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升县供电公司线损管理水平论文_伍彩军

国网泾源县供电公司 宁夏 泾源县 756400

摘要:线损率是考核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的一项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既反映了供电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又体现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随着智能化电网的不断推进,新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线损管理的必备法宝,本文充分运电网智能化产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对泾源县供电公司如何提升线损管理水平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 提升 线损管理

引言

随着智能化电网的进一步深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供电企业的经营难度不断加大,利润空间也愈来愈小,节能全球化迫在眉睫,我们深深感悟到,抓住线损管理不放松,向线损要效益,是供电企业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定位,这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那么,如何降低线损,这不仅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供电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近两年,泾源县供电公司借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自动化抄表、负荷监测、用电检查、反窃电、节能降损等工作中,使得线损管理工作日趋规范,节节攀升。

1 目的与意义

线损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营指标,也是衡量供电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供电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安全输送与合理地分配电能,并尽量减少电能损失,以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线损率的高低,不仅表明电网技术水平的高低,也反映了企业管理水平的好坏,减少电量损失,也是为企业增加收益的重要措施,更是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体现。同时,加强线损管理对保护供用电双方的合法权益和树立供电企业的良好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各功能模块简介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以下简称采集系统)是对电力用户电量、负荷等用电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实时监控的系统,可实现用电信息自动采集、计量异常监测、电能质量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分布式能源监控等功能,能及时、完整、准确地为SG186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相关数据,为远程自动抄表、统计分析、线损实时计算监测、节能管理等营销核心业务的实施提供基础数据,从而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的分析决策提供技术支撑。而采集系统中与线损管理相关主要有采集成功率、线损管理模块、用户负荷数据、三相负荷不平衡率、母线平衡率、电压质量、计量在线监测、冻结数据查询等等。从采集系统的的功能来看,基本已经包括了线损管理所有功能,那如何把这些功能应有到线损管理当中是问题的关键。

3 提升线损管理水平采取的典型做法

3.1 将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作为线损管理的第一指标

线损指标分解是年初各项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在电网智能化水平日益普及的今天来说,只做线损指标分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电网智能电能表“全覆盖”和“全采集”已经实现,那么采集成功率这项指标就是不可缺少的,如果少了这项指标,前两项就是摆设,那就对线损管理工作无法实现收益最大化。因此,只要提高了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那么线损管理中的各项数据,如电量、电压、电流、功率因数、三相负荷不平衡率等等将全部实现在线统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将采集系统线损合理率、自用电等小指标,细化且分解到个人,同时附相应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分级管理,层层落实,通过对各级人员的考核和激励,不仅提高了人员降损积极性,也促进了线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2 加强对采集系统降损新功能模块应用培训

采集系统如何在线损管理中发挥作用,关键点就是保持较高采集成功率和系统应用,尤其是在线损管理方面,对此我公司紧跟电网发展新需求的步伐,按照采集系统操作及智能化设备的现场运行维护工作需求,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开展了一系列培训。

一是对相关业务部门及各供电所业务骨干进行采集系统日常运维工作培训,包括如何走集中器及终端新增流程、关联用户、维护及下发参数,确保新装及变更等用电各个环节流程准确无误;

二是对采集日常调试运维人员现场进行手把手授课,包括终端离线、召测失败或无效数据、现场参数设置错误等出现的各种问题,让每个部门运维人员对采集调试工作游刃有余,确保采集成功率在99%以上;

三是对各部门的线损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在采集系统如何建立馈线和台区线损模型,如何查找线损异常馈线及台区原因,如何实时监测负荷及线损,如何根据电压、电流、功率因数等数据分析线损升降原因等等。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培训指导,使得每个供电所都能独立完成各自工作,而且在后续工作中能顺利推进并形成常态化。

3.3 采用“降损五步法”,助推线损管理规范化

所谓“降损五步法”,即确定高损线路(台区)——查找高损原因——制定降损措施——降损效果分析—降损经验推广五个步骤来做降损工作。

一是按照采集系统统计的月线损率筛选出高损线路(台区),并与历史数据对比,以确定这些线路(台区)高损是否属实,并将核算后的高损线路(台区)确定为降损重点对象(如图1台区线损统计);

图1台区线损统计

二是通过采集系统的统计查询功能,对以上确定的高损线路(台区)所有用户日常用电量、负荷状况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窃电嫌疑、计量接线错误、计量装置故障或参数错误等,并协同抄表员、用电检查员对现场计量设备进行核查;

三是通过采集系统和SG186营销系统以及现场核查情况,召开小组分析研讨会,对查找出的高损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可行的降损措施,依照降损措施,开展降损工作;

四是通过对降损措施的实施,在次月继续对该线路(台区)线损进行统计、核算,并将统计核算结果与上月进行对比,看线损率是否下降,以确定降损措施是否得当,是否起到作用;

五是通过降损效果分析,查看降损效果是否明显,如果效果不明显或是没有进展,小组将继续按照以上循环继续开展降损工作,如果降损效果比较明显,小组将对以上降损过程进行小结,总结经验,将好的降损方法和经验向其他类似高损线路(台区)进行推广,使其他高损台区线损尽可能快的趋于正常。

3.4 应用采集系统开展用电检查,强健线损管理智能化

走科技引领发展之路,既是现代化管理的客观需要,更是公司实现“两个转变”的历史抉择。在这一点上我公司充分运用先进的采集系统平台,建立了10千伏馈线及公变台区线损模型。

一是按照采集系统数据实时性较强且无抄表时差的特点,通过线损模型统计的实时数据对各馈线线损率高低情况进行分析,根据线损率日波动情况结合各馈线下专公变用户的电压、电流、日用电量、三相负荷大小、功率因数等实时数据做进一步分析,进而判断现场表计是否异常,接线是否错误,负荷是否平衡、有无窃电等情况,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减少电量损失(如图2测量点数据查询);

图2测量点数据查询

二是对于低压新装用户,可通过采集系统公配变集中器采集的三相负荷数据,分析变压器是否偏负荷运行,该新装用户接在那一相才能使负荷平衡,从源头上控制了由于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的损耗,达到线损分相管理的目标(如图3公网总表实时负荷召测);

图3公网总表实时负荷召测

三是对采集系统每月出现的线损异常台区通过督办单的形式下发给各供电所,每周每个部门下发一个异常台区,对督办单进行跟踪检查,做必要的指导,协助完成工作任务,并将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促进了工作常态化开展;

四是充分运用采集系统开展负荷实测工作,采集各关口计量点及用户侧计量数据,计算理论线损,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还进一步提高了测量数据的准确度,使理论线损计算结果更加接近实际、线损管理决策与规划更加合理。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泾源县供电公司将一个山区且无任何工业小县的有损线损率降到了6.51%,创历史最低,使公司线损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之路,也为采集系统的深化应用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今后,我公司将不断创新思路,应用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提升线损管理水平,减少电能损耗,促进公司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s].北京:国家电网公司,2009.

[2]刘长胜,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县域配电网线损计算与分析[D].东南大学,2012.

[3]张敏,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台区线损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4]葛一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农村公变线损管理中的应用[J].《自动化应用》, 2013 (12).

作者简介:伍彩军,助理工程师,出生于1984年4月17日,大学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于宁夏大学,主要从事电力营销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伍彩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技术》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6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提升县供电公司线损管理水平论文_伍彩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