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术中联合使用氟尿嘧啶缓释剂的疗效研究论文_陈萌

结肠癌术中联合使用氟尿嘧啶缓释剂的疗效研究论文_陈萌

陈萌

(河北省民政总医院 054000)

【摘 要】目的:研究术中联合使用氟尿嘧啶缓释剂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及两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85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根治术后,分为治疗组(45例):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0.55—0.60 g;对照组(40例):仅进行根治术;两组术后处理相同。结果:治疗组的2年生存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远处转移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术后复发率,适合临床推广。

【关键词】结肠癌;氟尿嘧啶缓释剂;局部复发;远处转移

【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185-02

近年来,结肠癌发病率持续攀升,已占恶性肿瘤排行第3位 [1] ,死亡率已升至第5位[2]。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对结肠癌早规范、标准的根治性手术能给结直肠癌患者带来的生存率近10数年来并没有明显突破,始终徘徊在50%~60%左右,治疗失败的原因主要为肿瘤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为探讨减少结肠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新方法,我们将氟尿嘧啶缓释剂(中人氟安)用于91例手术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组标准:(1)病变原发于结肠;(2)在我院行结肠癌根治术;(3)有明确的病理学诊断;(4)根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7版分期标准,分期为Ⅱ期和Ⅲ期的患者;(5)有完整的随访资料。

1.2 病例资料 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科收治患者85例,男57例,女28例,年龄49—82岁,平均63.8岁。病理类型:高分化33例,中一低分化57例。TNM分期:对照组Ⅱ期10例,Ⅲ期35例;治疗组Ⅱ期9例,Ⅲ期31例。两组病例术前均有肠镜诊断取病理诊断,术前检查及术中探查均未发现肿瘤有肝脏及其他部位转移,术中证实患者均可行根治性手术。

1.3 药物选择 氟尿嘧啶缓释制剂(商品名:中人氟安,先声药业生产)。该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缓释骨架,有效成分为5FU,该药在植入机体后采取渗透、扩散机制使5-Fu缓慢向周围组织间质扩散,有效药物浓度扩散距离为3~10cm,其所含5一Fu可在l d时间内释放20%,5 d内释放50%,15 d内释放量>75%[3]。

1.4 方法 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5例。所有病例均行根治性切除术,治疗组在与家属沟通并征得其同意后于手术创面撒入氟尿嘧啶缓释制剂0.55~0.60 g。具体给药方法:手术结束后,大量蒸馏水冲洗腹腔,撒药创面冲洗干净后用纱布擦干,然后将氟尿嘧啶缓释制剂均匀地散布于给药部位,两植药点间距应大于4cm,药物不易固定的部位,可用生物蛋白胶或降解纱布固定,而术中不易暴露但易复发的部位,用穿刺针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制剂,具体用药剂量依次为:结肠血管根部250 mg、邻近腹膜150 mg、肿瘤剥离面100—150 mg、吻合口周50 mg。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l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2周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两组均未出现吻合口瘘并发症,治疗组4例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两组病例中均无明显化学性腹膜炎、切口裂开感染、腹腔脓肿、肝肾功能异常及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两组术后12个月、18个月、24个月均得到随访,行B超、CT或MRI检查,各期间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远处转移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l术后两组生存率、复发率及转移率的比较[例(%)]

