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地理教学改革的实践&以GoogleEarth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为例_地理论文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地理教学改革实践——以Google Earth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为例论文,地理论文,初中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Google Earth(以下简称GE)是Google公司2005年发布的地图搜索软件。它采用了先进的3D地图定位技术,通过合成三维卫星照片,形成了一个极度真实且能够提供多项服务的地理信息搜索系统。通过使用该软件,用户既可以从高空鸟瞰某地的地形地貌,亦可以从近地观察地面的细节,足不出户便可以在瞬间置身于世界的任意角落。同时,GE还提供了大量的地理测绘工具,如两地距离、海拔、经纬度、比例尺等。GE不仅是地理爱好者的宠儿,也是中学地理教师的好帮手。

一、Google Earth应用于地理教学的背景分析

(一)新课标下地理教学的要求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为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创造适宜的环境。GE所具有的强大地理信息数据库、在线交流社区、操作中的仿真性和互动性,与新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借助GE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探究,将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探究精神,并更为直观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GE的功能和新课改中对地理教学的要求有很大的契合,为教师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实施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如下页表1)。

(二)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

对于城市的学校和家庭来说,计算机及网络已基本普及;学校能提供多媒体教室,并可以连接Internet网络;教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并运用于教学;很多学生已基本拥有连接Internet网络的家庭电脑并能够熟练操作。这些都为GE的使用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和技术支持

(三)Google Earth是一款免费且容易上手的软件

GE是一款免费、很容易使用的软件,界面设计很简单,不需要掌握多少计算机技术,就可以很好地使用该软件进行学习和教学。

二、基于Google Earth的地理教学

(一)运用Google Earth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学生大都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产生学习的兴趣。

GE采用3D地图定位技术,并将本地搜索功能和卫星图像结合起来,将地球做成3D地球仪形状,用户可以很随意地翻转这个球,就像转动手中的地球仪一样,可从任意角度浏览到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地图,图片放大缩小自如,分辨率可高可低,低可以看国家、地形区、山脉、河流、城镇、道路、机场,高可以看街道、建筑,甚至汽车、行人。另外还可以调整视角观看,包括俯视、平视、转动角度等。GE中含有大量的地理信息,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图层管理选择要在地图上显示的地理特征,如道路、边界、河流等,甚至还可以根据需要为某地加上标志。

案例1:“七年级地理导言课”。

环节之一:教室大屏幕上黑色背景中点点星光闪烁,一个蓝色的星球突然显现,并且犹如电影中镜头推进一般迅速飞来、放大……

目睹此景,学生一个个都张大嘴巴、瞪大眼睛,他们的注意力完全被这壮观的一幕紧紧地吸引住,仿佛已经置身于茫茫宇宙之下,正在居高临下地检视着自己的家园——地球。

环节之二:蓝色星球迅速旋转至中国,俯冲放大至学生所在的学校,展示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俯视图:教学楼、文化广场、运动区等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强大的视觉冲击、神奇的功效让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发出“啊”的惊叹声,他们完全被震撼了。

GE能将知识性、时代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具有优于传统教学工具的特点,能将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好工具。实践证明,GE的生动直观,给学生带来学习地理的乐趣和运用地理知识的真实体验,而对GE的好奇又驱动了学生对地理的学习。运用GE教学后,学生更喜欢能够让他们了解地球的地理。

(二)运用Google Earth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

1.读图能力: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图表表达空间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也奠定了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的地位,所以学好和用好地图成为学习地理的法宝。但课本和地图册太过单调枯燥,无法满足初中学生的好动、猎奇心理。GE含有地图的基本要素,能够自由选择整体或是区域,能够自由叠加需要的地理信息,还能够在平面和立体之间自由切换,能够让学生在类似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读图能力。

案例2:在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学习中,指导学生充分运用Google Earth,从中通过具体的地点认识半岛、岛屿、海等概念,查看大洲分界线的航空照片,直观、生动,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奋点,也提高了学生收集地理信息、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2.空间想象能力: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空间概念弱,所以在空间想象能力上有一定的局限性。GE是一款虚拟地球仪软件,它把卫星照片、航空照相和GIS布置在一个地球的三维模型上,人们可以从太空的视野直接进入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信息量大,扩缩自如,表达了大量无法用语言传递的空间信息,大大扩展了学生的空间概念。

3.观察和分析能力:GE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通过引导学生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发现并总结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变化规律的能力。

案例3:在八年级上册《工业的空间分布》教学中,可利用GE“图层”菜单中的地球城市夜景图,引导学生观察:①图中白色亮点表示什么意思?②主要位于我国的哪个位置?③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引导观察日本夜景,回顾日本工业的分布位置及影响因素(缺乏资源,海上交通优势),迁移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的影响因素(资源因素、铁路交通和河运因素)。

4.区域定位和特征分析能力:区域性也是地理学科的特征之一,很多自然、人文地理的现象、规律最终要在区域中体现,并互为证明。GE最大优势是能“Fly to”到地球任一角落。只有把自然、人文地理现象展示在学生眼前,让他们“见多识广”之后,学生才比较容易接受。

案例4:八年级下册《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通过GE展示青藏高原雪山景观和西北地区的沙漠景观,引导学生得出本区域特征。通过地图缩放,能让学生直观观察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和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并进行区域特征分析。

5.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教学中,切不可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课外实践能使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知识产生的过程。但受制于安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实践活动往往无法走出学校。GE恰好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足不出户的虚拟平台。我们可以借助这个虚拟平台进行模拟体验,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案例5:在天气的教学中,笔者利用Google Earth 的“Weather”选项来展示全球实时的天气状况。选中“Weather”选项,确认其前面出现“√”,“地球”上空就出现了卫星云图。放大到中国地图后,出现了我国各地的气温、天气状况等信息,在课堂中,除了很容易得出天气的两个重要特点(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情况有差异;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情况也有差异)外,还可用它来组织学生进行天气预报模拟活动,训练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三)运用Google Earth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

初中地理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在信息社会中,知识的更新速度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快,学校课堂不可能也不必要提供给学生所有的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开放式的资源就显得极为重要。就地理的学习来说,GE软件就是很好的资料来源。GE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直观形象、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并且有着丰富的地理信息,足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而且,GE还与“Discovery”等节目合作,将地理与历史、文化、社会等联系起来。它在全球有众多的爱好者和GE迷。他们组成规模庞大的信息平台以及论坛,提供了丰富的地理信息和交流平台。学生利用GE平台,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不但能够获得大量的地理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这对于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喜欢新鲜事物,一成不变的教学手段无法唤起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热情。利用GE融入地理教学,可以在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区域定位能力方面起到较大作用,能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可以说,在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下,这是一个很好体现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教学尝试。

标签:;  ;  ;  

信息技术环境下地理教学改革的实践&以GoogleEarth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为例_地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