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探索与展望_经济论文

菲律宾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探索与展望_经济论文

菲律宾经济持续增长:原因探索与前景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菲律宾论文,持续增长论文,前景论文,原因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菲律宾经济从复苏进入持续增长

虽然菲律宾经济在1995年年底和1996年年初经历了一些挫折,如由大米危机、石油价格上涨而引起的双位数通胀,由于扩大增值税的执行而引起的一些经济混乱,但是,1996年的经济形势仍然看好。据菲律宾国家经济发展署的统计,1996年上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达 7.7%,比去年同期的4.9%高出2.8个百分点。

1996年上半年菲律宾的经济增长率远远超过人口增长率。以1985年的价格计算,人均实际收入增长了4.6%,达5933比索。

从供应角度来看,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3.2%,工业占40.8%,农业占16.0%。

从需求角度来看,1996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是由强劲的出口和投资所带动。与1996年上半年东南亚国家的出口普遍下降的情况相反,菲律宾的出口增长了23.5%,远远超过1995年同期7.2%的增长率。 同时,为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进口增长17.3%,超过1995年同期的11.3%。投资增长9.8%,超过1995年同期的5%,其中固定资本形成增长率为11%,建筑业投资从1995年同期的9.7%增至12.3%, 反映了建筑业的兴旺。工业地产的开发和其他私人建筑项目的开发,使得私人建筑活动增长24.8%,抵消了公共部门收缩了的投资活动。耐用设备的投资从1995年同期的负增长扭转为10.8%的增长率。

从生产角度来看,与1995年相似,工业依然是增长率最快的部门。制造业占24.7%,增长率为5.6%,稍慢于1995年7.4%的增长率, 对制造业增长起主要推动作用的是食品加工业、石油与矿产品、电子机械、金属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建筑业是增长最快的部门,增幅达8.2%。 服务业增长率为5.1%,高于1995年的4.8%。菲政府非机制化和自由化的努力使金融、运输、通讯和私人服务部门继续得益并保持高增长率。唯有矿业部门出现1.6%的负增长,主要因铜、镍、 金矿等其他金属矿和原油产量的下降所致。

包括农业、渔业和林业的广义农业,从1995年的萧条中复苏,增长率为3.7%。其中农业增长率为6%,远远高于1995年的1.6 %的增长。稻谷与玉米的产出增长14.7%和12.4%,蔗糖产量比1995年增长25.1%,牲畜产量增长5.3%,家畜产量增长11%。由于尚未从1995 年台风的影响中恢复过来,椰产量下降11%。另一方面,渔业产量下降3%。 因政府继续推行伐木禁令,林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很暗淡。

其他鼓舞人心的指标还有,年通胀率继续下降。1996年8 月的通胀率为7.9%,利率也随之下降,91天的国库券利率已降至1%。在大量证券投资流入和海外劳工汇款的支持下,菲律宾的国际收支在1996年8 个月里几乎增加了三倍,从1995年同期的10.2亿美元增至39.95 亿美元,从而使菲律宾的国际储备在8月份达到99.23亿美元,相当于3.1 个月的进口外汇支出。

二、菲律宾经济强劲增长原因

1996年菲律宾经济增长除了继续受益于美国、欧洲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复苏的拉动之外,还取决于国内政治社会环境的改善,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经济结构的调整、外国证券投资与海外劳工汇款的大量涌入,以及私人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起所产生的综合经济效应。

第一、菲律宾国内政治社会环境趋于稳定

拉莫斯执政以来,一直将和平、和解及政治稳定作为其优先工作的重要政纲。三年多来,拉莫斯政府坚持不懈、主动与国内各界,尤其是反政府力量进行对话和和谈,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与团结,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曾对阿基诺政权的生存形成严重威胁的三股右派叛军,革命爱国联盟、革命人民士兵、青年军官联盟已在政府和平攻势的感召下,归顺政府。在拉莫斯总统的大力支持下,其首领霍纳桑于1995年5 月参议院中期选举中,当选为参议员。

