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P水平与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相关性论文_陈爱娟,章彩娣, 陈莉莉

杭州市上城区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杭州310008

摘 要】:目的 分析脑纳肽(BNP)指标与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CHF)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以胶体金法对所选72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BNP浓度进行测定,并观察BNP浓度与心衰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电QRS波时限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 Ⅰ、Ⅱ级心衰之间,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Ⅱ、Ⅲ、Ⅳ级对比来看,患者BNP浓度与心衰分级、心电ARS波时限呈正相关(P<0.05);而LVEF值则与上述指标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BNP指标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准确反应心衰程度的变化。

【关键词】:BNP水平;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7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041-01

BNP指标可对左室收缩、舒张及瓣膜的功能障碍进行反映,是心衰检测的定量标志物。对急诊患者可依据BNP检测结果以确定疾病的危险层级,对出院患者可依据其进行安全评估。在临床治疗中还可以根据BNP判断失代偿情况。本次研究即基于上述结论,对老年慢性CHF患者疾病程度与BNP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将分析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共选取72例患者,所选患者于2012年5月到2014年3月间于我院检查并接受治疗。患者男41例,女31例。年龄在60岁到82岁之间,平均(72.1±2.3)岁。

诊断标准[1]:参照中国心力衰竭协会(CFHA)标准和Boston心衰诊断标准。若患者同时具备下述特征中的两点,即确诊为慢性CHF。

①心动过速;②下肢水肿;③呼吸困难;④颈静脉怒张;⑤颈静脉压增加;⑥肺部啰音⑦心腔扩大;⑧胸腔积液;⑨肝脏肿大;⑩心脏杂音;?第三心音。

分级标准[2]:参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对所选患者分级。其中Ⅰ级患者14例,症状不显,可正常活动;Ⅱ级患者16例,运动后出现呼吸困难、气短、心悸、乏力症状;Ⅲ患者23例,日常活动中心衰症状明显;Ⅳ级患者19例,休息时亦有心衰症状表现。

纳入标准:60岁以上;有参与实验意愿。

排除标准:免疫功能疾病;感染性疾病;合并有肾脏、肝脏功能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危重病情患者。

本次研究内容和方法不违背医学伦理,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晨起空腹采集血液4mL,经过抗凝处理后进行血清分离检测。对血清BNP的测定采用胶体金法,以深圳市博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生产的B型BNP检测试剂盒(规格:10T/盒)进行检测;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心脏彩超检查,并对QRS波时限进行测量。LVEF数值以改良Simpson2切面法计算。观察不同心衰分级患者所对应的BNP浓度、LVEF数值、QRS波时限,分析其相关性。

1.3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以SPSS19.0软件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相关性以Spearman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2.结果

如表1所示,心衰Ⅰ、Ⅱ级下,各项指标对比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从Ⅱ、ⅢⅣ级对比来看,患者心衰分级与BNP浓度呈正相关;心电ARS波时限与BNP及心衰分级呈正相关;而LVEF值则与心电QRS波时限、LVEF水平均呈负相关关系。

3.讨论

慢性CHF又被称作“泵衰竭”,是指心脏博血能力无法满足组织代谢的需求所产生一系列的体征与症状。能引发肺气肿、肺栓塞、内分泌疾患以及高血压等相关疾病。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心排血量和心脏代偿功能有着密切关系。据统计,目前慢性CHF的患病率在1%到2%之间。患者临床上以液体潴留、疲乏、呼吸困难等表现为主。目前诊断CHF的最有效方法是彩色超声心电图。可老年患者长期存在各类基础病,为准确诊断带来不小的干扰。并且彩超心电图比较依赖医师的操作水平,所以若要对患者疾病程度进行准确判断,还应采取其他检测措施。

BNP是一种天然激素,具有生物学活性。由心室分泌,与心脏容量、心室壁张力以及博血压力有关。若左室功能受限,则BNP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并向血液释放。从而起到心脏功能调节的作用。有研究者就心血管疾病中BNP指标的诊断与检测价值进行分析并得到肯定结果,现而今BNP已经作为心衰血检的标志物。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清BNP仅占心脏33.3%,而CHF患者的体内BNP指标将会超过心脏的50%。以正常人BNP水平数值为标准,则CHF患者的BNP水平有可能达到正常数值的200%甚至300%。这主要是因为CHF患者的心室负荷较大,其BNP前体也有所增加。当BNP前体合成并进入体内血循环后逐渐分解,成为N端片段。从而增加了体内BNP水平。

已经有研究证实血清BNP浓度与心衰等级之间存在关联[3]。本次研究针对不同心衰等级患者的BNP浓度变化,分析两者对应关系。并以LVEF与彩超心动图辅助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患者心衰等级增加,血清BNP的浓度逐渐升高。而相比BNP标准值而言,慢性CHF患者在患病初期BNP浓度就出现明显升高现象。使BNP诊断慢性CHF严重程度具有极高的敏感性。此外,相比其他两项指标,BNP的变化仅受搏血压力、心脏容量等因素的影响,与其他血流动力学因素并无关联,能直接反映心室负荷与心衰程度。梗死处及周边位置是BNP增加的主要表现区域,通过检测可发现外室壁张力提升。由于室壁张力与左室形态及梗死灶相关,所以BNP检测还能侧面对左室重构、左室功能损伤以及梗死灶形态等进行预测。评价患者的心衰,可忽略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的前提条件。

本组72例患者中,心衰Ⅰ级与Ⅱ级患者的BNP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LVEF及心电QRS波时限对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从Ⅱ级开始,BNP水平与心衰等级之间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即BNP浓度随心衰等级提升而增加。QRS波时限与BNP的变化趋势相同。Ⅳ级与Ⅰ级心衰患者之间的QRS波时限对比及LVEF水平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在我国,老年人是慢性CHF的多发群体。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该疾病的发病率有明显提升。对慢性CHF的治疗,早期干预是最有效的方法。而BNP检测因其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并且所受影响因素较少,可无创检测,检测结果稳定、准确。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潘琪宏,储水星,郑展雄,等.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及血浆BNP的影响[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6):422-422.

[2]熊艳文,李梦可,量耀荣.自拟附子强心方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浆pro-BNP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4,2(4):25-27.

[3]郑炜华.米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及BNP水平的影响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5,13(7):625-627.

[4]张贵生,张婷婷,瞿玲玲,等.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胱抑素C水平和心功能的变化[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2(02):169-171.

论文作者:陈爱娟,章彩娣, 陈莉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BNP水平与老年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相关性论文_陈爱娟,章彩娣, 陈莉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