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论文_苏程

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论文_苏程

百色市第一小学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小学数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 个重要方面。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

关键词:数学;小学;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质疑提问是创新的开始,而好奇、质疑正好是儿童的天性。例如教学乘法估算时,例题21×48是看作20×50进行估算的,学生质疑提问:48看作50后,21×50也可以口算,为什么一定要两个数都看作整十数?问题的提出一石激起了千层浪,有的赞成这意见,有的则说:48看作50,看大2,积就增加了2个21,如把21看作20,就看小1,积减少1个48,估算结果就更接近精确值,口算也更方便了。有的说: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估算只要求得到一个估计数,不必要很精确。在质疑提问中得出了估算根据需要只要方法合理、方便都行。又如,低年级学习小统计的例1、例2后,学生质疑每小格可以表示1或10外,还可以表示几?全班顿时兴奋起来:可以表示20、100……可以表示任何数……每小格不可以表示任何数,0及比0小的数就不行。提得多好呀!尤其是后者不但对前面的提法敢于质疑,还大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经讨论后学生们知道了根据需要每小格可以表示一定的数量,但不可以表示0(无意义),而比0小的数是可以参加统计的,只是这个内容要长大一些再学习。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又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敢问的习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得到了保护,并逐步培养了会问、善问的思维品质。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1)作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2)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

3.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进行创新活动所必须的思维形式。对数学而言,题目答案可以是唯一的,而解题途径却不是唯一的。课堂上有了一种解法后,还要求两个、三个直至更多,甚至能从不同侧面来探讨和否定已有的答案,使学生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材中一些看似一般的题目都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素材。在教学时不片面追求题量,不找各种各样的习题让学生操练,不增加过重学业负担。摆脱题海,充分运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40分钟的教学质量来提高学习水平。例如,解答有两筐苹果共重71千克,如果从甲筐取出苹果7千克放入乙筐,那么两筐苹果的重量相等。原来两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时,要求学生不满足于求答案,而是用多种思路解答。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有的列算式求解:(71-7×2)÷2(乙筐);(71+7×2)÷2(甲筐);71÷2-7(乙筐)71÷2+7(甲筐);有的列方程求解:设乙筐苹果重X千克,2(X+7)=71;设甲筐苹果重X千克2(X-7)=71。通过交流,学生们开拓了思维。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思维,勇于创新,学生的能力就能不断提高。这些课堂实例表明:培养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为思维的创新活动提供良好条件。

4.培养学生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结构的习惯

创新需要扎实、牢固、结构合理的知识体系作基础。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思维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能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如,在每堂课的最后留几分钟,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小结,整理所学的内容,梳理所学的知识。在一组例题或一单元相关知识学完后,让学生自编提纲或练习题进行复习。从长期效应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较为合理的知识结构,理解了知识,再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归并、删除、提取,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如此循环往复,学生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有利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快速、准确地找到知识的分叉点与联接点,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新颖独特、突破常规和灵活变通的创新意识。

总之,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各位老师: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数学素质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朱雅晶. 浅析如何培养良好的小学数学学习习惯[J]. 小学教学参考, 2011(24):66-66.

[2]李同军. 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J]. 新课程(中), 2010(4):38-38.

论文作者:苏程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论文_苏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