组别 例数生存局部复发远处转移

治疗组 45 41 3 6

对照组 40 2910 5

X2值 5.0475.4940.013

P值 0.0250.0190.909

3 讨论

3.1 术中化疗的优势 辅助化疗的目的是对那些手术前已经转移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系统中的单个或小簇状癌细胞进行灭活。在外科手术切除原发病灶后,体内的肿瘤负荷突然减少,此时机体内原本形成的宿主一肿瘤的稳态被打破,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可能会从G0期进入增殖的G1期,倍增时间加快[4];同时,对化疗的敏感性也会增加,是化疗干预的一个有利时期。早在1983年Fisher的研究就表明。在原发肿瘤术前或手术中进行化疗效果最佳[5]。至于手术后辅助化疗的最佳干预时机,目前尚无相应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验证,但在一项瑞典的临床试验中发现Ⅲ期结肠癌在手术8周之后才开始辅助化疗的患者,预后明显比那些在8周内开始化疗的差。这也许是因为人类多数癌瘤的体内倍增时间一般为2个月[6],超过这个时间再干预,体内的癌细胞已经增殖了l倍,效果自然就差。因此,目前的共识是化疗应在术后患者体力状况恢复以后尽快开始。术中化疗正是抓住这个时间窗,在第一时间给体内残留的癌细胞进行灭活,该处理并不影响手术的恢复及术后的进一步辅助化疗。

3.2 5FU的药物代谢特点使其有不足之处 腹腔化疗的临床疗效已经在众多的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中得到体现。所以说,腹腔也是一个理想的化疗给药部位。而5一Fu则是胃肠癌化疗的经典药物,可是,5-Fu的半衰期非常短,静脉给药时约为8一12min,而腹腔内给药的半衰期也仅为3.8 h左右[7]。显然,腹腔行常规化疗的药物半衰期是达不到理想治疗疗效的,因此,腹腔化疗需要多次重复进行,临床不但使用极不方便,多次腹腔灌注化疗还容易形成器官粘连,甚至导致肠梗阻的发生。这样,使用半衰期更长的化疗药物成为一个追求目标,而缓释化疗就是其中之一。

3.3 氟尿嘧啶缓释剂的优点 本研究应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由药物与具有缓释作用的医用辅料制成,能够缓慢、恒速、持续、稳定地释放,在瘤床及周围毗邻组织形成较高的有效抑瘤浓度,已在临床取得良好的疗效[8]。它具有腹腔内直接高浓度作用、能提高门静脉血液和肝脏组织中化疗药物浓度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两大优势:①长效抑制肿瘤,中人氟安中氟尿嘧啶药物成分在肿瘤部位缓慢释放可达15 d以上,明显延长药物腹腔内、门静脉血液中作用时间;②缓控释作用,由于辅料的阻滞,药物释放可呈零级或一级释放,能在靶点病灶的区域药物浓度达到最大,而总的给药量限制到最小,所以几乎无全身毒副作用。本研究表示,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无明显免疫、骨髓抑制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局部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提高患者生存率,且并不增加手术风险及并发症,与文献相符[9]。远处转移率在本研究中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可能与随访时间不够长有关,有待继续长期随访,以便做出更准确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郑荣寿,张思维,吴良有,等.中国肿瘤登记地区2008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中国肿瘤,2012,2l:6—17.

[3]刘会波,王仁友,许健健等.间质化疗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肿瘤,2005.14:174-177.

[4]Radinsky R, Aukerman SL, Fider IJ. The heterogeneous nature of metastatic neoplasms:relevance to biotherapy. In Oldham RK:Principles of Cancer Biotherapy. 3rd ed. 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ing,1998:16.

[5]Glimelius B, Cedermark B, Dahl O, et al.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colorectal cancer:joint analyses of randomized trials by the Nordic Gastrointestinal Tumour Adjuvant Therapy Group. Eur J Cancer, 2003, 1:S318.

[6]Chau I, Norman AR, Cunningham D et al. A randomized comparison between 6 months of bolus fluorourancil/leucovorin and 12 weeks of protracted venous infusion fluorouracil as adjuvant treatment in colorectal cancer.Ann Oncol, 2005, 16:549-557.

[7]韩晓燕,王洪波,连建学,等.5-氟尿嘧啶不同给药途径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国新药杂志,1999,8:20-23.

[8]盂强,盂荣贵,崔龙.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状态对淋巴化疗和区域缓释化疗药物聚积浓度的影响.消化外科,2006,5(5):308-310.

[9]刘华顶,王世亮,武四化,等.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治疗大肠癌临床研究.腹部外科,2007,18(3):175-176.

论文作者:陈萌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1

标签:;  ;  ;  ;  ;  ;  ;  ;  

结肠癌术中联合使用氟尿嘧啶缓释剂的疗效研究论文_陈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