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政府改革看产业组织的发展_政府职能转变论文

从中国政府改革看产业组织的发展_政府职能转变论文

论中国政府改革视域中的行业组织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政府论文,视域论文,组织论文,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行业组织是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促进经济领域各类互益性活动并提供公共服 务的一种社会中介组织。由于不仅在欧洲和日本,甚至在美国的经济部门的治理中发挥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行业组织是近二十年来引起广泛注意的一个制度领域,甚至被称为 “私益政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业组织发展很快,但与其应该发挥的作用、承担 的职责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方面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市场秩序混 乱、政府职能转变相对滞后等,在一定程度上与行业组织的欠发达有密切的关系。

一、发展行业组织对于促进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意义

(一)行业组织在行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作用。行业组织是一种重要的非营利性 市场中介组织,其表现形式主要为行业协会。行业协会是具有同一、相似或相近市场地 位的特殊部门的经济行为人组织起来的、界定和促进本部门公共利益的集体性组织(Oli ver E.1975)。一般认为,行业协会是一种具有自发性、市场性、行业性、会员性、非 营利性、非政府性和互益性的社会组织。行业组织以一定范围的公共利益为导向开展各 类活动,实质上是在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行业组织不同于政府机构,这种不同体现在 它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上,它不仅在对社会进行管理时与政府处于同样的地位,而且在另 外的场合或时候,它可能作为政府的另一方当事人出现,如作为行政管理的对象接受管 理、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政府管理,也能以社会主体身份监督政府。这种双重身份或地 位也正是行业协会作为社会中介组织的重要体现。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中,行业组织 具有行业自律、维护竞争、行业管理等功能。行业自律与行政监管相比有许多优势,比 如,行政监管大多针对结果,行业自律则关注过程、贴近市场,更具敏感性、针对性、 及时性和灵活性,能够解决正在出现的问题,更有效率且成本较低。与政府直接管制相 比,行业组织管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以降低成本,可以弥补国家管理的漏洞,有利 于提高社会道德,更具有专业性、技术性,更具灵活性。行业组织作为一种民间组织, 既具有民间组织的共性,如:非营利性、非政府性、自治性、组织性、志愿性、公益性 等,还有一些不同于一般民间组织的特点。这些特点突出表现为行业组织以市场为边界 ,在市场中开展活动,发挥行业中介作用,协调产业链条中生产者、流通者和服务者之 间的关系,为建立一个协调有序的产业市场服务。行业组织被称为弥补“市场失灵”和 纠正“政府失灵”的润滑剂,一方面,它有助于维护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体制,弥补市场 自发功能所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它分解政府的经济职能,抑制政府权力扩 张的趋势,并满足一部分公共服务的需求供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组织在规范市 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政府依靠行政手段也可以达到维护市 场秩序的目的,但国际上的诸多实践表明,依靠行业协会进行行业自治管理,更有利于 促进行业的发展。在发达国家,行业协会一般都非常发达,行业的自律、竞争维护、行 业管理等许多功能通过行业协会而不是政府直接进行。

行业组织的产生源于两个不同方面的需求:一是基于成员的需要,执行为成员谋取利 益的服务职能。二是基于政府的需要,履行服从国家利益的管理职能。行业组织历史悠 久,最初的雏形是早期的商会或商行。其产生、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 结果。而以繁荣的工商业为经济基础的城市是行业协会(商会)形成的主要原因。1858年 法国首先在法律上确认了现代商会的地位。行业组织发展至今,其在国家与社会关系中 的中介作用日益明显,在整个行业管理体制中起着政府和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主要原因是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国家对社会经济领域的管理逐渐加强,这种趋势引 起了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为防止国家干预对社会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有效维护 企业的权益,作为企业利益的行业协会必须不断扩展自己的活动范围,取得自己的发言 权,加强自己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事务的繁重性、复杂性和专业性,使 得传统的由政府包揽一切的做法必然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为了减轻政府负担,也为了 更好地实现对社会经济事务的管理,行为协会必须担负起部分公共管理的职能。在当代 社会,越来越多的行业公共事务开始由行业组织来进行管理,相反,政府则不断从原有 领域退出,逐步建立并完善“企业——行业组织——政府”这样的一种管理模式。

