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及干预策略分析论文_刘平,吴昌学,周凌,文箐颍

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及干预策略分析论文_刘平,吴昌学,周凌,文箐颍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贵州 贵阳 550004)

【摘要】编辑是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者,高校学报编辑作为学术期刊的核心力量和主力军,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文化和期刊市场化的趋势,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另外,编辑具有繁琐、严谨及长年累月不得松懈的工作特点,且默默无闻的做“别人的嫁衣”,内心不免有很多矛盾,势必会导致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和职业倦怠,其心理素质和能力可直接影响期刊的质量。本文将通过分析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倦怠产生原因和影响,针对如何对编辑人员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干预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026-02

编辑职业倦怠是编辑在工作重压之下身心俱疲,无法应对外界压力源而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疲惫的衰竭状态[1]。社会的进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各行各业的人们纷纷感到不同程度的压力感与竞争感,不同职业的从业者也有不同的心理问题需要正视和研究。高校学报作为科技期刊的核心力量,在科技期刊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注编辑人员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倦怠问题,显得愈加重要,尤其是高校学报编辑在学校有着边缘化的趋势,内心有着更多的矛盾和冲突,存在一定的职业倦怠趋势[2]。因此,如何有效的对高校学报编辑人员进行心理干预,预防工作倦怠的产生,是当前高校学报出版行业面临的重要难题。本研究主要对高校学报编辑人员职业倦怠原因进行分析,以此尝试提出改善编辑预防职业倦怠的建议和措施。

1.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倦怠的原因

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编辑群体工作倦怠现象较为普遍,主要表现为生理健康受损以及工作态度消极、冷漠等。究其原因,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倦怠主要是由于一定的社会因素、个人因素以及职业特征造成的。

1.1 职业特征因素

高校学报编辑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是高校学报从业人员的统称,他们既属于新闻工作者,以学校期刊编辑、校对、出版、发行为主要工作,同时又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这种双重身份往往使一些学报编辑承受着双重的压力[3]。就其职业责任而言,既是创造者又是传播者,更是把关者,主要通过编辑加工他人待发表作品,以提高期刊文章的质量,处于读者和作者的联系中介,对文章的把关和期刊质量的把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就其编辑工作性质而言,学报编辑的工作对象是枯燥乏味的稿件,常常面对大量的文字、数据和图表,机械重复性的编辑工作使工作的趣味性明显降低,这种超负荷的脑力劳动会使人感到焦虑和压力,就会导致精力衰竭,产生职业倦怠[5];就其编辑角色而言,往往扮演着为他人作品“做嫁衣”的角色,角色的特殊性和多样性是学报编辑面临多方的压力,容易导致编辑工作的疲溃,产生心理问题,也会导致职业倦怠。

1.2 社会因素

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工作压力普遍较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上对其工作的期望值过高[5]。编辑人员承担了太多的社会期待以及传播知识和文化的责任,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给编辑人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编辑出版行业也呈现出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编辑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反,在社会支持方面,由于高校学报出版通常属于传统的事业单位或学校,在报酬等方面回报较低,很多高校中的编辑待遇明显低于教师[6]。长此以往,会使编辑人员的心理产生严重的不平衡感,可见,社会支持不足也是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

1.3 个人因素

由于编辑工作具体而繁琐,大到文章选题,小到一个标点符号,都必须经过斟酌和推敲,大脑和眼睛长时间的超负荷运作会使人感到焦虑和压力;编辑的职业认可度低,社会地位不高,晋升机会少等原因会导致个人产生工作无成就感,也是编辑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再次,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对个人的人格坚韧性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很高。根据研究发现,人格坚韧性越高其工作倦怠程度就越低,这主要是由于,坚韧性的人格能够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能够对事物有一个正确和客观的认知,并善于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此外,结合职业特征上看,高校学报出版行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程度较高,发展速度较快,编辑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技能需要不断的更新和升级,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传统的编辑出版不同,现代编辑人员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选题、组稿、审稿、改稿、编校等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图像编辑能力、软件编修能力等,这些不断变化的高要求,需要大量的学习和保持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因此,很容易导致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倦怠。

