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中外文的课程社会学分析--以初中课程标准人文版和苏联教育版实验教材为例_人教版论文

语文教科书中外国人物形象的课程社会学分析——以人教版和苏教版初中课标实验教科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书中论文,以人论文,社会学论文,教科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289(2010)03-0011-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中外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外国作品进入了我国的语文教科书。外国作品中的人物以鲜活灵动的形象出现在语文教科书中,为学生接触多元文化、了解异域风情打开了一扇窗。根据课程社会学的观点,课程内容作为教育领域中人类的思想、价值、意义乃至思维方式之重要载体,承载着传递社会文化的重要功能,教科书中对外国人物的选择会受到社会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的影响。因此,笔者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两种版本初中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中的外国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以期发现教科书选材及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教科书编写和内容选择提供一定的帮助。

本研究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对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称“人教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称“苏教版”)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和九年级上、下册。统计内容为两套教科书阅读课文中的关键外国人物,即课文主要刻画的人物以及对事件发生起重要作用的人物。人物若以群体形式出现,如无国别、性别、年龄等差异,则计作一人,如有差异则分别计作一人。人教版教科书列入统计范围的课文共22篇,文中人物共43人;苏教版教科书列入统计范围的课文共19篇,文中人物共30人。

一、对语文教科书中外国人物形象的统计分析

笔者对两套教科书中的外国人物形象进行了所在地域、生活年代、人物形象以及价值取向的分析,统计结果如下:

(一)人物形象所在地域(国家)分析①

(二)人物生活年代分析②

(三)人物形象分析

(四)价值取向分析

根据吴永军教授制定的“价值取向类目量表”,对两版教科书外国人物形象所在篇目价值取向统计如表4:

二、语文教科书中外国人物形象选择的特点

笔者对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教材中外国人物有“中国化”、“片面化”、“同质化”的特点,容易导致学生对外国文化认识的偏差。

(一)“中国化”:现代取向与传统价值观的映射

教科书中对外国人物形象的选择有着明显的现代取向。这主要表现在:首先,近现代的人物形象多。从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两套教科书中近现代人物形象的比例分别占到了90.7%和83.3%。其次,现代化程度高的国家和地区人物形象多,表现在所选人物形象主要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在人教版、苏教版两套教科书中,仅英、法、德、美四国的人物形象就占到了全部外国人物形象的一半以上。欠发达国家的人物形象不仅数量少,而且多以弱势形象出现。如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南斯拉夫籍人物形象有两个,均出现在八年级上册,其一为《蜡烛》一文中的“老妇人”,其二是《亲爱的爸爸妈妈》中以群体人物形象出现的塞尔维亚人,两者都是在战争中受到侵略的一方。前者出现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后者则是二战中饱尝了战争疾苦的受害人,其中包括被纳粹残忍杀害的300个无辜孩子。

然而,人物形象选择的现代取向并未同时体现价值观的“现代”取向。两套教科书中的外国人物形象虽有外国之“形”,却鲜有外国之“神”,笔者称之为“中国化”,体现在两版教科书中的外国人物形象渗透着浓浓的中国传统价值观。通过对外国人物形象所属篇目价值取向的分析可以看出,仁爱、爱国、信实、奉献等道德类目是通过人物形象所要传达的主要价值观。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自古以来以伦理道德为绝对价值尺度,形成了重群体轻个人、重稳定轻变化、重义轻利的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即便是对外国人物形象的选择也受到了这一观念的影响。如人教版《伟大的悲剧》一文颂扬的是一种勇于探索、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苏教版《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赞颂了哈尔威船长坚守岗位、舍己为人的精神;《七颗钻石》一文主要描写小女孩的善良品质。而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欧美等“现代”国家极力崇尚个性、讲求竞争等带有浓厚西方思维观念特色的主题则鲜有体现。教科书中的外国人物离开了其成长的土壤和根基,实际上是披着外衣的中国人。

