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实施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的效果论文_许连魁

哈尔滨市第二医院 150000

摘要:目的:研究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实施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84例,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实施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引流根治术。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腔内置管;负压引流

肛周脓肿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疾病,是由于直肠肛管周围软组织间隙急性化脓导致的感染性疾病,临床一般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切口面积大,愈合时间长,处理不当容易导致感染扩散[1]。为探讨更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患者84例,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奇偶数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男25例,女17例,平均年龄(36.4±2.7)岁;对照组男23例,女19例,平均年龄(36.1±3.1)。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行术前常规检查,掌握患者脓肿情况,指导患者术前排便。

对研究组患者实施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手术采用折刀位,腰麻,会阴部皮肤常规消毒,铺巾。扩肛,5mL注射器抽出脓液,进行脓液培养。根据B超定位,于脓肿部位切开长0.5cm的手术切口,探入蚊式止血钳钝性分离脓腔纤维膈,清除坏死组织。在切口处置入16Fr双腔导尿管,行荷包缝合并固定,注水口注入生理盐水和甲硝唑冲洗脓腔,连接负压吸引器形成负压引流。术后动态监测伤口情况,及时换药,每天2次100mL甲硝唑注射液于注水口点滴冲洗。术后5天内行常规抗生素治疗,前2日半流质饮食。患者各项体质指标正常且引流液清澈后,可撤去负压引流管,每天0.02%高锰酸钾坐浴直至痊愈。

对照组行传统切开引流根治术,折刀位,腰麻,消毒铺巾。肛周脓肿部位常规切开,弯钳扩充引流,清洗脓腔,关闭内口,填塞碘仿纱布条,24h后除去碘仿纱布条,术后5天内行常规抗生素治疗,每天0.02%高锰酸钾坐浴直至痊愈。

1.3 指标观察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VAS疼痛评分、肛瘘形成率、脓肿复发率等指标[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行SPSS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VAS疼痛评分

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VAS疼痛评分发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VAS疼痛评分

3.讨论

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是指病灶位于肛提肌以上的肛周脓肿,脓肿的面积较大,脓腔内有许多纤维膈,位置在肛管直肠环以上,比低位肛周脓肿治疗难度大[3]。传统切开引流术术后一次根治率低,往往形成肛瘘或脓肿复发,且切口面积大,创面愈合时间长,患者疼痛度高。所以,应探讨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肛门损伤,又能降低肛瘘形成率和脓肿复发率的治疗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利用双腔导尿管进行脓腔负压引流,甲硝唑冲洗脓腔,减小了创面,保证了清洁,大大缩短了创面愈合时间,降低了患者疼痛度,并在术后观察中发现,实施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的患者肛瘘形成率和脓肿复发率比之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的患者大大降低,最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晔.置管对口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研究,2014(9):131.

[2]钟武,张磊昌,钟世彪,等.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5,36(2):290-292.

[3]艾燕.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对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的治疗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9):66-67.

论文作者:许连魁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6

标签:;  ;  ;  ;  ;  ;  ;  ;  

高位多间隙肛周脓肿实施腔内置管负压引流术治疗的效果论文_许连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