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承德供电公司 河北承德 067000)
摘要:现代社会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对电力企业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电网管理者掌握相应的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实现电网的合理调度,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中笔者以智能电网为切入点,分析自动化建设要点与关键技术,为实现智能电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希望为从业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关键技术
人们生活中电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本身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一旦出现电能供应不稳或不及时,直接阻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实际中电力企业需要保证电网运行的质量,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电力企业通过构建智能电网,大幅度提高供电质量,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支持。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与关键技术。
1智能电网自动化概述
智能电网调度自动化指的是利用各类先进技术,实现电网调度数据、自动化监控及集成化等工程,通过信息共享大幅度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电网运行中融合调度系统与信息技术,提高智能电网的自动化程度。具体来说,智能电网特征表现为两点:
1.1自愈特点
智能电网自愈功能指的是,当系统某些元件出现问题后,可以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将问题元件隔离出来,迅速恢复系统运行状态,不影响电力供应。可以说自愈功能就是智能电网的免疫系统,也是主要特点。该功能可以有效缩短检修断电时间,减少停电造成的损失。
1.2在线监测
智能电网可以通过高速通信网络即时获取设备运行状态信息,最短时间内确认设备故障部位,提高维修效率,快速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同时,现今技术可以提供众多的数据,将数据归纳到企业系统中,促进在线监测能力的提高,优化设备运行与维修。
2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要点
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中需要应用大量现今技术,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供高质量的供电服务。笔者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技术,希望可以为同行提供一定借鉴。
2.1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
现代社会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对电力企业提出更高的质量要求。电网管理者掌握相应的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实现电网的合理调度,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本文中笔者以智能电网为切入点,分析自动化建设要点与关键技术,为实现智能电网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同时希望为从业者提供借鉴。
2.1.1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构成复杂,主要有测量单元、通信单元及处理单元等,电力企业应用智能电表,实现信息存储处理、实时监测及自动控制等,大幅度提高电力企业工作效率。智能电表的主要功能表现为以下几点:实现预付费功能,智能电表不但支持本地费控方式,还支持远程费控,在两者之间自由转换;通信模块化,支持短距离无线、光纤及载波等通信方式,可以实现各方式的自由转换;满足物联网技术要求,通过REID电子标签自动读取电表内置的各类信息。
2.1.2集抄系统
电力集抄系统作为一种结构化与开放式的智能系统,电量数据采集通过采集器的电能表的通信接口实现,供电企业数据库通过一定的网络设备接受传输的数据,将其作为电费结算的主要依据。与传统人工抄表方式相比,应用电力集抄系统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同时具有电压监测、电费控制及故障报修等显著优势,因此起被广泛应用到电力系统中。
2.2通信运行管控系统
资源数据库是电力通信运行管控系统的基础,通过规范的符合体系与表达关系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建立对应的数字映像。针对现阶段电力资源查询、统计及数据分析风,通过运行管控软件实现数据库中资源映像数据的运算。电力通信运行管控系统资源有着三大属性:动态性、实用性及存在性。资源存在性就是客观存在的物力资源,网络资源存在状态及与其他资源连接关系等,提高系统运行质量。
2.2.1管理控制模块
通信运行控制模块主要负责所属层级通信网或所属层级及通信网的运维管理,通信运维业务流程化、表单化管理包括诸多内容:通信调度、业务管控、并网管理及通信统计评价;提供流程管理平台方便运行维护,实现闭环网络运行维护管理流程,促进通信网运行维护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综合监视模块
系统运行监视各种通信设备与网络,包括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及拓扑管理等;实时采集、综合处理及存储告警信息,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通信网监控。同时提供一个完善操作平台界面方便运维工作进行。
2.2.3资源管理模块
为满足电力通信管理的各项需求,实现所属范围内通信资源的管控,系统至少具备逻辑资源管理、通信资源管理及物力资源管理等,促进系统功能化,彻底发挥系统作用。
2.3电力综合监控系统
电力综合监控系统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2.3.1系统设计理念先进
电力综合监控系统主要为电力监控,通过结合视频监控、安防监控及电子巡更等功能。本身采用第三代网络技术,监控模式可以选择C/S或B/S;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系统,整体界面简洁,操作简单,易于上手,更加符合操作人员的操作习惯。
2.3.2系统功能强大
系统将多项功能集于一体,可以实现电力监控、视频监控、门禁考勤管理等,与此同时系统支持短信报警。
2.3.3操作简单
系统操作简单,通过一套软件平台实现集中式管理,大幅度降低运行维护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与此同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灵活配置,实际中可以考虑自身财务情况,既能一次性投资也可以分阶段投资。
2.3.4系统运行安全
系统运行过程中以安全防范为主,辅助用户安全生产,中心集中管理,对前端设备实施监控,降低人员数量提高工作效率;分层分级与交接班管理;为保证操作安全,需要用户登录验证、操作权限验证等。电力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实现保护与调控作用,存储记录统计处理各种电气参数与各设备的历史数据,建立完善的运行操作档案与设备管理档案,一旦电力系统或运行设备出现故障,继电保护或自动装置主动动作,断电器跳闸,记录其自动顺序;设备运行不正常时,系统自行报警并显示打印记录。
3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中几项技术探讨
3.1电力电子装置和系统技术
3.1.1分布式能源。分布式能源的英文缩写为DER,主要指的是除了发电厂之外所能独立运行的发电机设备。与发电厂所提供的电能相比较而言,DER系统无需借助其他设备的辅助而实现独立运行。DER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比如一些清洁、可再生能源都属于此类。随着该方面技术的不断发展,燃料电池也是DER未来的发展趋势。
3.1.2智能电子装置(IED)。这是由处理器的组合而形成的系统,可以由同种或者由多种处理器组成,能够实现数据的接受和发送等多种功能。
3.1.3标准化的通用互联技术(UIT)。考虑到标准化的通用互联技术所具有的相关特性,因此在对其进行大力开发与应用中应设置其相对应的标准结构体系,从而将其的有效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实现互联系统的各项功能。标准化的通用互联技术可使DER与终端用户都能在所属区域内实现互联模式,方便用户之间的沟通。
3.2高级读表体系的管理
在管理高级读表体系中,可以实时监督控制电网与用户用电信息,并运用最安全、最经济的输配电方式为终端客户输送电能,实现最优配置和运用电能。因此,提高电网的智能化,电力供应机构应明确了解用户用电规律,从而对用电供应和用电需求有着很好的平衡,找到二者的平衡点。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用电量的增加,电力企业不断优化改进电气设备,设备向着复杂化、先进化等方向发展,一些细小的操作失误都会造成故障。通过构建智能电网可以简化操作程序,避免人工操作误差的出现,具有实际推广价值。本文中笔者以此为出发点,详细探讨智能电网自动化建设与关键技术。
参考文献
[1]叶学斌,袁名骐.智能电网建设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展望,2014,12:80.
[2]沈辉.基于智能电网建设的通信中间件关键技术探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24:45.
[3]刘家齐.杭州配网自动化方案及其社会效益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4.
[4]陶彪.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工程研究[D].山东大学,2014.
论文作者:张华东,张恒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4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系统论文; 通信论文; 电表论文; 电力论文; 操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