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在社会和经济实现进步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的水平也实现了提升,用电量在不断加大,针对电力资源整体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也逐步在提升。电力供电公司提供资源的过程中,其管理的情况直接影响着用电用户使用电力的效果。同时,有效开始供电管理,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经济价值。例如,将供电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做好,产出更多电力资源,企业的经济价值也就不断提升;将营销工作做好,就能够销售更多的电力资源,使营收上涨;将电力传输的工作干好,实现电力更好的传输,降低传输中的损失,也能够减少经济方面的损失。因而,电力供电公司的管理工作与公司和用户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需要给予重视。
关键词:供电企业;计量运维;管理工作
1电能计量管理的现状
因为电能计量管理中有较多数据涉及其中,同时在电力系统不断革新的过程中,管理难度也随着增大,现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电能管理中的法制意識不强,需要进一步提高计量管理制度。电能的计量管理需要由一定的法律法规进行限制和约束,才能够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进行工作的执行,把自身的工作做好。但是现在一些电力企业中的管理人员没有很强的法律和管理的意识,没有按照相应的法规以及公司的规定进行工作,使供电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公平交易的违规行为。另外,一些供电公司因为职能上不够全面,供电工作存在监督不强的情况,导致在一些供电公司中不能够实现统筹计量的过程。2.对于基础资料的管理不到位。计量电能的装置知识将数据进行输入并计算,这个计算的过程是不影响电费系统的单位结算结果的,因而就可能导致相关人员忽视这方面的内容。在进行电能的具体计量的过程中,缺乏电力基础设备以及相应的资料,同时还存在这监管不足的情况,使计量结果产生失准的情况。同时管理不足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为因素,一些计量人员专业水平不高,技能不能达到要求,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够仔细,对于计量电能的准确性都有影响。3.需要进一步提高计量检测的工作。一些企业因为资金方面的问题,或者没有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没有及时进行计量设施的有效更新,需要淘汰的或者老式的设备依旧在使用中,这不仅增加了计算过程中的难度和组里,同时也难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性。4.需要提高员工的技术。现在,一些岗位上的员工存在着老龄化的趋势,新技术不能够有效的发挥其作用,同时技术员工引进也不到位,导致企业的技术力量不能够得到更新。
2电能计量自动化的工作原理与其重要地位
作为一种先进的、新型的自动化技术,电能计量自动化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完美融合。采用在用户电能计量点等位置安装计量装置及数据采集装置,利用多种方式将数据传输至计量自动化系统,并进行汇总分析。电力企业建立计量自动化系统,可将目前存在的各类问题解决,如统计口径不一、档案资料不实、数据不全、计算困难等。还可对各地区、各行业的用电量和用电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侧面了解行业动态,为政府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1计量自动化的工作原理电力系统是一张庞大的网,计量数据采集装置就是在这张网上传递信息、发送命令的神经链接,而计量自动化系统计算机主站则是这张网的大脑。在这张网的神经末梢和神经节点上,分布着数量庞大的数据采集装置,将整个电网上到电厂,下到居民,每时每刻的供用电情况都汇总在主站的数据库中。主站对汇总的庞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总结成每一个用电客户的历史用电详情,供工作人员使用。2计量自动化的重要地位当前,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在不断上升。为进一步精细电力营销管理,电力企业引入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工作中,该技术可对电能计量装置进行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相对于其它日常监测,计量自动化的优势在于实时、高效、数据详实。以往对电网进行监测,只是由抄表员定期抄表,或调度系统对变电站、线路等大型供电设施进行检测的方式完成,监测时间周期长,覆盖面不全。而计量自动化系统则覆盖了整个电力系统,为供电企业提供了新的分析电量、负荷、线损、电能质量等重要指标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计量自动化的应用,不仅能将电力营销能力显著提升,还可在抄表、用电检查、供电售电量的统计、检测计量装置等多方面的工作中发挥有效作用,最终完成电力企业效益的提升。
3计量自动化具体的应用领域
3.1通过多维技术手段,实现远程监测与诊断
计量自动化系统通过对计量点的表码、电流、功率、电压等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并对计量自动化的终端所上报的各类警报进行监测分析,并对四分线损各类指标分析进行异常情况的监测,最终实现对电能表、计量装置的二次回路、计量自动化终端的运行情况等实时数据进行远程的在线监测及故障异常报警。还可提供线损的异常分析、电量平衡、报警工单等多维度监测分析技术措施。通过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计量自动化系统经过营销系统的对接,将报警的工单反馈至营销平台,分配至各班组进行及时的处理。
3.2计量自动化档案应用处理
在计量领域,最重要的环节是档案管理。因为档案的精准、可靠,是保证系统不出错误的基本。如果实际工作中,有表计与用户不符合的现象,就会引发纠纷,造成电量计算失误,线损计算失误。系统档案主要分为五部分:厂站及线路档案、计量装置档案、终端档案、客户档案。为保证这些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唯一性,计量自动化系统与营销系统统一建档、自动同步,可实现如下功能:(1)把负荷管理、厂站采集、配变计量监测终端等纳入资产管理(营销系统);(2)把计量自动化终端的装拆工作嵌入到营销系统业扩流程,并实现同步更新功能;(3)用流程归档更新、配表预建档相结合的方式来取代传统方式,并且可实现在计量自动化系统的营销接口日志中,所有档案的变更信息均可进行查询、显示。
3.3计量自动化在远程抄表领域的应用
作为电能计量的一种基本工作,抄表工作在计量自动化的帮助下,实现了质的飞跃。该工作从手动抄表变为远程自动抄表。计量自动化不仅实现了自动远抄功能,还在与营销系统接轨后,实现电费自动结算功能。不仅减少了人工抄表的安全隐患,还节省了抄表时间,节约了结算时间,节约了人力成本。数据通过信息系统自动流转,也从根本上将人为输入表码的错误杜绝了,不仅保证了抄表数据的严谨性、系统性、准确性,也提升了抄核收工作的质量。
3.4计量自动化在窃电行为稽查领域的应用
在计量自动化引入之前,电力企业一般采用月度结算方式来进行线损的计算。结算之后,通过线损异常区域的用户电量比对,最终确定疑似窃电用户。但人工结算与人工抄表存在时间差,线损结果也会受影响,彻查窃电十分困难。在引入计量自动化后,可利用先进技术进行线损的实时分析,避免抄表时间差,远抄的时间也缩短了周期,对于确定排查窃电范围更为有利。
4结论
供电局建立计量自动化系统,不但可实现电能数据、负荷数据的监管,也能完成经营指标分析统计工作。还可为营销工作提供精确分析与辅助决策的技术层面的支撑。也为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计量自动化系统应在循序渐进中建设,尽量避开工作中终端上线率不高、采集率偏低等不良情况。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可为电力企业提供分析决策、经营管理的技术支持的良好电力自动化系统的一部分,最终提升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魏子贺.供电计量电表故障自动优化检测仿真[J].计算机仿真,2017,34(11):404-407.
[2]苑小权,魏振兴.供电企业电能计量有效管理现状及管理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7,24(05):238+240.
论文作者:刘付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电能论文; 工作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抄表论文; 电力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