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_曹正晓,马强强

智能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_曹正晓,马强强

山东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济南市 250022

摘要:智能变电站的良好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较大的便捷。合理使用二次继电保护技术,能确保智能变电站运行情况,控制故障发生率,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用电服务,确保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稳定、安全,促使电力企业获得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问题;解决方法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组成分析

(1)电子式互感器。电子式互感器是智能变电站机电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应用的互感器已经完成了电磁结构向电子形式的转变,以更好的适应电网发展的需求。相较于传统的电磁式互感器,电子式互感器在故障精确检测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同时还能够促进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的提升,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的电子式互感器配套光缆的经济性要优于传统电缆,可以对绝缘结构进行简化。

(2)合并单元。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工作的过程中,电子式互感器会将系统采样信息传送到的合并单元,合同单元的工作就是将接收自电子式互感器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组织整理,并对信息数据的格式进行适当的转化处理,最终发送到保护装置。随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发展,现阶段,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合并单元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不仅能够有效的解决互感器和保护装之间的复杂接线问题,还能够大幅度的降低资金的投入,并且在二次设备间数据相互传输方面也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3)交换机。作为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近些年来交换机已经从传统的保护系统转换为依托交换机构建的以太网。当前阶段,交换机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主要发挥着中枢神经的作用。尤其是在信息数据传输方面,继电保护系统的交换机可以利用通信通道实现数据帧的交换,以此实现数据的有效传输。

(4)智能终端。将智能终端引入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对电力系统故障进行高效精确的检测维修。同时,智能终端不仅可以接收保护装置传送的跳合闸命令,还能够将断路器的实施信息传入到站控层中。此外,智能终端可以对电力系统断路器内部电磁、温度、机械能等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测掌握,为电力系统故障的预防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2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中的不足

(1)微机保护装置问题。一般情况下,在模块设计的过程中,会使用微机对装置进行有效的保护。微机保护装置主要经模拟量输入经口、保护逻辑处理、人机对话等构成。设备采集模拟量和开关量的时候,通过二次电缆传输到保护装置后,能够对所有的采集数据,加以逻辑计算,进而可达到动作方面的要求[1]。保护装置,多借助控制新报、保护装置间联闭锁信息的效应,实现二次电缆传输系统的目的。

(2)常规站二次继电保护工作问题。常规变电站继电保护,能明确断开检修设备、运行设备间的关系。主要可分为:设备运行中带电检修消缺、设备停电时检修和校验两个类型。电流护肝设备,二次回路运行的过程中,防止将互感器二次侧开路断开。同时,短路互感设备二次绕组过程,需合理使用短路片处理,以此避免出现导线缠绕现象。在电流互感设备、短路端子回路、导线上不可工作,此外电流互感设备二次回路运行过程,还应做好二次侧开路高电压控制工作。然后,在电压互感设备带电运作时,防止接地/二次侧短路。电压端子投入时、线头取下时,均应注意不可和四周端子连接,做好相关的标记。因为保护装置操作消缺时,发生误动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在消缺前相关工作人员,需将启动不佳的回路断开[2]。设备停电检修时,将设备电流回路、电压回路线分离、检修。最后,对分离、检修的电流互感设备——母线保护间电流回路进行充分的保护。针对启动失灵情况下,需加强对跳闸回路的保护,再将分离、检修设备中央信号启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智能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工作的完善对策

智能变电站中的电压、电流,数据均来源合并单元。其中,智能变电站可做好单元、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等保护工作。然后,增加过程层网,旨在实现信息共享,降低硬件再次实行配制。如此一来,不但能确保设备联闭锁、其他高级配置被有效运用。同时,还可为日后智能开关、组合电器良好发展和应用情况,奠定坚实的基础。将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融入智能设备中。针对一套合并单元发生故障,这时电流和电压相关数据均发生较大的变化,容易发生间隔第一套线路保护、第一套母线保护发生异常情况,进而会直接危及到间隔遥感回路。如果第二套合并单元故障出现,这一套线路保护、母线保护均会发生不良现象。针对于此,合并单元实行检修的过程中,需合理运用合并单元,以便在数据保护装置完全退出后保证正常的运行情况。

(1)单间隔设备的完善措施。为确保单间隔设备装置运行的稳定性,需要做好对间隔单套保护工作,从而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情况。例如:220kv线路间隔,智能站不停电装置实行检修的过程,继电能做好二次安全措施。消缺安全措施:投入线路的保护工作,首先应设置投检修压板,以此确保线路对报文不出口的安全性,防止对母线保护装置造成不良影响。然后,将线路保护跳闸口GOOSE发送软压板、重合闸出口GOOSE发送、启动失灵GOOSE发送软压板、母线保护接受软压板等退出。为保证安全,需将保护装置拔除,合理使用直跳光纤[3]。由于二次安全措施,需要实行逻辑断开,因此在做好线路保护处理工作后,应加以相关试验加以验证。主要的操作流程:将线路保护采样光纤接口拔出,在数字调试设备写入采样数据,从而获得GOOSE信号、GOOSE测试接口信号。

(2)单间隔设备停电装置维修完善方法。单间隔设备停电装置检修,需借助线路保护定检方式,获得停用设备的具体状况。例如:220kv双母线接线线路间隔为例,安全措施:投入220kv间隔合并单元,将压板的状态设置为投检修状态。再将2套母线保护间隔投入软压板退出,将投入间隔线路保护投检修状态压板,设置为智能操作箱投检修状态,防止对运行母线保护构成不良的影响。

(3)多间隔设备完善策略。一般来讲,220kv母线微机保护状态下,并且不停电校验的过程中,需按照断开母线、间隔出口跳闸压板、母线差动保护动作——电流回路短接——拆除电压二次回路顺序操作[4]。采用220kv母线微机,做好传动试验的保护校验工作,经跳闸脉冲方式,完善测量回路完整度工作。智能变电站母线保护二次安全工作,经保护装置投检修状态压板,退出保护出口跳间隔部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于此,智能变电站需做好对母线的保护工作,经GOOSE报文方式对保护动作进行评判,再经报文分析设备获得母线保护动作报文。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做好相关的风险防治工作,将保护直跳光纤拔下,接入数字报文分析设备,进而确保动作行为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

结束语

电力系统中,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系统,属于非常复杂的系统之一。其不但能与智能电网发电、输电和变电、配电等进行衔接,还能够促使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被有效利用。为此,需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以便推动电网的整体建设进程,提高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故此,本次研究对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中的不足进行概述,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工作的完善对策实行探析,现进行具体阐述。

参考文献

[1]吕菊平.智能化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7(23):51-53.

[2]蔡柳荣.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设计方法及问题分析[J].通讯世界,2017(12):203-204.

[3]许新锋.二次继电保护稳定控制系统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6):162-163.

[4]林楠,艾飞,郭世晓.浅谈智能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7(07):187.

论文作者:曹正晓,马强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2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二次继电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论文_曹正晓,马强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