(二)“片面化”:国际视野与民族情感的交融

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全球共同体的形成,文化教育领域的全球意识也正在形成。两套教科书中的外国人物形象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人的国际视野。如两套教科书中数量最多的“仁爱”类篇目,均在一定程度上将“仁爱”上升到了全人类的高度,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6篇体现仁爱的课文中,有4篇涉及到国际间的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一文中的苏联士兵为援助南斯拉夫反法西斯战争而牺牲,从而得到了当地一位老妇人母亲般的爱,反映了两国人民超越生死、超越国界的情谊。又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真正的英雄》一文表达了对挑战者号七名宇航员探索精神的颂扬和对人类继续探索宇宙的激励。这篇演讲词描述的虽然是美国人和美国事,其意义却超越了民族、国家、意识形态和不同的科学领域,上升到全人类的高度,体现了人类最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由此说来,这里表达的思想不仅仅属于美国,也属于全人类。

然而,在这种国际视野的背后,渗透着社会意识形态和民族情感的影响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教科书选文的价值取向,笔者称之为“片面化”。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教科书内容的选择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抉择。两个版本的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外国古代人物形象少,负面人物多是这样的选择的必然产物。人教版和苏教版两套教科书中外国古代人物各有4个,约占外国人物总量的十分之一;与此同时,整套教科书中的负面人物形象占到了全部人物的三分之一。阿普尔指出课程内容具有选择性传统,“从过去和现在的整个可能领域里进行选择,某些意义和事件被作为重点选出,而另外某些意义和实践被忽略和排除。更加至关重要的是,这些意义被进行了重新解释、淡化或改变形式,以支持有效主流文化的另外一些要素或至少与之不相冲突。”[1]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和深厚的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受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的影响,两版教科书均有意无意地对外国古代文化予以淡化。而事实上,古希腊、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等都曾经有过十分辉煌的古代文明。另一方面,教科书中外国人物负面形象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教材选文应有的客观和公正。

(三)“同质化”:公共文化的追求与亚文化的缺失

要对学生进行多元文化思想的教育,课程是最有效的途径,而课程的教育作用力又主要由教科书来体现,因此在教科书中注意多元文化思想的渗透,对培养学生平等对待不同文化及其差异的态度和胸襟,具有重要意义[2]。从课程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课程内容反映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在对文化的选择中主流意识形态更倾向于选择公共文化,而亚文化仍处于弱势地位,笔者称之为“同质化”。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外国人物形象身上体现的多是不分国界、种族、民族的全人类共有的普遍价值取向及道德追求,如仁爱、信实、奉献、爱国等品质,而具有独特性的异域文化特征在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则鲜有体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科书选材追求公共文化、过于注重社会的同质性忽视社会异质性的特征。对公共文化的追求会导致亚文化的弱势或缺失。统计发现,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亚文化缺失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宗教文化少、女性文化少、种族文化少。许多研究已经表明,目前教科书中人物形象性别比例存在严重不均衡,本研究再次印证了这一结论,人教版和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女性数量均不足外国人物形象总量的五分之一:两版教科书中黑色人种出现次数少且均非主要人物形象,其他人种在教科书中未有提及;两版教科书中唯一有关宗教文化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之声》一文,这与宗教在国外许多国家的重要地位也是不相匹配的。事实上,世界范围内的女性问题、种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已经渐渐在各个领域举足轻重,然而两套教科书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或回避了这些问题。初中语文教科书中亚文化的缺失不利于学生世界视野的形成和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如何对待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问题,如何处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是未来人才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文以载道,语文教科书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应当致力于向学生展示多元文化,培养学生对待各种文化的平等态度和宽广胸襟。因此,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要渗透多元文化观,加强选文的广泛性与多样性,全面考虑国别与民族文化的比例,增加反映独特文化的选文。

注释:

①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中出现关于英法联军的文章,故英法两国分别统计

②1640年以前为古代,1640-1917年为近代,1917年至今为现代

标签:;  ;  

语文教材中外文的课程社会学分析--以初中课程标准人文版和苏联教育版实验教材为例_人教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