(二)发展壮大行业组织可以促进当代中国政府改革。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经济 全球化和现代信息及通讯技术的发展,全球掀起政府治理变革浪潮。在这场浪潮中,各 国都不约而同地达成一个共识:输出政府职能,在政府的监控下由社会承担越来越多的 公共管理及服务职能,以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提高政府本身的治理能力和国家竞争力 。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我国政府改革的历程与西方国家甚为相 似,同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不过,与国外相比较,我国政府体制具有自身的特点, 比如在长期的计划体制下,我国政府的职能多是指令性而非指导性;政府是强势的国家 单独治理而非国家和社会共同治理。同时,中国政府体制也面临着与西方国家相似的问 题:政府机构庞大、效率低下、公共产品的提供能力不足等。因此,中国政府改革所面 临的任务非常复杂。一方面是要对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政府结构与业务程序进行改造,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中国政府改革必须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 是要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变革传统行政模式,以新的治理模式替代传统的官僚管理模式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共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政府改革,即1982年、1988年、 1992年、1998年的政府改革。客观地分析,每一次政府改革都是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 互动的大背景下,各级政府采取的对自身组织体系的调整和重组,以更好地适应经济和 社会发展。但是,至今为止,整个政府体制的改革在许多方面仍然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 发展和经济改革的要求。现行中国政府体制存在四大突出问题:某种程度上政府变成了 典型的审批型政府;政府可以说成了收费性的政府;政府谋求政府及政府机构本身的利 益而忽视公共产品的提供,社会管理“缺位”;体制交叉、效率低下、滋生腐败。“精 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仅仅停留在一时的 机构与编制的减少,而不真正转变政府职能,从深层次改善政资关系、政企关系和政社 关系,再轰轰烈烈的政府改革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避免陷入“怪圈”的命运。在 改革逐步深入的情况下,政府改革的实质是政府转型。转型是一个全局性的概念,它说 明改革必须是全局性的。而要实现政府转型,首先必须积极推进政府治理方式的根本变 革。政府治理,是政府行使政治、经济和行政的权力,对社会事务实施管理的一套制度 、机制和程序。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时代的政府治理模式,政府治理的形态和模式也要 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面对信息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各国政府,无论是发达国家 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思考政府自身的变革问题,这也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政府 再造运动的一个重要的时代背景。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念 、文化传统、经济体制、政治参与以及社会生活方式,都处于剧烈的变革与发展之中, 政府治理结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也使得政 府治理结构的改进显得更加迫切。

从我国政府改革的实践来看,大致经历了“机构精简”到“职能转变”。自从中国加 入世贸组织以来,以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发生了一个重大的 变化,就是行政体制改革开始向制度创新为内容的结构与流程再造的深度改革转变。建 立现代服务型政府成了新时期政府改革的目标。所谓服务型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 社会本位理念指导下,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下,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 起来的以为公民服务为宗旨并承担着服务责任的政府”(刘熙瑞,2002)。服务型政府必 须以公众为本、以公共利益为目的,通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提高公众的生活质量, 增进社会共同利益。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的转变,是政府治理方式的根本变革, 这是需要政府自己发动的一场自我革命。在这场政府革命中,政府要动员社会各个方面 监督自己,要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一些原来由政府直接承担的职能要逐渐社会化,必 然有大量的公共资源和公共管理职能从政府部门转移出来,而要实现这场革命是离不开 社会中介组织,尤其是行业协会的作用的。这是因为:一方面,在现代政府职能体系中 ,实行公共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承担全部的社会管理 职能。传统的那种强政府、弱社会,政府单独主治的局面实难解决日益增加和复杂的公 共问题,政府部门已经无法成为一个唯一的治理者,政府必须与民众、社会其他组织共 同治理、共同管理,政府、社会、公民的有效融合已成为当代重要的治理模式。在市场 经济领域,政府将不再直接管理行业,只承担宏观调控职能,与此相适应的是现代行业 管理,其管理主体是精干的政府宏观部门和一批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行业协会。另一方面 ,中介组织是一个国家市场化程度高低的基本标志,在我国,由于受传统体制和观念的 影响,其作用一直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社会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服务机构 ,大量的技术性、服务性社会事务,可以由中介组织来承担。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 表明,经济领域一切商务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都需要行业组织出面协调,必要时政 府才予以干涉。