2.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倦怠的影响

一旦出现工作倦怠的现象,将会对高校学报的编辑出版工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工作倦怠会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高校学报不同与其他出版物,是理论创新和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的平台,高质量的高校学报应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学术价值。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倦怠会导致编辑人员缺乏学习和进步的愿望以及严谨的学术态度,缺乏足够的责任意识和学术精神,不能正确的反应学术前沿信息和最新的研究动态以及成果,直接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其次,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倦怠还会影响期刊的编校质量。期刊的编校体现了期刊的形象和整体质量,是一个期刊健康发展的关键。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形式上、格式上、内容上等错误,需要编辑人员认真校对并完善,如果编辑人员产生倦怠的工作态度,不能及时发现文章中的问题,则会影响期刊的形象,不利于期刊的健康发展。

3.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倦怠干预策略

3.1 加强对编辑人员的社会支持

针对编辑人员的薪酬现状,应提高其工资和福利待遇,建立完善的薪酬制度,满足编辑人员的物质需求。通过提高高校学报编辑的薪酬待遇,能够有效的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建立完善的晋升机制,为编辑人员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满足其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关注编辑人员的个成长和发展,鼓励其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明确职业规划,建立职业发展目标和蓝图,提升其自我成就感和价值感,能够有效的预防工作倦怠。同时,还应该加强对编辑人员的继续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建立周期性、系统性的培训和教育机制,设立专门的培养基金,将编辑人员的培训教育作为单位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编辑人员提供学习和深造的机会,鼓励编辑人员不断的成长和进步,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提高期刊的质量。此外,还应该为编辑人员的压力疏导和排解提供指导和帮助,包括情感支持、物质支持、网络支持、工具性支持等,帮助编辑人员调解工作压力,实现对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倦怠有效干预。

3.2 关注编辑人员的心理健康

增加编辑人员的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康,调整其认知方式和应对方式,增强其人格坚韧性,能够有效的预防工作倦怠。一方面,长期的高压工作下,容易产生身体疲劳,从而引发工作倦怠情绪,因此,应鼓励编辑人员进行合理饮食,规范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体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精神压力。另一方面,还应该关注编辑人员的心理健康,帮助编辑人员进行心理调节,加强对编辑人员的心理干预。例如,可以采用归因训练、放松训练等,提升编辑人员对生活和思维的控制感,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避免产生倦怠感。此外,还应调整编辑人员的认知方式和应对方式,提高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能端正态度,转变思维,积极应对,不逃避,不推诿,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工作上问题,防止倦怠情绪的产生。

3.3 加强同事间的沟通和协作

编辑工作有一个显著的工作特点就是工作周期性很强,一般都是按照期刊的时间出刊,无论是双月刊、月刊还是旬刊等不同的出版周期都是严格按照期刊的规定时间出刊,出刊当期的责任编辑面临着繁重的编辑校对和确认作者稿子信息等繁重的工作任务,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如果此时又有其他任务让其接手,必定会增加其工作负担,使其产生焦虑和压力。如果同事能及时伸出援手协作完成,便可减轻责任编辑的工作压力。因此,在工作环境中,增加人文关怀,对减轻职业倦怠极为关键。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编辑部领导合理的安排工作任务和同事间的协作显得格外重要,因此编辑部领导在进行分工时,需要了解编辑的分工和当前的工作负荷。另外,同事间加强沟通和交流,和睦相处,生活上排忧解难,都将有利于预防职业倦怠的发生。

4.结语

总之,我国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倦怠的客观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发现,导致高校学报编辑出现工作倦怠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过高的预期以及社会支持的缺乏、编辑个人缺乏足够的人格坚韧性、高校学报出版行业本身的职业特征等。高校学报编辑的工作倦怠会严重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和编校质量,因此,应加强对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倦怠的干预,为编辑人员提供充分的社会支持,关注编辑人员的心理健康,促进期刊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菊慧,马蓉.护士工作疲惫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30-32

[2]林安红.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社会学分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0,8(2);202-204.

[3]姚仁斌,张秀军,马启,等,安徽省高校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现状及其与社会支持、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J].编辑学报,2015,27(4):400-404.

[4]李广宇,张宁.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疲溃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5(5):679-681.

[5]韩云鹏.试论期刊编辑职业倦怠成因及消解[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2):125-128.

[6]刘连新,刘郁.从人格角度分析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干预[J].人力资源,2010(5):102-104.

论文作者:刘平,吴昌学,周凌,文箐颍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  ;  ;  ;  ;  ;  ;  ;  

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倦怠及干预策略分析论文_刘平,吴昌学,周凌,文箐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