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电力部门重点内容的线损管理,近些年来得到了相关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做好这项工作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线损对电力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文章结合我国电力事业的实际情况,针对配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及影响配网线损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减少配网线损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线损管理;供电企业;管理措施
线损是电力网在电能的输送、分配、管理等环节中所造成的损失。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比称为线路损失率,简称线损率。线损按种类可以分为理论线损、管理线损、统计线损和定额线损等。理论线损是在电力网输送和分配电能过程中,由当时电力网的负荷情况和供电设备的参数决定、无法避免、正常合理的电能消耗,它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出,也称之为技术线损,又可称为不可控损失管理线损,就是在电力营销的运作过程中,各种计量装置与表计的误差和人为因素及其它不明因素造成的各种损失,又可称为可控损失。统计线损又称为实际线损和考核线损,它是根据购、售电电能表的读数计算出来的差值,即供电电量与售电量两者的差值,其是上级考核企业线损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的唯一依据。统计线损等于理论线损与管理线损之和。定额线损也称目标线损,它是根据电力网线损历史水平、当前实际水平,结合下一考核期电网结构、负荷潮流变化等预测以及降损措施安排所测算出的,经上级批准作为对线损管理责任部门考核目标的线损率,其是电力企业为减少损失而努力争取的目标。
1影响配网线损的主要因素
1.1影响配网线损的技术因素
(1)变电站10kV出线建设相对滞后,如果没有响应的电源点很容易导致10kV供电半径长,线路迂回供电造成配网运行不经济。(2)不科学的运行方式导致10kV线路导线截面过大或过小,使得电线线路处于轻载、空载或过负荷运行状态,这样的电力输出并不理想,会加大线路的损耗。高损耗的变压器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换,造成变压器本身损耗高。(3)一些台区的低压线路陈旧没有更换,线径较小且已经老化,供电半径过长,从而导致0.4kV低压网线出现高损耗现象。(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家用电器的使用率和应用率越来越高,这就对电力企业的电力供应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配网无功补偿设备容量不足,配网无功损耗在总损耗中占的比例就会越来越大,供电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难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5)供电企业的职责是为地方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安全有效的电能,其自身还具有一定的公共事业性质,因此电力企业要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1.2影响配网线损的管理因素
(1)在一些地区因为抄收员的思想落后,综合素质较低导致错抄、漏抄、估抄的现象。(2)如今因为逐步的采取低压线路改造工程,低压网络的供电能力已经有了改善,不过在一些地区低压线路的改造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在广大的落后乡村区域这一现象尤为突出,分线路混乱、接户线不合理、用户偷电等问题对配网线损的管理造成了困扰。(3)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电力管理技术提高的同时一些不法分子也利用一些技术手段进行窃电,加上部分市民素质较低进行偷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供电部门管理的难度。(4)在用电稽查时因为稽查人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会影响打击窃电的力度、效果,造成追补电量困难,不能对窃电用户进行合理的处理,影响配网线损率的升高。(5)要进一步的提高反窃电的相关技术。随着窃电技术的进步,反窃电技术也需要不断的提高,但是因为实际的电稽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限,反窃电的稽查方式老套,新反窃电设备难以推广使用。(6)不能及时的对计量装置的缺陷和故障进行处理。对计量表计和CT烧坏、表计卡盘、PT断相等缺陷和故障没有及时发现、处理,导致计量不准、电量流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降低配网线损的主要措施
2.1降低配网线损的技术措施
2.1.1优化配网网架结构,加强配网改造力度
(1)要在保证电力安全有效生产输出的基础上进行变电站10kV出线和10kV线路的改造,综合考量电压降、建设投资、机械强度和发热等条件,根据实际的电力供应情况进行导线截面的调整,使得10kV线路重载运行及迂回供电现象得到缓解。(2)优化电源分布。因为电源布置不同使得电能损失和电压损失等状况也不尽相同。电源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对负荷密度高,供电范围大的重负荷区,优先考虑两点或多点布置,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电力的损耗、提高电压质量。(3)加大低压网改造力度。对于低压台区供电半径过长、过载运行的线路,可以适当的添加变压器台,划分供电范围,有效地缩短供电半径及消除过载现场。(4)对S7型及以下高能耗变压器进行更换。可以应用好S9型及以上的节能型变压器将高损耗的变压器替换下来,降低变压器的电力消耗。(5)适当的对公用变压器三相负荷进行调整,采用较为稳定的三相平衡进行电力输送,注意对于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线路,变压器出口处的不平衡度要小于10%。
2.1.2加快计量装置的改进
(1)要将陈旧的电能表及时的进行更换,降低计量损耗,应用新型的误差性好、准确度高、起动电流小、超载能力强、抗倾斜、防窃电、可实现抄表自动化管理且表损低的全电子电能表,积极推行有宽量程、高精度电子式电能表和IC卡表。(2)对计量用二次回路,需要进行PT的二次压降,可以采用计量PT、缩短二次线长度、专用二次回路等方式将PT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1.3采用适当的补偿方式,进行合理的优化节能
(1)为了提高电力用户的功率因数,可以应用一些补偿方式平衡无功功率。可以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线路以及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降低线损率,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2)可以运用降低无功电流传输的方式减少线路和变压器的有功损耗,以达到提高供电能力的目的,让电气设备容量得到充分利用,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有效电量。注意无功补偿应本着“分散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
2.2降低线损的组织措施
(1)要不断的加强线损管理的网络建设,健全并建立线损管理责任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不断完善线损承包考核制度,将线损率指标和员工的绩效紧密联系起来。(2)做好相应的线损统计工作,要进行年部署、季总结、月分析考核,根据实际的工作表现进行奖惩管理,对于相关技术人员在线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纠正。企业的管理部门要定期的召开线损分析会,分析指标完成情况,探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3)要定期的对供电线路进行检修,一旦发现线路故障要及时的进行排除,注意检修的时间不宜过长。此外,在春、秋两季电力管理单位要格外重视线路障碍的清除工作,对线路绝缘子进行擦拭维护,避免出现漏电现象。(4)加强抄核收管理,堵塞抄核收漏洞,制定“抄表管理制度”,要规范抄表员的工作,让其依照相关的制度和标准严格进行抄表,防止出现漏抄、估抄或不抄的人员的现象,保证抄表数据的准确性。(5)进行潮流计算、潮流分析工作,如果有较大的变化需要重新的进行潮流计算。需要根据实际的电力运营状况选择适宜的运行方式,以降低线路的损耗。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让变电所的电力设施更好的运作,保证主变的经济运行。还要不断的加强地方电厂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的管理,减小线路的损耗,优化输出电压的质量。
3结束语
总之,配电线路的防损要依靠技术人员利用先进的设备进行科学的管理,相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不断的在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对影响线损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从建设规划、生产运行方面进行防护,做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将线损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要进一步的提高电力企业的线损管理水平,让电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锡凡.现代电力系统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于溪波.浅议低压线损产生的原因及其降损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0(35).
[3]周云丹.县级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
[4]宋成.浅析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J].电力学报.2006.
论文作者:李宪文,牛东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6
标签:线损论文; 线路论文; 变压器论文; 网线论文; 电力论文; 低压论文; 电量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