二、我国行业组织是政府改革的产物,但目前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行业组织的产生无疑与市场经济社会密不可分,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认为行业协会 是企业功能的扩展形式,是计划体制所无而市场体制所必然的管理方式。改革前的中国 政府扮演着全能者的角色,结果造成了“政治肥大症”。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要求将原 来由政府包揽的规范经济运行的职能,如协调、沟通、监督、检测、公证、预测等,归 还社会。这些分化出的资源和公共职能需要由相应的市场、社会组织来承接。政府基于 转变职能和培育市场主体的需要,借鉴国外的经验,组建行业协会,转移政府部门管理 职能和分流政府部门官员,并通过行业协会协调各种利益主体,重建行业内部以及政府 与企业间的信息交流系统。中国在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于80年代中期曾尝试过公司的 办法,在各主管部门建立专业公司,统一管理下属企业,有的地方甚至撤消政府主管部 门,代之以公司体制。但采取公司制度改善政府行业管理的举措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行业协会也逐渐发展,变革传统的 管理体制,用行业管理取代部门管理,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成为我国政府 机构改革的明确目标。通过机构改革与职能调整,政府的专业管理部门的数量和职能都 有所削减,使专业经济管理由过去偏重部门管理向偏重行业管理转化。事实上,我国大 部分行业组织是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中由政府部门转变而来或者由政府部门组建的。行业 组织为政府精简主管部门后进行行业管理提供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在当代中国,行业 组织至少在以下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第一,承接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原属政府管理 的一部分社会职能;第二,作为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环节,利用自身专 业知识和所掌握的信息,为各类企业提供服务;第三,克服政府行业管理日益失效的问 题,协调和沟通政府、企业之间的关系。

行业组织在经济领域的治理作用,主要是通过所发挥的职能表现出来。从总体上看, 我国行业组织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作用发挥还很有限,还没有成长为常规的力量, 与其应该发挥的作用、承担的职责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分析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 以下两个方面:

(一)我国政府目前的政府职能尚未理顺,经济运行中政府主导的特征依然十分突出。 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之中,对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而言,政府改革与政府职能转 变的核心问题是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相对清楚。但在转轨经济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复杂得多。在我国,随着市场化改革 的逐步深入,特别是政府职能的调整,过去那种大包大揽的全能政府已在很大程度上得 到了改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但是由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本身是一 个探索的过程,受制于各种社会因素,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各级政府及其官员的实 际利益、政府官员的思想观念及行政运作习惯等等,经济运行中政府主导的特征依然十 分突出。许多可以交由社会中介组织去做的事都由政府包揽起来,与此相反,社会中介 组织却发展缓慢。事实已证明,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是不成功的,部分国家为此付出 了沉重的代价。从政府主导型经济向市场主导型经济转变,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趋势。 有限政府和发达的中介组织是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表现和内在要求。有限政府为 民间经济提供了空间,而发达的中介组织则为有限政府的有效治理提供了支撑。减少政 府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干预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政府应将社会服务与管理 的部分权限以参与或民主的方式赋予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非政府组织的行业管理协 会和志愿者组织等。中国社会力量的壮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主动让位和自我克 制。实践证明,行业协会的发展和作用的发挥如何,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政府部门转 变观念、转变职能等因素密切相关。我国政府目前的职能尚未理顺,政府职能事实上远 未完成从对经济社会的微观运行向宏观控制的转变,政府对社会事务介入过深的局面尚 未完全改变,政府还没有完全退出对原有职能的控制,行业管理仍然以政府为主,行业 组织仅起极其有限的辅助作用。不过,近年在政府机构的改革中,出现了不断加强行业 协会作用的取向。

