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胡雪梅 卜秀云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胡雪梅 卜秀云

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中心小学 262705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情感的培养。中学语文教学要融入恰当的情感教育,使学生更多、更深地理解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为将来的语文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中学语文 情感教育 渗透

一、提高自身情感素质,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

老师情绪体现和情感表达,做到饱含激情、充满感情,能够激发起学生对学习、对知识、对语文的浓厚兴趣。首先,老师要培养自身的情感文学素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无形中散发文学的底蕴,熏陶学生的文学素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课文写作时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背景,再逐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把握文章的主要思想,在此基础上开始探讨作者的内心世界,揣测和体验作者写作时内心情绪和情感,通过发言、讨论、表演等途径让学生表达他们对文章理解的内心的情绪和情感,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把作者所表达的情绪、情感表达出来,使得中学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情感教育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与学生互动。生活是万花筒,折射出各种情感,教师可以将书本上的故事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结合起来,将语文课文作为情感表达的载体,发掘课文中蕴含的情绪情感,激发出学生潜藏的情感,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增强学生对语文的情感、对生活的情感、对知识的情感、对学习的情感。

二、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感情

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语文教材中,情景交融的诗歌,富有诗意的散文,引人入胜的小说,催人泪下的戏剧,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些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学习这些作品,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崇高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以情引情,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引发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课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引情要适度,要围绕理解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来进行;引情还要适时,要在学生情感思维出现障碍时加以引导,并要设法上升为理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励作用。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这样才能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讲究轻重缓急,把握好节奏,利用丰富多彩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富于变化的语气,引人入胜的语境。要富于美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声情并茂“一石激起千重浪”,那样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这样既有助于理解课文,又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

三、创设合理教学情景,以境育情

教学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现实环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具体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指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绘和动作演示等方式,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教学法。情境创设的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把教材中的语言文字演化成有声有色的客观世界和动人的人类生活。对描摹祖国壮丽山川、名胜古迹的课文,要让学生眼观文字,耳听音乐,脑现图画,神游佳境,获得赏心悦目的欢愉,激起热爱祖国的情怀。对写人叙事的课文,要再现人物活动的场景,想起人物的音容笑貌,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有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对以动、植物为表现对象的课文,要化静为动,注情于物,达到物我两化的境界。不管阅读哪类课文,都要引导学生把心摆进去,入其境而知其事,明其境而通其情。

四、帮学生在写作中升华情感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培育,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升华。丰富的情感积累有助于写作教学,而不断的写作也能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想象力丰富,常常有很多奇思妙想,引导学生将这些想法通过写作的方式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从而使学生在写作中升华情感,锻炼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鲁迅认为,要写出好文章,除了要有精熟的技巧,还要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而后者更为重要。因此,中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培育,需要老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写作进行引导,可以让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习惯,把平时的所见所闻及所想所感都真实地记录下来,不断积累,久而久之,积累到一定的情感体验,通过写作实现情感的激发和思想的升华。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地发挥和利用情感教育这个非智力因素,将知识的交流应寓于情感之中。学生运用良好的心理状态、合适的情感态度进入学习中,既可以愉悦地完成学习,又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从而达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李明锵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索[J].教师,2010,(17)。

[2]陈国强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04)。

[3]刘翠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M].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5)。

论文作者:胡雪梅 卜秀云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胡雪梅 卜秀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