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康复训练对青少年心身障碍的心身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论文_沈小红

【摘要】目的:研究超早期康复训练在青少年心身障碍中的运用对促进患者心身功能恢复的干预价值。方法:以2017年3月-2019年2月本院接诊的心身障碍青少年72名为对象,采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划分成试验对照组(n=36)。试验组实行超早期康复训练,对照组实行常规训练。分析2组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同时对Barthel指数与HAMA评分作出对比。结果:试验组训练后的Barthel指数为(79.24±10.96)分,比对照组的(67.28±9.71)分高,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HAMA评分为(14.68±3.11)分、神经功能评分为(15.92±4.03)分,比对照组的(19.93±3.67)分及(19.74±3.25)分低,P<0.05。结论:采取超早期康复训练法对心身障碍青少年进行干预,可有效促进其心身功能的快速恢复,建议推广。

【关键词】心身障碍;超早期康复训练;神经功能;青少年

对于青少年来说,其年龄比较小,且肩负着比较重的学习压力,使得其更容易出现心身障碍疾病,进而对其日常生活与学习造成了不利影响[1]。相关资料中提及,心身障碍以感觉与肢体功能障碍等为主症,能够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2]。所以,临床有必要加强对心身障碍青少年进行早期干预的力度。本文旨在探讨青少年心身障碍中用超早期康复训练法对促进患者心身功能恢复的干预作用,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3月-2019年2月本院接诊的心身障碍青少年72名,按照奇偶数字分组原理划分成2组,每组36名。试验组男性20名,女性16名;年龄在13-18岁之间,平均(15.02±1.79)岁。对照组男性21名,女性15名;年龄在13-18岁之间,平均(15.23±1.86)岁。研究纳入的青少年都经生化指标检查与影像检查等名企诊断,且有完善的病历资料。2组性别与年龄等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接受超早期康复训练,详细如下:待青少年的体征平稳之后,开始对其施以超早期康复训练,内容主要有松弛疗法、工娱疗法及放松疗法等。根据青少年的宗教信仰、个人喜好以及文化程度鞥,选择最适的音乐类型,比如:轻音乐亦或者是古典音乐等,应尽量选择温和且轻松的音乐,避免音乐中的速度、音调和节奏等突然改变,使青少年能够通过聆听音乐的方式保持身心放松状态。指导青少年静卧于床边,同时在指导语以及音乐的伴随下,让青少年将手臂置于身体两侧,并确保双下肢处于自然伸直的状态之中。加强对青少年进行24h良肢位训练的力度,同时做好青少年的饮食管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工作。鼓励青少年多参加体育训练,比如:打球以及慢跑等。

对照组接受常规训练,在青少年入院之后,利用简洁的语言向其介绍心身障碍疾病的基础病理知识,同时指导青少年完善常规检查,然后再根据检查结果,指导青少年做适量的训练。

1.3 评价指标

利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对2组训练前/后的神经功能作出评价,分值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3]。根据Barthel指数的评分标准对2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作出评价,总分100分,评分越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4]。

利用HAMA(Hamllton焦虑量表)评估2组训练前/后的焦虑情绪,分值与焦虑情绪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5]。

1.4 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的分析选择SPSS 20.0软件,t检验计量资料,也就是();χ2检验计数资料,也就是[n(%)]。P<0.05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分析

对比2组训练前的神经功能,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训练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的对比分析表 (分)

2.2 Barthel指数分析 2组训练前的Barthel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训练后的Barthel指数比对照组高,P<0.05。如表2。

表2 两组Barthel指数的对比分析表 (分)

2.3 焦虑情绪分析 未训练前,2组的HAMA评分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训练后,试验组的HAMA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如表3。

表3 两组焦虑情绪的对比分析表 (分)

3 讨论

临床上,青少年心身障碍比较常见,可引起感觉与肢体功能障碍等症状,不仅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同时还对其日常生活与学习造成了不利影响[6]。通过开展常规训练工作,有助于抑制青少年心身障碍疾病的进展,但整体疗效欠佳。为此,临床有必要通过不断的研究与探索,为心身障碍青少年寻找一种更加切实可行的康复训练方案。

超早期康复训练为比较新兴的一种训练手段,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个体化的训练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风险[7]。在超早期康复训练的过程当中,患者需要反复的进行主/被动训练,如此,方可有效避免因长期卧床而导致的使用性肌萎缩,且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足内翻与足下垂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此研究中,试验组训练后的HAMA评分与神经功能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训练后的Barthel指数比对照组高,P<0.05。超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心身障碍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与缓解焦虑情绪具有显著作用。为此,临床可将超早期康复训练作为青少年心身障碍的一种首选干预手段。

综上,选择超早期康复训练法,并将之运用于青少年心身障碍中,可取得显著成效,不仅利于青少年神经功能的恢复,还能有效改善其心态,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蔡琛.康复训练对颅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效果观察[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z1):77-78.

[2]石锴,闻颖.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4,(z1):50-50.

[3]陈红,邱小鹰,杨明秀, 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后焦虑抑郁障碍的影响Δ[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4-16.

[4]杨丽明,刘秀勤,陈丽清.心理护理结合归因训练促进心理障碍青少年康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2):1310-1312.

[5]刘向明,张鸿.自我效能训练对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康复期患者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15(6):516-517.

[6]张永福,张海风,张莉, 等.陪护式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3):229-230.

[7]郭小伟.沙盘游戏疗法在脑瘫儿童心理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0):172-173.

论文作者:沈小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  ;  ;  ;  ;  ;  ;  ;  

超早期康复训练对青少年心身障碍的心身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论文_沈小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