(二)行业组织总体上发育很不完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行业组织无论在数量上还 是质量上都和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存在着明显不足。我国行业协会总量不足,到目 前为止有3万多家。资料表明,美国现有行业协会达20多万个,仅全国性的中介组织就 有21911个。当前我国行业组织迫切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缺乏自治。目前真正在我们经济生活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行业组织,几乎都有直接 或间接的政府背景。其行为带有严重的行政烙印,不仅不利于政府改革的深入,也有损 于行业组织的形象。如果稍作一些分析,我们就会发现,行业组织成立动因本身即是不 可忽视的原因。我国行业组织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政府参与兴办,走的是一种“体制内 生成路径”,政府也因此成为行业组织行为失范的根源所在。改革开放以来行业组织的 恢复与发展,首先发源于政府机构职能的分离,最初的行业组织中不少是直接从政府机 构中分离出来的,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转化物。人员也多来自政府机关,在较长的时 期中,没有脱离与原政府部门的关系。这些组织在观念上、组织上、经费上、职能上、 活动方式上、管理体制上等各个方面,都依赖于政府(王名、贾西津,2002)。法律形式 是社会团体,实质是行业主管机关的事业单位,属于“准政府”。新世纪以来,尽管不 少地方政府都在努力推动行业协会的改革,如上海立法推出行业协会发展署,深圳推出 行业协会服务署,企图将原先分散在各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的行业协会审批权集中到没有 直接利益瓜葛的综合审批机构,还有的地方政府如广东更进一步在行业协会立法草案中 将政府行业部门对行业协会的审批职能转化为业务指导。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行业组 织的改制尚在推行之中,许多行业组织的信誉与权威等资源仍主要来源于政府,与政府 部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行业组织与政府的脱钩仍不彻底,往往是明脱暗不脱,根 还扎在政府部门,利益上的关联始终不能截断。

2.能力建设不足。这里所说的能力是综合性的,包括一个组织的活动能力、管理能力 、创新能力、扩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发达国家的行业协会普遍重视能力建设, 协会经济实力雄厚,其财政来源往往是多元的,如会费、企业赞助、政府财政拨款和补 贴、服务费等等。协会工作人员由专职、兼职(政府官员不兼职)和志愿者组成,且以专 业人才为主。它们往往具备国内大多数行业协会所没有的功能:行业统计、参与质量监 督、制定行规、协调价格、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及实施监督、市场建设(反倾销)、发展行 业与社会公益事业。这些协会对成员的服务,可说是全方位的,如法律援助、教育培训 、调解纠纷、对外交流、协调产品(服务)价格或产量、企业规划与发展环境、信誉共享 等等。与国外相比,我国行业协会能力建设状况则令人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在行业协会中从业人员表现为“三多两少”:机关分流人员多 ,离退休留用多,暂借人员多;专职人员少,懂业务人员少。二是活动经费不足。经费 不足是当前中国行业协会较为普遍的问题。据调查,我国非营利组织中,仅政府提供的 财政拨款、补贴和会费收入就占了非营利组织收入来源的70%以上,其中又以财政拨款 和补贴居多。营业性收入仅占收入的6%左右。募捐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例仅有2%。从中 国工业行业协会会费收取情况看,平均会费收缴率为30%,1998年国家开始对社团除会 费以外的服务性收入征收5.5%的营业税(含附加税)和18—30%所得税,行业协会资金压 力很大。能力建设不足造成协会的发展陷入了恶性循环中,大多数行业协会目前开展的 主要工作是收集资料提供信息、培训人员、宣传实施政策等,所做工作还停留在宣传、 开会、执行政策、收取会费层面上,功能发挥得还很不够。我国在2001年底加入了世贸 组织,要求行业协会承担起一些新的职能,如协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维护本行业在国 际市场上的合法权益,代表本行业企业应对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战等。但现实是我国的 行业协会普遍难以担负起这些新的任务。

