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创新意识论文_韩芬萍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创新意识论文_韩芬萍

甘肃省和政县三合学校 731200

摘 要:“班不好带,学生管理难”已成为众多班主任面临的普遍难题,在新课程改革逐步深入的形势下,要想有效地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要以创新意识和爱心教育来优化班级管理。

关键词:创新意识 爱心教育 班级管理

一、正确认识“创新”的本质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

在不少教育者眼中,“创新”是与班级管理无关的,只是和教学有点关系。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它一方面漠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导致根本不会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并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1.在教育目标上。传统教育旨在强调行动的统一性,使学生的在校生活停留在遵守纪律的层次,使管住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而创新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开发他们的创造性潜能,着重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使引导学生发展成为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

2.在管理方法上。传统教育是学生听从老师的安排,学生的思维和行动自始至终都在教育者的事先确定的轨道上运行。以行动的整齐划一为管理得法的唯一标准。而创新教育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有利于自主管理的氛围,引导学生在被管理中逐步学会管理和自我管理。

3.在教育评价上。传统教育强调“唯师是从”,学生如练兵场上的战士,时刻等待着命令。学生的优劣完全取决于是否听话及“执行命令”的快速程度和准确程度。而创新教育视学生为主体,是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创造者。针对教育对象起点、基础的不同,要求也不同,评价机制迥异。创新教育注重个人对过去的超越,关注的是教育对象的创造潜能有无得到发挥,人文精神是否确立,健全的人格是否得以塑造,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有无得到培养等。

二、创新教育方法,进行养成教育

刚接手一个班级的时候,学生的认识水平和道德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一味地对学生讲一些长篇大论的大道理,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规范他们,学生肯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为了更好地做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我大胆地创新教育方法。做了如下的尝试:

首先我组织学生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他们的日常行为指明方向。不久之后,个别同学还常犯错,当我询问具体情况时,他们总是说:“我一定改正错误,做一个好学生。”其实,具体该怎么做,他们也不知道。为了使日常行为规范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行为指导,我便组织学生讨论编写了《日常行为规范歌》。这些都成了规范学生行为的活教材,学生常把这些话带到嘴边,自律能力也就明显提高,良好的班风也很快形成。后来,我又根据农村学生不善于交流和表达,更不善于和教师沟通这一特征,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大胆创新,一方面要求学生见到师长要主动问好,并对表现好的大力鼓励;另一方面要求自己见到学生也主动地和他们打招呼,以此拉近师生关系,引领学生养成见到师长能主动问好的好习惯,并以此来推动学生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遵循基本原则,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确保创新教育的实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与教学过程一样,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也是主体,我们就应充分体现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条件和最终目的这一教育目标。就是要一切措施、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而选择设计的。

2.积极创设创新氛围。创新教育不是竞争性教育,而是合作性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合作为基础的不断优化教育环境的民主型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平等民主的作风,以平等、宽容、友善、引导的心态对待学生,让学生的身心自由地表现和舒展开来。

3.提倡学生的质疑。提出一个疑问,就是创造的开始。提倡学生质疑,能培养学生既尊重教师,又不迷信教师的敢想敢说的创造精神、批判精神,使他们成为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这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做到三点:(1)鼓励学生对管理质疑,激活学生的生活热情和内在潜能。(2)鼓励学生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本质特点就是独创性。(3)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标“新”立“异”,敢于用前所未有的方法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升华。

四、构建活动平台,做好思想工作

1.主题班会活动。班级管理的一个重头戏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适时地组织学生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在班会上畅所欲言,让学生在交流中明白怎样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通过这些主题班会的开展,学生懂得了宽容,知道了父母的艰辛,也有了拼搏的动力,为以后的班级管理奠定了思想基础。

2.“学做小老师”的活动。所谓的“学做小老师”活动就是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地把学到的知识通过向自己、同学、教师讲解,达到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知识的目的,在同学之间建立友好互助的和谐关系。

3.“送你一句话”活动。“送你一句话”活动就是班主任为了缓解个别内向学生被冷落的心理压力,了解班级学生的思想动向,反思自己工作得失,密切师生关系,并以小纸条的形式与学生沟通的一种方式。为了做好各项工作,我经常在班上开展“送你一句话”活动。我欣喜地看到,学生收到我这一特殊的礼物之后,有的惊喜,有的沉思,有的暗下决心,有的同学还将它贴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其心动,其行动必变。

五、以身作则,感动并引导学生

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平时,我会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处处以身作则,上班从不迟到早退,只有早出晚归,甚至有病也坚持上课。小学生,年龄还小,对班主任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质、道德修养,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形之中会成为全班几十个同学的榜样。我曾经在一次班会上课上郑重地向全班同学承诺:“同学们,向我看齐!”在教师和班干部的带动下,班级面貌日益完善,班风正、学风浓,同学们团结互助,自然就形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班集体。

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要使学生接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每个学生都有个性,教师要辩证地认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势利导,在充分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自觉地、自愿地、有选择的接受。

论文作者:韩芬萍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1月总第2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3

标签:;  ;  ;  ;  ;  ;  ;  ;  

浅谈班级管理中的创新意识论文_韩芬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