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真相时代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建构路径论文

后真相时代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建构路径论文

后真相时代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建构路径

周尚宇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

摘 要: 媒介技术的发展,带来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网络媒体自诞生即被赋予了“民主”属性,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受众被赋予了更多的选择权,受众关心的大多不是信息事实本身,而是信息能否能满足自身的情感诉求。在后真相时代,网络媒体极易在流量的诱惑下传播不符合信息规范的内容,逐渐丧失公信力乃至陷入“塔西佗”陷阱。本文结合后真相时代特点以及具体案例,探讨网络媒体公信力缺失的原因,提出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建议。

关键词: 后真相;网络媒体;公信力

媒体公信力是新闻媒体通过提供以新闻报道为主的信息产品从而获得受众信赖的能力。随着历史发展进程的推进,媒介生态环境也随之发生改变,传播的类型由最初的文字传播、图文传播、音视频传播直到现在的多元化立体传播,媒介传播手段日益丰富,信息传递在速度、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在为受众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垃圾信息,在海量信息面前,受众也极易陷入“信息焦虑”。

这些大量的网络垃圾信息在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下产生,其信息内容偏向于主观化,而网络媒体为了在新时代竞争日趋激烈时占据一席之地,往往容易盲目迎合受众情绪化的心理,无视客观事实,使用断言以及猜测的表达方式去强化某种特定的观点以达到博取眼球的目的。在这种不正常的舆论生态中,受众只在意情绪或主张,从而忽略事实和道理,事实真相的重要性让位于情绪态度,这种现象被叫作“后真相”,这一词在2016年的美国大选中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在上述风流流场及硫化氢浓度场耦合计算过程中,设置风筒出口风速均为10 m/s,根据掘进机割煤速度及煤层硫化氢赋存量,设置硫化氢涌出量为3.78×10-4 mol/(m2·s),分别得到不同风筒位置下掘进工作面风流流场及硫化氢的浓度,如图2、图3所示。

1 “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的优势

在后真相时代,借助于网络媒介,信息的传播更具有威力。网络媒体自身的优势在当今时代也是越发凸显。

1.1 信息传播“零时差”

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人人都有麦克风”现象的出现也标志着传播者更加泛化,人人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中去发表观点看法,以文章的形式或视频的形式,使得受众眼中的所谓“新闻事实”得到更为快速的传播扩散,形成热点舆论的时间同时也在缩短。网络媒体自身技术升级,搜索引擎的升级换代,使得本就拥有海量信息的网络媒体环境在信息传播方面更具高效性。

1.2 传受“零距离”

网络媒体自诞生之初便携带一切皆可互联的技术基因,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移动互联网“即见即传”的技术能力支持下,新闻信息“零时差”传播逐渐变成了可能,新闻的时效性这一属性得到空前凸显。

网络媒体在发展的同时,自身的优势也同样会转化为劣势,影响媒体公信力,阻碍自身的发展。

网络媒体自身的经营性目标也对自身提出了要求,要发展自身,就必须要获得流量,这是网络媒体发展所不能避免的。在经营性目标的要求下,网络媒体的信息生产更趋向于商品生产,将信息看作商品用来销售给受众,用来满足受众精神消费需求,从而获得利润,而在价值规律的市场机制下,网络媒体作为信息商品的卖家,为了占领市场,就会去满足消费者受众的消费喜好,所生产传播的信息内容也就更偏向于受众,受众心理接触上与信息传播者的距离也就不断拉近。

2 后真相时代网络媒体公信力下降的原因

2.1 一味追求时效、流量,传播内容失实

网络互联时代,网络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局限性小,加之顺应新时代发展,传受双方的界限淡化,信息的接受者也可能变为信息的传播者,相较于之前的传统媒体更偏单向的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更有利于受众参与信息生产传播的流程,满足受众的精神需求。

随着媒介技术不断革新,网络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更多自由讨论的平台。网络媒体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大缩短了受众获取信息需要的时间。然而,在这样一个信息繁杂而又多变的信息爆炸时代,注定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受众所接触到的信息皆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要让“信息商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流量、满足受众的兴趣需求就成了现阶段媒体的目标。尤其是在算法推荐助推下,受众生活在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之中,受众自身所具有的“抱团”属性,又使得受众生活在与自身有着相同认知的“社交圈层”。在这种圈层当中,“意见领袖”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交群体的总体舆论方向。而在当代社会,受众在传播过程当中易被引导,信息识别能力低等局限性让身处后真相时代的受众对信息认知的偏见将不断加深。

2.2 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与受众媒介素养发展不平衡

对新闻时效性的追求不可避免要牺牲信息多方核实、层层把关环节。更有甚者,不少媒体运营号为了流量不惜打出了情感牌,甚至是利用公众的极端情绪。咪蒙即为一例。其一些推文传播了错误价值观,将舆论引向错误的方向,各大媒体应引以为戒。

为了更好推动未来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还需要能够在整个行业内表现出较强的统一性和标准化效果,尤其是能够较好实现对于企业之间或者是工程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这也就需要进行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建设。这种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自上而下进行构建,能够在行业内形成统一、权威和规范的体系,为后续造价管理工作提供较强的参考和指导,尽量避免在后续可能形成的明显问题和隐患缺陷。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标准体系建设还应该体现出较强的分层次和分阶段效果,能够针对工程造价中的所有数据类型以及数据接口进行统一,保障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标准体系得到更好贯彻落实。