3.社会合法性危机。社会合法性是指行业组织因某种社会正当性而赢得众多同行企业 或商家的承认乃至参与,进而赢得政府等公共权威部门的容忍、接受和支持。我国行业 组织的社会合法性危机具体表现为行业覆盖面窄。行业覆盖面的大小决定了行业组织能 否真正成为本行业企业的利益代表,切实发挥本行业内部以及与外部主体之间的利益平 衡与协调功能。据悉,有半数全国一级的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会员拥有量不足200个,行 业覆盖面在10%以下(吴志雄等,2003)。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行业协会未能涵 盖全行业,会员企业一般不超过全行业企业总数的40%。会员企业主要是国有和集体企 业,并且基本上由少数国有大企业操作,民营和三资企业比例很低,一些民营企业至今 没有进入相关的行业协会。一份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有79%的全国性行业协会非国有企 业会员低于50%,行业覆盖面窄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参与度低。企业自愿结合或加入一行 业组织,是为了寻求仅靠企业自身所无法获得的利益:行业的有序竞争、合理的协调和 仲裁,分享行业的技术进步、信息服务和其他种种合作的好处。虽然我国改革开放已有 20多年,但政府目前依然掌握着大量控制行业发展和直接管制企业行为的政策和行政手 段,如大量的行业审批和行政认可,这就使得企业不得不通过直接影响政府谋求生存和 发展的机会,从而置行业协会于可有可无的境地,因此企业参与协会的愿望普遍不强。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成长,这种状况已经改变,企业的参与愿望正在逐 渐加强。

三、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的对策性建议

行业组织“向社会提供众多服务,承担一些政府部门不该做或做不好、企业做却未必 有效的社会事务”,是市场经济活动中一个比较活跃的因素,它的壮大发展不但能实现 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劳动者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良好沟通,而且使“政府权力 最大限度淡出市场”成为可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并逐步完善, 与之相适应的现代行业管理体制正在形成。无论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看,还是从行业 管理角度看,都需要发展一批功能健全的行业组织为之服务。

首先,从行业组织自身来说,1.行业组织需要改善其内部管理。按照国际惯例,行业 协会要建立自治的自律管理机制,健全理事会、专业委员会和日常职能部门的架构,会 员大会、理事会与秘书处要相互制约,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 监督的自律性组织。行业自律机制不仅不能由政府部门操办,而且应当有效地屏蔽政府 部门的直接干预。惟有如此,才能使之成为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民事主体。行业组织自 律机制的任务是,制定“行规”或公约,协调本行业事务,实行同行业职业自律,定期 监督检查行业、职业自律性规章制度等的执行情况,负责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 德教育,协助政府搞好资格认证和业务考试,调解本行业的内部纠纷,维护中介业自身 的合法权益。2.建立有效的行业组织法人治理。国外行业协会的组织构架与现代企业的 法人治理结构十分相像,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协会的最高权利机构是会员会议;具体决 策机构为理事会(有的设常务理事会),通常在理事会下设有若干专业咨询委员会;协会 下设日常办事机构;协会的基础是会员。行业协会是非营利组织,即便在西方,非营利 组织在其社会功能被广为肯定的同时,也不时暴露出自身治理上的一些严重问题,比如 其运作效率低下、商业化倾向以及妨碍竞争的嫌疑等。非营利组织法人治理,当以所有 权、控制权与受益权分离为前提,以委托——代理关系为主线,以利害相关者协调为重 心,以公共责任为依归。自主治理与协同治理应当成为其两大指导思想,需要奉行以董 事会为中心,保障董事特别是独立董事的有效作用、吸纳利害相关者的多方参与、加强 信息披露和透明度等若干治理原则。3.强化内部的财务管理和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应建 立卓越的工作团队,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人际沟通,改善内部人际关系。一般来说 ,行业组织的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技术性和政策性,相应地对从业人员专业知识、 专业特长组织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西方的一些知名的行业组织之所以具有较高的信 誉和优质的服务,与其具有优秀的人力资源是分不开的。4.提高服务水平。行业协会职 能的发挥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服务水平是一项十分重要因素。作为利益性团体,行业 协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能就是为本行业内的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其服务的内容涉及人 才培养、信息交流、新技术的推广、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在本行业内开展竞赛评比、表彰 先进等。行业协会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行业协会的凝聚力、号召力、吸引力强不强,并不取决于它 的权力有多大、管了多少行内事,而在于它为会员办了多少实事,在行业中发挥了什么 作用。