菲律宾共产党因内部分裂,力量大为削弱。同时,菲政府与菲共的谈判亦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双方已停止交战,继1995年2月24 日在荷兰达成安全与豁免保证联合协议之后,菲政府与菲共又于1996年6 月在荷兰举行正式会谈,达成谈判协议。双方希望在1997年6月, 在包括人权和社会改革在内的四个主要问题上达成共识。

菲政府与穆斯林民族解放阵线之间于1996年9月1日达成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有关民族和解的和平缔约。它标志着彼此长达25年,死亡了至少12万人生命的抗争从此终结。根据协议,摩解现在拥有的武装人员将接受改编。其中5750人编入菲武装部队,1750人编入地区安全部队。其余不能编入部队的摩解军人在经过教育培训以后安排在民事和经济部门工作。协议还规定,三年后,菲南部地区将通过公民投票,成立新的高度自治的自治区,拥有立法、警力、征税和独立的教育体制等诸多权力。和平协议的签订为在棉兰老岛建立和平与开发区提供了前提条件。棉兰老岛和平开发区包括14个省9个市,由菲南部开发理事会监管。 拉莫斯政府已为和平开发区拨款100多亿比索,并正在创造条件, 让棉兰老和平开发区参与东盟增长区。

第二、拉莫斯政府的经济开发与改革步伐加快,成绩显著

拉莫斯政府趁1996年主持亚太经济合作会议之机,加快本国经济对外开放与改革的步伐。菲政府在努力推行正在进行的贸易体制改革方案的同时,推进贸易自由化方案,根据1993年颁布的第470号法令, 菲已排除了对2720种进口商品实行数量限制的非关税壁垒。为响应亚太经合组织的要求,促使区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菲政府要求国内有关部门认真贯彻第264号有关减税的行政法令,从1995年8月至2003 年期间,菲将分阶段将原料的进口关税降至3%,渔产品降至10%。至2004 年,菲全部商品将实行5%的统一关税,并全面折除非关税壁垒, 包括数量限制、标准与习俗限制、关税程序的行政措施的限制。菲政府还促成外资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如修订和放宽了1991年颁布的新外资投资法案的规定,原先受到严格投资比例限制的矿产资源开发部门,如炼油业、发电业、石化业、汽油业;公用事业部门与农业和资本市场;水泥与建筑供应;食品业等现已对外开放,外商在这些部门最高可拥有100 %的股份,银行业已逐步对外开放,允许10家外国银行可在菲设立分行,或购买当地银行60%以下的股权;保险业已对外开放,外资可拥有100 %的股权。外商在菲租赁房产和土地的使用权延展至50年,并可再延展一次25年。菲政府正在努力催促立法机构通过“管辖法”,将外商在菲的土地租赁权转化为永久租佃权,即事实上的所有权。菲政府还在与菲零售商协会协商对外开放零售业。菲律宾成功地进行了金融体制的改革,创立了中央货币机构——菲律宾中央银行,在相当大程度上摆脱了原中央委员会在马科斯时代欠下的300亿比索国内债务的束缚。 独立有效地发挥作为菲律宾金融体系的监督和协调机构的作用。由于菲律宾解除了外汇管制,给资本流动带来很大的自由,在菲证券市场高利的吸引下,股票投资极其繁荣。菲律宾股票交易综合指数从1990年令人沮丧的653.11点升至1993年前所未有的3241.86点,使菲律宾在当年成为世界上第三位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1996年上半年,菲律宾证券交易综合指数又创下历史纪录。

第三、打破垄断,给私人以平等机会参与经济建设

拉莫斯执政以来,鼓励赋予人民权力,强调私人参与经济。主要采取两大重要措施。其一,极力推动国有资产私有化运动。在改善国有企业经营效益的基础上,创造出售条件。迄今,菲律宾国营国家钢铁公司、马尼拉电力公司、造纸工业公司、东方石油公司和矿业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已出售给私人。其二,向私营部门开放以前禁止经营的部门。最有成效的措施是开放电信局,排除阻碍中小型私营电力公司经营电信业的障碍,改变菲电讯业的落后状况。允许私人投标,参与投资原先由国家垄断的电力项目、用水供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第四、各种私人建筑兴起和BOT方案的实施推动了经济发展

