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不能腐”长效体制机制的思考论文_刘显

构建“不能腐”长效体制机制的思考论文_刘显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120

摘要:近年来,国有企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中央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与中央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有制度没机制导致不能落地见效问题还较为普遍,有制度不执行、不落实的问题仍旧存在。因此,构建“不能腐”的体制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有效防范廉洁风险和腐败问题发生,具有紧迫性和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不能腐;体制

一、构建“不能腐”长效体制机制面临的问题

现在,各种制度五花八门,而且很多是“大部头”,员工很难有耐心全部细致学完。很多制度的传达是“剃头挑子一头热”,领导干部强调、强调、再强调,基层干部知道、知道、全知道,岗位人员执行起来却是“不易懂、不详细、全忘掉”。

(一)观念意识淡薄,违反制度现象时有发生

“有制度可依”已经不是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做到“有制度必依”,提高执行力。近年来,国有企业以中央党内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为准绳,整合、修订了原有制度,但大量有指导性、有针对性的制度下发后,有些单位观念意识淡薄,对新修订、新下发的制度文件不及时关注、学习、领会,不对照更新,甚至把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锁进抽屉,造成有制度不执行,工作开展中依旧我行我素,该怎么干还怎么干。

(二)宣传学习不够,制度的影响力逐级弱化

在党风廉政建设的学习教育实践中,大多数单位主要集中于宣传典型及警示教育,法纪和制度教育相对很少。制度宣传的途径单一,多以文件形式传达于各单位,干部职工学习次数有限,不能充分把握制度的精神实质。有的制度出台后没有及时宣传,广大干部群众不熟悉、不了解,制度的普及率、知晓率较低,未能执行制度规定。

(三)闭环管理缺失,制度的废改立不及时

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经历从建立到不断完善的过程,以及随着内外部环境变化而不断地动态更新。还有以“暂行规定”、“试行办法”等命名的制度,未能及时进行修订或者废止,生效时间已超过2年仍未制定新的管理办法。

二、构建“不能腐”长效体制机制的探索

构建“不能腐”体制机制,就是要从源头抓起,从完善现有制度入手,建立起与制度相匹配的流程和廉洁风险控制机制,通过流程保障制度落实执行,加强执纪监督,及时纠偏,促进制度完善,构建建立-执行-监督-完善的闭环机制,形成一整套“不能腐”的体制机制。

(一)筑牢思想之“堤”,增强拒腐定力,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总书记指出,共产党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不断培植自己的精神家园,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始终把思想防线筑得牢牢的。物必先腐,而后虫生。大量案例表明,一些领导干部蜕化变质,往往是从思想道德防线失守开始的。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必须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筑牢拒腐防变自律基石,以思想之“堤”阻挡贪腐浊流的侵袭。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拧紧防变“总开关”。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毫不放松地加以强化。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把远大理想和现实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为实现做大做强国有企业不懈努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坚守廉洁底线,系牢廉洁“安全带”。要严以用权,不越纪律红线。如果党的纪律成了摆设,就会形成“破窗效应”。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守政治纪律,牢固树立大局观念和全局意识,始终做到公司和部门部署以中央精神为前提。必须严守组织纪律,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好组织意图和领导个人意图关系,把班子集体智慧发挥好,以充分民主保证决策科学。

(二)扎紧制度之“笼”,形成闭环管理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腐败的实质是以权谋私,反腐的核心是管住权力。不能腐,就是从制度上消除腐败发生的条件,使党员干部没有腐败的机会。

一是做好基层调研,确保制度符合基层实际,在基层具有可操作性,让制度从基层来、到基层去。规章制度千万条,执行到位是根本。如果不能落实到基层、一线,再好的制度、再好的管理方法也是没用的。要让制度在基层落地执行,就要确保制度符合基层实际,在基层具有可操作性。

二是梳理制度核心要义,加强制度宣贯,确保基层按制度执行。

面对纷繁复杂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员工有时候只需要记牢几句关键甚至某一句关键语句,就能清楚某一方面的制度要求,然后按制度执行。基层管理千头万绪,经常也会冒出各种新问题,具有滞后性和普遍性的制度不可能面面俱到,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要加强梳理“不能腐”制度的核心要义,通过各类载体,借助各种形式,加强宣贯,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让员工能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掌握“不能腐”制度核心,使“不能腐”制度更容易执行、责任更加明晰。

三是加强执行过程指导,选取正反案例,吸取经验、推广样板。在调研和宣传的基础上,制度出台后也不会立马能够落地做实,有效管用。这就需要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加强与基层一线的联系,对基层情况复杂、条件受限或者制度理解有偏差的单位及员工进行及时、有效的过程指导。同时加强与基层一线的联系,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大力推广优秀实践案例,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一套规范性的工作指引,用标准化的尺子推动“不能腐”制度的落地执行,不断巩固“不能腐”制度成效。

(三)扎紧防控之“篱”,强化流程管控

一是从思想教育入手,筑牢“不想腐”的堤坝,增强员工遵守制度的自觉性。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党员干部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不踩“红线”不越“底线”,认真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准则和党纪处分条例,以“六项纪律”为尺子,坚决维护党规党纪的严肃性,真正使纪律和规矩立起来,严起来,执行到位,使党纪党规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和党员的行为底线。加强执行制度重要性的教育,端正思想认识,解决重视建立“不能腐”制度,轻视落实“不能腐”制度的问题,使职工真正认识到执行“不能腐”制度是保证各项工作健康运行、防范廉洁风险的基础和保障,从而提升提高员工认真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二是从工作岗位规范上,建立起标准化岗位制度,实现制度精细化。根据不同的岗位,科学合理的建立不同的岗位制度和岗位廉洁管控制度。在岗位制度制定上,制定岗位工作程序、工作标准以及岗位廉洁规范,以规范员工的操作行为、管理行为,让不同岗位的员工掌握在掌握各自岗位内容、岗位标准、岗位工作程序、廉洁规范的基础上,按照制度规范开展工作,防止因为操作不规范、管理不规范,流程不合理等因素造成廉洁风险或让员工有机可乘、有漏洞可钻,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实现制度的精细化管理。

三是从系统流程建设上,建立与制度相匹配的系统流程,用标准化实现“不能腐”的制度落地。根据已建立起的制度,配合各主责部门,梳理出制度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探索在线下建立起与之配套的工作流程,避免出现流程节点无制度约束或者制度未落实流程的问题,这样逐步建立起标准化、可追溯、易操作的流程,利用标准化工作流程来实现制度在基层一线的落地。建立了标准化的流程后,将流程从线下迁移到线上,即在办公系统中,设置起新的管控节点,建立起相应的流程,实现流程在系统中的自动生成与派发,让流程有迹可循,实现运行流程的公开透明,实现事前可预测、事中可监控、事后可追溯,减少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人为干预,切实维护制度权威。反过来,根据流程去完善制度,既避免流程漏洞,又解决制度零散、相互冲突等问题,使流程和制度都被严格的执行,最终实现“不能腐”的目标。

论文作者:刘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构建“不能腐”长效体制机制的思考论文_刘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