其次,从政府方面来说,1.进一步理顺政府与行业组织的关系。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 系应该是“授权——合作”关系,即政府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授权行业协会管理行业的 职能,同时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合作。为了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政 府部门必须尽快完成从社会中介组织的兴办者到监督者的角色转换。在公共服务型政府 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实现政府与社会的合理分权,把一些权 力下放给社会。行业协会与政府的关系定位决定着他们在管理行业公共事务职能上的适 度分工,一般来讲,涉及到宏观、决策、规划等方面的事务由政府行使,而中观和微观 、执行与技术性的事务则由行业协会来承担。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取得一定进展,但 各级政府包揽一切事务、行政审批等色彩仍然很浓。有许多本可以由市场调节的事政府 仍然在管制,有许多本可以由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管理的领域政府仍然不愿意退出,政 府部门包揽了不少本应或可以由行业协会行使的职能,要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入手 ,给行会设置合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权限范围,将属于中介组织承担的职能转移出去, 将政府职能真正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2.通过市场化 以及社会化的手段,创造性地建立政府、市场和中介组织合作的新形式。政府有关部门 委托行业协会承担有关行业管理职责,应给予相应的经费;政府要求行业协会提供服务 ,如拟订行业发展规划、开展行业调查、行业统计、产业损害调查、反倾销和反补贴调 查取证等服务时,应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3.对官办行业协会进行改制。行 业协会应该由市场的内在驱动力发展形成,而不是靠哪个行业主管部门来指令组建。必 须下决心停办一切以行政权利为背景的、作为政府预算外收入来源的、不规范的自律性 中介组织。当前最重要的是对官办行业协会进行改制。一是政府必须深化部门管理体制 改革和国企改革,切断和官办行业协会的行政联系,停止行政干预,逐步引导官办行业 协会从需求出发重新定位和发展。二是实现与原主管部门在人财物上的真正脱钩,引进 社会公众成员参与,把行业协会办成自律性民间组织。但这种脱钩应采取一些过渡性的 政策,如在编人员的安置问题、政府必要的资金和设备的扶持问题、人员的待遇和保障 问题等。发展健全行业协会关键是人事问题,行业协会的领导人不应由政府部门来任命 ,而应通过企业选举,通常由占行业30%产值以上的企业中有敬业精神、德高望重的人 作为行业协会的领导,这样才能真正为这个行业的成员服务好。目前,中国政府正在按 照是否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作为发展中介组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清除影响中介组 织民间化的政策性和体制性障碍。4.提供促进行业组织发展的平台。一是政府应推动相 关行业的立法进程,通过立法确保行业协会公共行政职能的确立和到位,并加强对行业 协会建设和管理的引导与监督,以保证其行业行政的社会公信度。二是每年从财政经费 中拨出一定的经费来支持行业协会的活动,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行业协 会会费收缴的相关规定。在协会发展初期给予一定支持是办好协会的一项成功经验。目 前发达国家依然在给协会资金支持。美国政府每年补贴美国肉鸡协会2000万美元,用于 开拓国际市场,其中200万美元用于开拓我国市场;土耳其榛子协会进军我国市场,政 府一次性资助200万美元。三是提供减免税优惠政策。一方面,对企业给协会的捐赠实 行减税,另一方面对协会的自身的服务性收入实行免税。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政府 利用高科技手段,在宏观上对行业协会进行扶持也非常重要。比如,英国政府贸易与产 业部在互联网上开辟了一个网上“商业公园”(Business Park),叫做“英国贸易”(

Trade U.K.)。“英国贸易”邀请全英各产业行会加入网络系统,为行会提供一个全新 的、全球性的市场平台,其服务内容包括:(1)免费将各行会放在主网页目录上;(2)如 行会已有自己行会设计的网页,各行会可以在“英国贸易”网上对本行业进行宣传和介 绍;(3)如行会已有自己的网址,可与“英国贸易”进行热线联接,使行会网页具有世 界影响力。

标签:;  ;  ;  ;  ;  ;  ;  ;  ;  ;  ;  ;  ;  ;  ;  ;  

从中国政府改革看产业组织的发展_政府职能转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