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公路放样技术的发展研究论文_臧健

当前我国公路放样技术的发展研究论文_臧健

臧健

北京华通公路桥梁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公路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好的交通网对于推动我们的经济发展,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都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我们的公路建设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包含着许多方面的技术,其中放样技术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项技术随着时间的发展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实际的应用中也越来越注重工作的实效性,进行放样技术的选择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由此本文将对当前我国公路放样技术的发展进行一次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公路建设;放样技术;发展研究

在公路的建设过程中,放样技术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它主要是用来作为施工依据而存在的,它的工作主要是用测量技术把设计图纸上面的关于工程构造物的平面位置与高程进行一些实地上的标注工作。这样一来就可以形成从图纸到实际工程应用的转变。

放样工作可以决定公路路线的方向,如果放样进行的不好,就会使得整个公路的建设受到严重的打击,会直接造成严重的经济等各方面的损失。同时,如果放样出现偏差也会影响到道路的设计工作。所以放样技术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公路施工技术。

一、测量放样的应用

道路放样工作是进行道路施工前的指导工作。在进行工作之前,首先要从一些有效的途径上来获取施工区域的平面与高程控制的相关资料,以及一些与道路相关的线路上与线路周边的建筑物的相关数据。之后要根据这些资料,进行编制施工的测量方案,同时,这些方案的实施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设计,使得工程可以满足实际需求。进行测量的具体内容包括:对于道路的导线测量,对于水准点的和控制点的复测和加密工作,并且还要使得进行施工放样的程序得到明确,人员与施工中的设备选择进行合理的配置。

同时,在进行施工放样的准备时,要把结构物的轮廓控制点进行严格的校算,对于结构物的尺寸也要进行严格的标准,还要对于设计图纸进行认真的阅读,了解图纸设计的细节,对于审图的结果也要进行准确的记录工作。在对选择放样的方法进行了确定后,就可以对放样的数据进行计算,或者是对测量放样计算的程序进行编写,之后要进行放样草图的绘制。

仪器的检查与工具的检查都是十分重要的,要保证仪器的检查是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如果仪器出现了不准确的情况,也要在规定的日期之内进行校准。仪器的检查也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包括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说仪器的电量是否可以满足实际的应用,还要对仪器坐标的方式、仪器的单位、棱镜的常数与类型、气压与温度、仪器的补偿方式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检查。

二、公路的中线测量发展

(一)传统的测量方法

中线的测量是工作中的重点,公路的组成无外乎直线与曲线,中线测量工作就是把线路的中心线的位置测设在实地上,在测设完成后要把它的相应的标志也做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中线测量的主要内容就是对于公路的线路转角进行测定的工作,对于公路上的中线实点与转点的测设工作,还有进行钉里程桩与加桩的工作,对于曲线的里程测设、对于曲线主点的测设等。采取的方式、方法主要有测角后方交会的方法、极坐标的方法、边角后方交会的方法等。并且在工作的具体实施中往往要采取多种办法相结合的方法,并不是只要采取一种方法就可以使得问题得以解决的,只有进行多种办法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够准确的放样出建筑物的准确轮廓点与线。

所以在传统的放样工作中必须要对放样的方法进行优化选择,并且要对施工的场地、施工的环境以及控制点的分布情况、分布精度、建筑物的放样精度进行一个综合全面额考虑,这样才能使得放样任务能够进行的更加准确。

(二)公路中线测量中GPS自动放样技术的应用

采用GPS自动放样机的技术是在公路测量上的一大发展,它使得公路的放样工作变得更加的准确与方便。GPS自动放线有着一个接收机,它是用来进行数据的记录与数据的储存的,它功能十分的强大,可以对公路的中线数据进行严格的控制,像是对于七点与终点的预置、曲线半径与缓和曲线长度等方面的预置,使得公路的中线任意的坐标与点的数据的计算都变得更加的简单方便。还可以使得现场的加桩的数据都可以得到它的自动判断与自动的处理。

同时放样工作的进行过程中,要考虑到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要极力的避免因为人的因素对于中线测量工作的过度干预。GPS自动放样技术还可以通过对于动态的测量信息的分析、处理与判断,把得到的结果提供给工作人员。并且它的具体的计算方法为测点引数法,在计算时用约束参数来作为控制的条件。它的基本的处理过程是:作业员测点Gi,按照“测点引数法”推测出将要放样的点Pi;如Gi与Pi平面位置相距是d≤d0,就可按照约束参数的条件,进行确认Pi点是将要放样的目标点;作业员又测点Gj,如Gj与Gi平面位置相距R≤R0,按照约束参数(灵敏度)条件,则认为是在向原Gi测点拟推的放样点Pi逼近;反之,则会由测点Gj拟推新的待放样目标点PjGPS放线作业自动控制流程。

(三)GPS放样的实际应用

在我国进行GPS的放样工作具体的应用前,相关的工作人员就进行了计算机的模拟工作,通过模拟得出了进行GPS放样工作的可行性结论后,这项技术才逐渐的得到了具体的应用。

比如说在1998年的时候进行108国道的测量时,进行的就是GPS放样中线测量技术,这次测量的主要是一段山岭区,这次进行了十公里的放样测量。在这次工作的进行中采用的是用放样软件与GPS测量相互验证的办法进行的,对于放样工作的误差工作人员把它设定在100mm、它的最大的中桩间的间距设定为25m。

并且在工作的进行中采用的是一台流动站来进行防线的作业。

在这次的具体应用中一共进行了三天的作业,就完成了预先设定的工作量,在之后的工作检查中随机的进行了检查的工作,进过相关的工作人员的计算后,所用的误差全部都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其测量的精确程度完全的符合公路设计的要求。进过这次的GPS放样的实际测量,证明了,这项技术的可靠性,同时,它的工作效率与质量的完成都大大的超出了传统方法。在之后的许多次的实际应用中,都表明了这项技术的优越性,同时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它还可以减少对于人员的使用,与可以使得工作的劳动强度得到降低,效率得到提升。

结束语

我国放样技术在近些年来都是处于一个发展的态势,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一味的追求新技术,也要在实际的应用中根据需求,来进行具体的分析,使得新技术与就技术相结合。并且要根据项目的不同,综合的考虑控制点的具体分布位置马,测量进行的精度的要求,来进行不同的作业方法。使得工作可以得到更多的保障,使得工作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井强.工程测量施工放样技术的研究现状[J].科技传播,2012(8)

[2] 张延宾.浅谈道路施工测量放样[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2)

论文作者:臧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8

标签:;  ;  ;  ;  ;  ;  ;  ;  

当前我国公路放样技术的发展研究论文_臧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