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嫉妒人才的心理危害_周瑜论文

狭义嫉妒人才的心理危害_周瑜论文

量窄嫉才的心理危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论文,量窄嫉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国演义》中,有位英才盖世、文武双全的大英雄叫周瑜。这位当时很了不起的风度翩翩的美男子,年纪轻轻就执掌江东(吴国)的统兵大都督要职。尤其他在赤壁大战中,更显出叱咤风云,谋略高人,指挥得当的政治军事奇才。他居然以少量东吴和刘备之师,取得大破曹操83万大军的辉煌胜利。在历史上,留下千古绝唱的赫赫声名。据说,此人不仅披挂上马,能征善战;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文韬武略堪称上乘,是位难得的英俊奇才。而且,周瑜还熟谙音律。有传闻说他听音乐演奏时,若谁奏错一个音符,他便即刻能耳辨明详。为此,有人称:“曲有误,周郎顾”之说。当后人对周瑜其人的褒奖盛赞之际,人们也同时看到了这位英才早逝者的两大致命弱点,那就是他的量窄和嫉才。

周瑜一生度量太窄,人人皆知。比如,在取得火烧赤壁大战成功后,竟容不下与他共同抗曹的诸葛亮的存在,并密令部将丁奉、徐盛去杀诸葛亮。不料孔明早有准备,密杀不成。为此,周瑜万分气恼。如此不能容人的周瑜,密除同盟,过河拆桥,实在让人心寒并为之可悲。

周瑜为什么容不下诸葛亮?原来,计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高周瑜一筹,尤其在关键时刻,事事想在周瑜之前,且能将周瑜内心活动看得入骨三分。唯其如此,才使得量窄、嫉才的周瑜妒嫉得寝食难安,并随时想除掉才智高于自己的诸葛亮。而孔明总先于周瑜谋害前就有了防备,这更使量窄、嫉才的周瑜一次比一次气憋于心。嫉才,欲加害孔明的结果,反把周瑜自己给活活“气死”。

有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可周瑜在临死之前,非但未能悔悟自己的致命弱点,反而含恨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可见量窄、嫉才之心,到死也不肯更改。怨天尤人之气,到盖棺也不肯丢。

所以,后人都评说周瑜是因量窄害了他自己。拿今人的话说,他是心胸狭窄,心理不健康,甚至是心理患疾所致。周瑜度量窄,嫉才、妒能,害人而最终害己的惨痛教训,给后人留下深刻的教训。尤其是嫉妒之心,这个人类心灵上的毒瘤,不知因此而自戕了多少人!

事实上,嫉妒者往往度量偏小,量小者往往又易生嫉妒之心。用今天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来看:嫉妒,是指对他人的优越地位而产生的不愉快的情感。也是对别人的优势以心怀不满为特征的一种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感情。按心理专家分析,嫉妒心理发展有三个阶段。1.最初,较浅的嫉妒,深藏于人的潜意识中,嫉妒者往往感到淡淡到酸涩感;2.程度较深的发展,当事人嫉妒心理不再完全潜抑,并开始显露,并对对方直接或间接施以行为,如挑剔、造谣、诬陷等;3.嫉妒强烈,并丧失其理智,采取正面直接攻击,希望置对方于死地。周瑜对诸葛亮的嫉贤妒才的心理过程,也是如此发展的,到最后派人追杀,欲置孔明于死地而后快。不过,周瑜害孔明未成,最后害了自身性命。这就是心理学上分析的,害人害己的恶果。

其实,周瑜量窄、嫉才之心,并非在赤壁之战中遇孔明才有的。客观看,是在儿童、少年、青年各个生长阶段逐步萌生的。加之后来他执掌吴国大都督高职后,更生骄横而目空一切之心,量窄和嫉才心理恶性膨胀。尽管他是为吴主统一天下而除尽对手,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和狭窄心胸,终归是难成大事的。

在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才倍出的时代里,如果我们的青少年,没有容人海量,没有爱才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健康向上心理,就很难成就自己的事业,甚至往往因生嫉妒心而患上心理疾病。比如中小学生中,有的孩子见不得别人某方面优于自己,长于自己,当同班同学或邻里孩子考试分数比自己高,心里就生嫉妒,并开始造谣,说某某是考场作弊的……以此来轰垮对方,发泄心理不平;甚至有的孩子还约人去殴打对方,以解心头嫉妒之恨。又如对有的长得漂亮些的女同学,也有女生生嫉妒心,由嫉妒加深而实施攻击行为,如采用诬蔑对方与某男孩早恋啦,或得到老师喜欢有不轨行为啦,将对方搞臭而后快,以此来平衡自己的嫉妒心,如此等等。如果发展下去,这种嫉妒心理,轻则,影响自身心理健康或患心理疾病;重则,会害人害己。为此,我们应当以周瑜量窄嫉才的不健康心理为教训,当自己出现较轻的嫉妒心理时,对别人的优势、名誉、地位高于自己而感到淡淡的酸涩味时,就应及早地纠正这种嫉妨心理,决不让它再发展到攻击对方的程度,更不可丧失理智地去加害别人。应当具有宽广的胸怀,以能者为师向别人学习,取长补短,取优补劣。把握好自己的心理,向健康方向发展,科学而现实地看待自己。

标签:;  ;  ;  

狭义嫉妒人才的心理危害_周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