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瓷修复牙体预备对牙髓组织的影响与处理研究论文_师波

(山西省介休市汾西矿业集团总医院口腔科 山西 晋中 032000)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烤瓷修复牙体预备对牙髓组织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我们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行烤瓷修复牙体患者87例(123颗牙体)做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年龄不同将其分为3组:青年组39例(54颗牙体)、中年组31例(46颗牙体)、老年组17例(23颗牙体)。三组患者均采用烤瓷牙行牙体修复,将其治疗2年后牙髓组织病变发生情况相比较。结果:青年组、中年组患者牙髓组织病变率均低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与中年组患者间牙髓组织病变率无明显差异P>0.05。急慢性牙髓炎发病率高于牙周炎与逆行性牙髓炎发病率P<0.05。结论:将烤瓷牙体修复方法应用于牙齿缺损、缺失患者治疗中,其美观度较高、耐磨性佳,但在牙体预备过程中若不能给予基牙有效保护,可引发牙髓病变发生。

【关键词】烤瓷牙;牙体预备;牙髓;影响;预防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R78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136-02

烤瓷牙是以铸造贵金属为内核,外部覆盖低熔瓷粉于真空高温烤瓷炉中烧结熔附而成的一种修复体[1]。其具有外观、颜色逼真、耐磨性佳、色泽稳定、表面光滑、抗折力强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牙齿缺损、缺失患者治疗中。但在牙体预备过程中需行牙体磨切,可造成牙本质小管暴露,在外界各种因素刺激下,牙髓腔易出现炎性反应,从而导致牙髓病变发生。为了探讨烤瓷修复过程中牙体预备对牙髓组织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行烤瓷修复牙体患者87例,按年龄不同分为青年组、中年组与老年组,并将三组患者治疗2年后牙髓组织病变率相比较,以探寻预防牙髓组织病变有效方法,现汇报如下。

1.基本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基本资料

我们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行烤瓷修复牙体患者87例(123颗牙体)做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49颗牙体),女55例(74颗牙体);年龄在18~79岁,平均年龄为42.7±3.9岁。患者入选标准:患牙均为缺损牙;基牙均为正常活髓;符合固定与安装假牙标准。按患者年龄不同将其分为3组:青年组39例(54颗牙体)、中年组31例(46颗牙体)、老年组17例(23颗牙体)。青年组患者年龄在18~39岁;中年组患者年龄在40~64岁;老年组患者年龄在65~72岁。三组患者在男女性别比例、患牙缺损程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相关数据可做比较。

1.2 基牙预备方法

前牙预备方法:

(1)切缘制备:使用引导车针在患牙唇面与切缘相距2.0mm处做引导沟,采用车针于切缘处打磨出2~3道引导沟,深度约为2.0mm。(2)唇面制备:第一,前牙唇面切1/2处使用车针打磨出2~3道引导沟,深度约为1.5mm;以此为标准按唇面外形向近远中边缘处扩展。第二,使用车针于牙颈1/2处打磨出深度相同引导沟2~3道,按牙唇面外形磨除牙体组织。第三,唇侧切舌向聚拢性磨除牙体约1/3。(3)邻面制备:切割牙体约1.5~2.0mm;使各基牙邻面向切缘聚合达2~5度且维持各邻面平行;去除倒凹。(4)舌面制备:基牙按解剖结构切割约1.2~1.5mm;消除倒凹并保证舌面与对颌牙间隙达1.5~2mm,且维持最大周径至牙颈部。(5)安放排龈线:于肩台预备前安放000﹟排龈线;于肩台预备时安放0﹟排龈线。(6)颈缘肩台预备:保证深度在龈下0.8~1.0mm;宽度在0.5~1.0mm;形态为直角形或135度凹形。

后牙预备方法:

后牙瓷全冠预备要求与前牙烤瓷冠相近。(1)牙合面预备先用球形金刚车针在中央窝磨出几个2.0的定深窝,再开辟成等深的沟,然后依此沟做参照,按颌面解剖形态均匀磨出,并且在正中牙合及侧方牙合、前伸牙合时各牙尖嵴及斜面,特别是功能尖应保证足够修复间隙。如牙冠低,应在牙合面加辅助固位形。(2)颊舌面预备:颊舌面预备的目的是消除倒凹,将轴面最大周径降到全冠的边缘处,并预备出全冠需要的厚度。(3)邻面预备:用柱形车针先将轴面角处磨出足够的间隙,然后沿邻面磨切,消除龈缘以上的倒凹,预备出足够的间隙。磨切邻面时与就位道方向一致,聚合角度为2~5度。间歇磨切,防止损伤邻牙,(4)颈部预备:颈部预备关系到冠的固位、美观、牙周和牙体组织的健康、冠边缘的封闭作用和长期效果。将排龈线压在银沟内,待龈缘退缩后,用135度的车针沿颈部均匀磨除,通常宽度为1.0cm左右,在龈缘下0.5~1.0cm左右。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软件SPSS 19.0,均数行t检验,率行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

