性 0.5845 1.1440 2.1365 1.0346 1.4015 1.1970 0.96201.6825

备注 min max

Q[,i]为不同收入组对第i项需求量的平均值,Q[,i]=V[,i]/P[,i]。

由式—8计算出各项需求的生活费总支出弹性,结果列入表—3。

2、需求的价格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对价格变化的百分比的反映程度。以η[,ij]表示第j种消费品价格变动对第i种消费品需求量影响的价格弹性,则有

自价格弹性η[,ij]=(1-B[,i])P[,i]X[,i]*/V[,i]-1 (i=j) 式—9

互价格弹性η[,ij]=-B[,i]P[,j]X[,j]*/V[,i] (i≠j) 式—10

利用式—9、式—10计算出各项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结果见表—4。

表—4消费的价格弹性

食品 衣着 家庭设备 医疗保健 交通通

用品及服务

食品 -0.3926

-0.0422

-0.0195

-0.0192-0.0204

衣着 -0.4177

-0.4326

-0.0382

-0.0376-0.0399

家庭设备用

品及服务 -0.7801

-0.1541

-0.6656

-0.0703-0.0745

医疗保健

-0.3778 -0.0746

-0.0346

-0.3390-0.0361

交通通信

-0.5117 -0.1011

-0.0468

-0.0461-0.4615

文化服务

-0.4370 -0.0864

-0.0400

-0.0394-0.0417

居住

-0.3512 -0.0694

-0.0312

-0.0317-0.0335

和服务 -0.6143 -0.1214

-0.0562

-0.0554-0.0587

娱乐教育文化服务 居住杂项商品和服务

食品 -0.0435 -0.0500 -0.0139

衣着 -0.0852 -0.0782 -0.0272

家庭设备用

品及服务-0.1590 -0.1461 -0.0508

医疗保健-0.0770 -0.0707 -0.0246

交通通信-0.1043 -0.0958 -0.0333

文化服务-0.4434 -0.0818 -0.0284

居住-0.0716 -0.3405 -0.0229

和服务 -0.1252 -0.1150 -0.5171

3、依据表—1、表—3、表—4分析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

(1)对城镇居民生活的总体评价

从总体上看,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R(%)从1983年的 59.2逐年下降到1998年的44.5,下降幅度达24.8%,表明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日趋下降(注:1983—1998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R 及其变化

年份

8384858687888990

R59.2 58.0 52.3 52.4 53.2 51.4 54.5 54.2

年份

9192939495969798

R53.8 52.9 50.1 49.9 49.9 48.6 46.4 44.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4—1999各期。)。这一方面是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全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从1992年的2032元提高到1998年的5425元),另一方面是由于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居民的生活不再仅仅局限于吃饱,而是向着多元化、高层次发展。

按照国际粮农组织提出的依据恩格尔系数划分贫困与富裕的标准(即:39以下为富裕,40—49为小康,50—59为温饱,60以上为勉强度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总体上已经进入小康水平(阶段)。

(2)消费结构优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从需求的消费支出弹性看,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为2.1365,杂项商品及服务为1.6825,交通通信为1.4015,娱乐教育文化服务为1.1970,衣着为1.1440,医疗保健为1.0346,这六个方面的消费支出弹性大于1,表明居民对这些消费品的需求增长率高于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率,这构成了近年来居民消费的热点。(利用相同的计算方法,通过对1992年的统计数据进行计算,消费支出弹性大于1 的六个方面分别为: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8945,杂项商品及服务1.8388,交通通信1.7602,娱乐教育文化服务1.1748,衣着1.0469,居住1.0168。)

从需求的价格弹性看,需求的自价格弹性都比较大,尤其是家用设备用品及服务(-0.6656)、杂项商品及服务(-0.5171)、交通通信(-0.4615)等的需求自价格弹性比较大。 这表明消费品市场价格的相对变动将引起对其需求量的较大变动。需求的互价格弹性一般较小,但食品对其它消费品的互价格弹性却比较大,尤其是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0.7801)、杂项商品及服务(-0.6143)、交通通信(-0.5117 )等的影响比较大。这表明,食品的价格保持稳定或下降时,人们对上述消费品的需求将会有较大增长;而食品价格上升时,对上述消费品的需求将会大幅下降。

由此可见,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总体上虽然已经进入小康阶段,但仍未彻底脱离温饱阶段。“民以食为天”不仅是人们的固有观念,也是生活现实。而食品消费支出的下降,其它以发展性、享受性消费为特征的消费支出的持续增长,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正在进入一个迅速改善和提高的阶段。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居住消费在居民的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并不大,但随着房改制度的强力推行,居住消费将成为居民消费的大项。

六、研究消费结构的现实意义

一定的消费结构是一定的需求结构和一定的生产结构或供给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反过来,消费结构又对需求结构和生产结构或供给结构产生影响,表现为,或促进供给结构的改善和需求的满足,或延缓这种改善和满足。图示如下:

认识和掌握消费结构、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三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就可以主动地采取控制和调整措施,使三者能够协调发展,良性循环,避免出现经济的过冷过热现象,保证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高速发展。

通过本文的分析,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国家应该大力发展交通通讯业、医疗保健业、家用电器业、文化教育业、住宅业等居民需求旺盛、又利于优化居民消费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行业,并引导居民的消费,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收稿日期:2000-02-20

标签:;  ;  ;  ;  ;  

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化_消费结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