3 网络媒体公信力建构路径

与传统媒体不同,网络媒体由于把关环节缺失,在信息内容上更多是追求流量,而为了去追求流量带来的效益,网络媒体之间的竞争更为全面、激烈,在时效性方面也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不少网络媒体在流量利益的驱使下罔顾新闻事实,去编造虚假新闻信息,导致大量的不实信息充斥网络,这就向新时代把关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日常生活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传播,现在逐渐演变出采用社交平台进行沟通联系的方式,这样又使得受众接触并认识世界的渠道趋于网络,而网络信息相比以往单一的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来说更为繁杂,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良莠不齐,信息更新速度加快,对于信息的筛选把关就成了网络媒体把关人的重要工作。受众自身在媒介素养方面的局限性也要求网络媒体要严把信息关,去传播正确的价值思想。

“互联网+”时代到来,媒体之间的竞争更具白热化。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媒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阶段,媒介门槛的降低,带来的是整个网络媒体行业的兴盛,但在兴盛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各式各类的网络媒体层出不穷,信息的传播速度在不断提升,受众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这就注定了这是一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而在这样一个时代,“信息商品”的关注度就成为网络媒体竞争的重要目标。为了获取大量的点击量,诸多媒体采用信息标题夸张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去博得受众的眼球,在内容方面往往敷衍了事。在这种恶性竞争的背景下,网络媒体思考更多的就是如何获取大量的流量去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甚至会去选择编造新闻事实的方式来换取利益,短期来看会使得媒体赢得一部分利益,但从长远来说,损失的是媒体的公信力。许多被关停的公众号便是警告,切忌勿盲目以“流量为王”,不应以低俗内容博取受众关注,以哗众取宠的方式去换取热点,要在内容上多下功夫,诸如在信息传播方面,结合时下新型文体去传播真实信息,谨记新闻第一性,在确保新闻信息真实的前提下去迎合受众喜好,以达到营利目的。

3.1 从“流量为王”转为“内容为王”,回归信息本位

通过使用二元亮度差分方程(图5)获得了地面真实角点,检测结果得到了一定的改进。可能是因为采用二进制方法,非均匀平坦区域之间的角点可以得到更高的USAN,并且超过亮度差阈值。

3.2 加强网络媒体把关人环节的监督审核作用

网络媒体公信力不断下降有极大可能使得网络媒体深陷“塔西佗陷阱”,让整个信息环境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建构网络媒体公信力势在必行。

3.3 注重网络媒体从业者综合素质的培养

公信力的缺失不仅会给媒体自身带来不良影响,更会危害社会稳定。对于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构建,应着重从媒体内部下手。在网络媒体从业者方面,由于媒体准入门槛降低,非专业化现象在网络媒体行业屡见不鲜,这就使得信息的传播缺乏专业性,信息往往不能达到最高效的传播效果,浪费社会资源,为了提高媒体准入门槛,要求媒体从业者持证上岗就显得非常必要。对于网络媒体,在注重从业者专业素养的同时,更应该去关注从业者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在针对内部人员专业能力培训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法律法规以及道德意识的培训,将相关考核纳入职业要求,促使媒体从业者主动提高相关素质。

茂名港航道海底地势复杂性导致方格网法、断面法、DTM法土方量计算结果差值较大,应根据海底地貌、相对误差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在本案例中,航道宽120米,左右边坡宽度62.5米,计算范围的48.9%区域是平坦地貌,方格网法在内外航道相对误差较低,可靠性高,实证方格网法适用于起伏小、地势平缓区域的土方量计算。

后真相时代,受众对于外界环境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体的影响,而互联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围绕受众展开的媒体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逐渐成为网络媒体追求的目标,而现阶段受众自身媒介素养的局限性又使得网络媒体在信息内容方面偏向于满足受众爱好,而忽视新闻第一性,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网络媒体公信力不断下降。面对网络媒体深陷“塔西佗陷阱”的现象,必须有针对性地根据公信力降低的原因去找到公信力的构建路径,从媒体自身出发,转流量为王为内容为王,审核阶段加强把关,人员上注重培养综合性专业人才,以此逐步重新构建网络媒体公信力。

要是你出生在一百年后,你就会知道我们的星球在22世纪有这么一个国家——帕帕少年儿童独立共和国,简称帕帕国。是的,帕帕国是一个孩子王国,帕帕国的全体公民都是孩子,最大的不超过16岁(只有为数不多的已经18岁了),最小的只有3岁,正牙牙学语。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肤色。

网络信息环境的构建需要传受双方共通努力,“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是为了提高受众的参与感,提升受众生活质量,不是危害社会。网络媒体公信力的构建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袁丽媛.“后真相”语境下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必要性及路径探索[J].阴山学刊,2019(8):29-32.

[2]贺晓娇.自媒体舆论监督下媒体公信力的探讨[N].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19-121.

[3]张广蓉.新媒体公信力缺失原因分析及重建途径探索[J].新闻前哨,2019(7):58-59.

基金项目: 南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创新项目(spcp),(项目编号为SPCP2019472)。

作者简介: 周尚宇(1997—),男,汉族,江西南昌人,本科,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

标签:;  ;  ;  ;  

后真相时代网络媒体公信力的建构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