2.结果

2.1 青年组、中年组患者牙髓组织病变率均低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与中年组患者间牙髓组织病变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已将烤瓷牙行牙体修复做为治疗牙齿缺损或缺失重要方法之一。但在临床上,由于设计不合理,工具使用及技术操作不当,修复体制造粗糙,初戴及粘固前操作不当,都会引起牙髓损伤。修复治疗失败,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痛苦与损失。

3.1 牙髓损伤的原因

(1)在牙体预备中忽视牙髓防护措施,备牙过程中产热过多,近髓处磨切时间过长。(2)牙体组织切割过多,接近牙髓腔,甚至造成露髓。(3)修复前腐质未去净,产生继发龋引起牙髓病变。(4)在制备牙体以后,对牙髓牙体未做暂时修复体,使切割后的牙体长时间暴露在口腔内,冷热对牙髓产生刺激。制备辅助洞形时意外露髓。(5)在做临时冠时自凝塑料凝固产热,损伤牙髓。(6))采用不恰当的粘接剂会损伤牙髓。

从本次研究结果看,患者牙髓组织病变以急、慢性牙髓炎为主;患者术后2年内牙髓病变发生率达至15.0%以上,且老年组患者发病率较高,其与闫秀华等人研究结果相近[3]。

3.2针对牙体预备对牙髓产生的影响

我科采取了相应性预防措施。预防牙髓损伤的措施:(1)在牙体预备过程中,使用锐利器械,对牙体间歇、轻压、短时磨切方法,应运用并及时启动水雾冷却系统,以避免对牙髓产生损伤。(2)在给予基牙打磨时速度不宜过快,标记沟不宜过深,若发现近髓应立即停止磨除,以预防露髓现象发生。年轻患者牙髓腔较大,了解髓腔形态在牙体预备时格外小心,活髓牙需要局麻预备时,由于患者不能对疼痛做出正常反应,操作时应保护牙髓。必要时与患者说明需拔髓后再做牙体预备。(3)在行基牙预备过程中,在保证效果同时应尽量减少基牙切除量,以避免基牙过度损伤而引发牙髓牙体病变发生。预备时要一次完成,不要分次完成,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如有龋坏尽量去尽。在制作烤瓷牙时,应保证牙体精细合理,以达基牙与修复体的密合度及密封性能,预防外界细菌侵入牙髓腔。(4)对于敏感的患牙制作临时冠要可以在模型上制作。粘接时用刺激性小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5)选用合适的粘接剂,例如羧酸锌粘固剂,玻璃离子粘固剂,树脂粘固剂等粘接牙冠。(6)修复体初戴后要进行一次调颌,消除早接触。(7)牙冠的边缘要与牙体组织密合,牙体预备有一定的固位形,以避免粘接剂溶解造成间隙引起继发龋。

对牙髓产生影响后的处理措施:(1)判断是牙本质受损引起的酸痛还是牙髓受损。两者的治疗方法不同,预后不同。前者经过安抚可以恢复,后者安抚无效,需要进行牙髓治疗。(2)露髓处理方法:对于轻度露髓患者,采用直接盖髓术,促进继发牙本质形成,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并无菌操作。对于露髓症状较明显患者,可行盖髓术,如果疼痛进一步加重,应行根管治疗术。(3)对于修复后后出现牙合干扰造成的牙髓损伤,可以调颌后观察,大部分会经调颌后缓解,如果不缓解可以进行牙髓治疗,在牙冠上开洞进行治疗,完成治疗后用树脂修复。如果治疗过程 中造成瓷崩裂,需要重新修复。

【参考文献】?

[1]刘静.临床分析烤瓷修复牙体预备对牙髓组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2(65):151-151,152.

[2]宁英杰.临床分析烤瓷修复牙体预备对牙髓组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27(2):185-185,186.

[3]闫秀华.烤瓷修复牙体预备对牙髓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03(5):73-74.

论文作者:师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烤瓷修复牙体预备对牙髓组织的影响与处理研究论文_师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