菲律宾将主持召开1996年11月的亚太经合会议, 由菲律宾商人组成的菲律宾亚太经合基金会为亚太经合会议在菲律宾的召开认捐了四亿比索,早在一年前,菲律宾政府便着手进行住宿、机场、 休闲设施和道路的维修与建筑,购买会议所必需的各种办公生活用品。 苏比克湾自由港经济加工区与各种经济特区的建设,商业区的办公室建设,市郊的群众住宅项目建设,以及政府通过BOT(建造——营运——转让)、BOO(建造——拥有——营运)BTO(建造——转让——营运)、DOT(开发——营运——转让)、ROT (修复——营运——转让)等各种形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极大地推动了与建筑业有关的前向和后向工业的发展。

第五、劳务输出继续对菲律宾经济增长产业乘数效应

根据菲律宾官方统计,1996年上半年的海外劳工收入汇款达197 亿比索。比1995年同期增加76.5%。由此可见,海外劳工收入对菲律宾经济的促进作用要比国内生产更为重要,它对菲经济增长带来乘数效应。即劳工输出在减少菲律宾失业人口,有助于社会稳定的同时,带来为数可观的外汇收入,不仅促进了国内消费品生产的发展,而且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充实外汇储备,对比索的稳定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值的注意的是,海外菲律宾劳工已提出参与国内BOT建设。 菲政府正考虑为海外菲律宾劳工的投资提供优厚的鼓励措施。

三、菲律宾经济保持持续增长亟待解决的问题

菲律宾近些年来政治社会稳定,以及菲政府实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和开放政策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基础。亚洲开发银行认为,为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势头,菲政府仍须作进一步的努力。

(1)基础设施建设

菲律宾过去的经济增长通常受到基础设施短缺的阻碍。比如1987至1990年期间,菲律宾经济的复苏,便受到严重电力危机的阻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私人部门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防止电力、交通、供水等重要部门短缺现象的再现。

(2)农业生产 近些年来, 农业部门的生产总值增长与人口增长之间不能保持相应的速度:农业增长的缓慢限制了农业经济对劳动力的吸收和贫困的缓解。大量的农业人口移民到城市,使城市的公共基础设施更为短缺。政府必须采取重要措施,加速农业部门的生产发展,在农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金融调整 由于大量的公共投资进入灌溉和基础设施建设,金融调整的方向必须是,在加强对公共投资支持性措施的同时,严格防止公共部门的赤字。必须通过控制政府财政支出和增加财政收入的方法来增强政府的财政能力。必须贯彻执行全面的税收改革方案,增加政府在税收方面的收入,改善政府财政状况。

(4)进一步促进经济自由化

虽然菲律宾政府在经济自由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有待进一步深化。当务之急是实现能源部门的非机制化;进一步削减关税,并使关税合理化;减少对进口所实行的数量限制;解除对外资投资于零售业部门的限制,调整国家电力公司,将其主要设施私有化;对供水、港口、铁路实行私有化;使政府的立法、规章与行政能力适应正在兴起的私人经济的发展:

四、前景展望

菲律宾国家经济发展署认为,由于菲律宾经济在1996年上半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1996年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可望达致6.5 %—7.5%的预定目标。国内生产总值也将达致6.1%的增长率指标。拉莫斯总统在1996年7月23 日举行的第十届国会第二次会议的开幕式中宣布,菲律宾将于1997年结束近三十年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监管,完全独立自主地施行自己的经济政策。

菲律宾的经济学家也认为,菲律宾经济改革与开放已是不可扭转的历史发展潮流。由于改革开放对经济带来的好处已经人所共知,因此,政权的更替将不会影响菲律宾经济发展的趋势。如果没有发生意外的特大自然灾害,菲律宾将实现1993—1998年中期计划中规定的经济发展目标。

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菲律宾能否达致持续的经济增长却持有疑义。主要依据是(一)1996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益于海外劳工的汇款,而非国内生产性投资。(二)菲律宾的储蓄率依然很低,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1.1%。东盟国家的平均储蓄率为35%,在储蓄率等于投资率的假设下,经济发展依然缺乏原动力——投资。

标签:;  ;  ;  ;  ;  ;  

菲律宾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因探索与展望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