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的给排水工程预算及施工控制论文_张文英

青岛市益水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随着技术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造价预算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需加强研究,确保其管理水平与市政给排水工程发展相适应。施工成本的管理需根据造价预算进行,造价预算是控制工程成本的最有效衡量手段和目标。市政给排水工程具有建设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建设程序较多的特点,因此,其造价预算需要进行系统、科学及合理的管理。本文探讨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预算的意义,提出了施工控制措施。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工程预算;施工控制

1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预算的意义

1.1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对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有利于对整体成本进行控制,确保工程成本在预计范围内。工程造价的预算控制是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在工程成本的基础上发挥成本的最大效益,建设质优、价格合理的市政给排水工程,以实现市政给排水工程企业的管理效益,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工程造价预算是根据工程建设需求及成本进行建设费用的估算,按照施工图纸和市场价格进行施工成本的合理计算,进行市场实际价格的合理调研和研究,加强预算计算的准确性,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提供合理依据,为发挥建设成本的最大化效益奠定基础。

1.2科学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和施工成本

市政给排水工程成本控制以造价预算为基础,并形成通过施工图纸的方式对工程施工形成明确定位,在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形成投资计划,并根据这一计划安排工程款项。工程造价预算的合理控制能够提升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的水平,为施工成本管理提供重要标准。施工成本控制作为造价预算控制的重要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包括人力成本、施工材料和设备使用费用的管理以工程造价预算为基础和依据,是判断施工成本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一般对工程施工款项的划拨使用需根据造价预算确定,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好预算安排,避免出现因资金短缺而影响工程进度,或是由于工程成本浪费而导致后期建设质量下降。

1.3奠定施工图预算工作的基础

施工图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占据重要位置,科学合理地编制施工图预算能够确保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顺利审批,为审批环节提供可靠的依据。施工图预算工作为施工各个环节成本进行合理估算,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合理控制,最终完成施工预算工作。工程造价预算对预算工作的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对工程建设效益和企业整体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2市政给排水工程预算的施工控制措施

2.1强化工程量计算的把控

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建立在工程量计算的精准度上。因此,为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要做好工程量的严格把控。目前,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各类工程量计算软件被推广应用,比如BIM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计算的水平。在工程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辅助工程量计算,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工程预算的编制,提供高质量数据信息,进而为预算执行提供依据。反复核实计算的工程量,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需要注意的是,工程量的计算,要严格依据图纸,避免出现漏算和多算等情况,保证预算准确。

2.2适时调整工程预算定额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应用的材料以及设备等,极易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比如,机械费用增加等,进而会降低工程经济效益。基于此,要强化预算管控。施工预算的编制依据为工程施工图,因此开展编制前,工程造价人员要积极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包括设计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做好施工图纸的深度研究,必要时要进行现场勘察。工程造价人员积极参与施工组织设计,发挥自身的经济监理职能,优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而保障建设效益,以免工程结算阶段出现各类问题。就工程预算层面来说,预算人员不仅要做好图纸的研究,还要了解工程施工工艺,掌握现场的实际情况,保证预算编制的质量。

2.3做好预算审核工作

强化预算审核,对提高预算管理工作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具体实践中,预算人员要积极参与工程组织设计,从工程设计到施工全过程,做好经济监理工作。为保证预算编制成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要明确预算校审工作的重点,进而制定完整的预算校审程序,明确相关主体的校审职责,保证此项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要加强校审的工作纪律,避免出现“走形式”的情况,落实到位。除此之外,要合理选拔校审人员。其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还需要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较强的责任感。预算校审工作的强有力落实,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多算和漏算等问题的发生,保证预算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要严格落实。

2.4做好预算执行的动态把控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中,为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实现预算目标,要把控预算执行全过程的动态。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注重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和整理,通过信息分析,了解工程造价情况,并且和计划预算进行对比,明确实际预算情况,掌握预算执行问题,及时制定调整计划,保证预算执行的有效性。此项工作具体落实,可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打破预算管理信息壁垒。通过构建预算管理信息共享平台,集成各个部门的造价信息,为预算执行分析,提供完整有效的信息,进而促使预算管理工作高效落实。采取全面预算管控措施,比如PDCA,最大程度上保证工程造价合理。图1为PDCA方法运用流程图。

图1PDCA方法应用流程图

2.5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各行各业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发展水平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实施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预算管理过程中,为发挥其潜在价值,进一步挖掘其效用,提高其利用信息化的水平能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效果,促进各项资料整合的综合利用,提高建设利用水平,促进工程预算管理实现精准管理。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管理,能够将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归类,也能快速分辨工程资料,加强决策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整体建设效益。

2.6严格审批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的调整与变更

在实施市政给排水工程项目过程中,造价审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关乎整体工程进程以及质量。在实际工作中,任何项目的增加或是疏漏均可能会造成工程造价预算和具体成本出现出入的情况,进而导致超预算情况出现。其中工程项目增加主要是由于在开始作业前,设计人员并未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虑,正是在实际施工中突发人员、地质等问题,使得工程项目内容增加,进度拖延,费用增加。而项目遗漏主要指的是在预算环节,工作人员疏忽大意遗漏了部分项目,致使预算不够全面从而有超预算的问题出现。对于该种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充分考虑工程项目增漏的可能情况,严格规范工程造价的审批工作,加强对审批工作的监督,从而有效地控制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超量、超价,使其变更项目处于合理区间中。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给排水工程工序繁杂,涉及范围较广,进行造价控制的难度较大。为提高其造价控制水平,加强建设质量管理,需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监管模式,加强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并重视施工设计以及过程中的造价管理控制。严格审批市政给排水工程造价的调整与变更,以切实发挥出工程预算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成本控制中的重要作用,最终为市政给排水工程经济效益的实现以及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尹强.市政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智能城市,2018,4(17):122-123.

[2]孙平.市政给排水工程预算与施工管理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0):137.

[3]牛洁,郝奇民.市政给排水工程预算与施工管理分析[J].四川水泥,2017(05):199.

论文作者:张文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的给排水工程预算及施工控制论文_张文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