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陈建军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陈建军

国网安徽亳州供电公司 236800

摘要:近年来,科技带来了进步,各行各业都在科技的引领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科技理念和系统投入到了使用当中。其中,电力企业作为能源性企业之一,自然也不例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为电力企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对用户用电情况的监测和用电数据的采集都离不开该系统,所以不断优化和发展该系统,使其能发挥最大的市场价值是当前电力企业继续思考的一大问题。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用电检查;应用分析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概述

所谓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实际上就是采集并分析配电变压器与终端用户的用电数据,并以此来实现对相关线损的分析、负荷管理以及用电的监控工作,进而使用电检查、成本的节约以及负荷预测等得以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包含诸多先进技术,如通信、自动控制技术等,借助相关技术及时进行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方可快速掌握用户实际电能使用状况,并实现电负荷的检测、控制作业。现阶段,用电信息采集体系包括:主站、通信信道、采集设备。主站系统包括:数据库、应用服务器、接口服务器等。工作站、防火墙等也是其附属结构,是保证电力业务完成预期目标的保障。系统主站、终端之间的远程数据通信需要借助专用通道完成,其中采集设备是安装在现场的主要监测仪器,可完成收集、提供原始用电信息的功能。

在配电网中,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应用能够全面的覆盖所有的电力用户与关口,以此来使相关计量装置在对用电负荷、电压及电量等信息的及时采集等工作得以实现,从而为相关系统的运行提供准确度高且更加完整的基础性数据,便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使智能双向互动服务得以切实有效的实现。

为了更好地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应用分析,首先要对该系统进行一个全面的认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该系统本身的功能覆盖范围比较广泛,主要是对用户的用电信息数据进行采集整理以及实时的监控,采集的内容也有很多,比如:交流模拟量、电能量数据、电能质量越限统计数据、事件记录数据等,总的来说是一种多功能的电力系统。除了这些本身所具备的功能,它还有一些额外拓展的功能,比如实时监控、综合应用、系统接口和运行维护等。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应用

2.1在计量装置故障处理中的应用

在传统的电能计量装置故障处理,大多数的情况是在计量装置故障发现之前已经发现了很长时间,造成计量装置故障原因诊断的困难,最终导致在电力系统工作的问题。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当计量装置出现故障时,可以利用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在没有电流、电压故障的情况下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同时,有可能了解计量装置故障时发生故障的实际情况并提出警告。从而使电力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判断故障时间,这为企业计量设备的快速维护提供了依据。例如: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用电量的计算上的应用。目前,大部分的电网在中国的电力采集系统不需要15 分钟的时候,用户的瞬时功率会被选中,此时,三相电压、电流、用户的实际用电量等数据,将数据表将显示清晰,并将这些数据的用户电力的准确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科学的、完整的数据基础。

2.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

线损是电网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线损的存在必然会导致电力能源的浪费,损害了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电网运营过程中必须要采取适当的规划管理措施,尽可能降低线损。近年来,国家经济增长迅速,工业制造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动力用电需求明显增加,许多电网区域都出现了低压线路无功补偿不足,线损增加的情况,影响了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实际的运营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对区域内不同片区、电压等级的电力用户的供电量、网损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这一过程需要依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电力营销系统来完成。基础信息收集完成之后,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线损分析模块可以将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绘制出相应的图表,然后供电公司以此为基础开展线损分析工作,最终根据各用电区域的实际线损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线损管理方法,降低电网的无功功率损失,保证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在反窃电分析方面的应用

在电力线中的电力线将由于人为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机械设备等因素造成的线损,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使用,可以准确地分析线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在监管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用户窃电的监督。为每一个客户的电力消耗可以使用计算表,并根据情况在相应的关系分析和检验的使用面积,通过收集信息和数据的管理和比较,确保用电检查工作的准确性。对于私人随机链接的出现,由于盗窃现象的出现,必须及时进行审查和处罚,以避免出现此类问题提供了保障。

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趋势

3.1 信息共享的发展

智能电表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初始形式,可根据需要提供有效数据,包括电压、电流、功率等,结合部分资料数据分析可得出,智能电表测量数据及数据分析方面存在较多方法。电压、谐波等均可作为电能质量评估的参考资料,为电力营销机构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资源,建立了多元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体系。对建立基于服务架构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从而实现多方机构数据共享、互相操作的目的。

3.2 双向互动方面的优化调整

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最为主要的特征在于电力数据在发送、输电、配电、使用环节中均是双向流动的。在进行系统改革和调整作业时,便不可以简单的停留在发电、输电环节,需要充分考虑整个电力系统方面的优化。其中用电领域重要价值较高,用户可充分参与到需求侧管理作业中,一旦发生电负荷过高、用电量紧缺等特殊状况,用户可结合自身需求进行调整,从而降低电负荷。在电负荷合理削减作用下,实现稳定的电力供应,这对整个电网而言至关重要,此时电网公司需要考虑负荷和价格方面的调整,及时对电价进行金额补贴等管理。

3.3 大数据分析技术

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相关功能全面的实现下,根据1h 采集周期,用户的智能电表会产生3KB 容量的数据,按这个比例计算,如果智能电表使用数量高于160万户,则数据容量将会达到11GB。当下国家电能使用用户数量高达4 亿户,单日产生数据量巨大,为此,需要及时考虑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根据数据类型、特点等进行建模,并合理分析相关数据,从而实现数据处理的最终目的,从中可以看出,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电力行业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3.4 互联网能源交互的应用

当下分布式能源的应用逐渐增多,太阳能、风能等已经成为与电力能源相互并存的方法,提高多种方法共同开发,对加强城市能源供应有效性、连续性具有极大帮助。以2016 年福建、四川等地区的水、电、煤三表远程连接采集试点工程为例,从试点工程运营结果可以看出,采集成功率高达99.8%,效果超过预期目标。传统水、气抄表属于人工作业的方法,现阶段,借助三表合一的手段管理,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作用下,可大幅缩减人力资源耗费比例,是提高城市能源管理有效性的基础。对于控制消费载体能源用量、使用方法等具有较大帮助,可在短期内实现能源优化、调度等管理作业。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智能电网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配电网自动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配电网中对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进行逐渐的推广应用能够为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提供十分重要的技术基础。随着配电网自动化的不断发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也将对自身的业务能力进行不断地拓展,从而使其与电力营销其它系统的兼容共享得以逐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肖南.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反窃电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 中国高新科技,2018,No.27(15):54-56.

[2]牟颖莹.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大数据在电能表时钟管理研究中的应用[J]. 南方农机,2018(16):146-146.

[3]郭蕴博.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策略[J]. 建材与装饰,2018(18).

论文作者:陈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用电检查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陈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