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大众化的当代命题与现实应对论文

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大众化的当代命题与现实应对论文

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大众化的当代命题与现实应对

赵思童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北京 100101)

摘 要 〕大众化就是理论被群众掌握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就是其中国形态为中国民众所认可、接受、遵循的过程。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取得了明显成就,但今天也面临着艺术理论的中国化、艺术语言风格的大众化、艺术形式的民族化、艺术表现的生活化等诸多任务。为此需要引导艺术创作主体,加强艺术市场管理,注重学生艺术教育,发挥互联网艺术传播功能等,把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大众化;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关键有二,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艺术观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观,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这种具有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艺术观必须真正为中国民众所认可、接受和遵循。前者是一个中国化的问题,后者是大众化的问题。前者要解决的是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大众化的内容,即理论问题,后者要解决的是大众化的方法途径问题。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必须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理论变成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力量。

一、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是融合在中国化之中的,正是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逐步被中国共产党人所理解、接受、发展和创新,从而成为了中国人民所共同接受的主流艺术观。这一过程,多数学者把它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至1927年,是早期传播与初步探索时期;第二阶段从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至1937年,是广泛传播与运用时期;第三阶段从1938年至1949年,是发展的成熟期;第四阶段从1949年至1977年,是深入探索与曲折发展时期;第五阶段从1978年至今,是构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体系与创新发展时期[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讲话中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新成果,使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具有了新时代的内涵和特征。上述划分主要是着眼于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中国化来进行的,如果从中国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五四”新文化运动至1927年,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传入并初步被中国先进分子认识时期

新文化运动、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的相继爆发,使中国的先进分子确立了“以俄为师”的道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国家命运、改造社会的工具。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而也被中国进步的作家、艺术家所接受,成为他们用来分析和解决中国文艺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大众化表现为,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提出“革命文学”的主张,强调文学艺术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服务。1924年,萧楚女发表在《中国青年》第38期的《艺术与生活》一文,从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一种来分析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批驳了“为艺术而艺术”“艺术创造一切”的唯心主义艺术观,强调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他说:“艺术,不过是和那些政治、法律、宗教、道德、风俗……一样,同是一种人类社会底文化,同是建筑在社会经济组织上的表层建筑物,同是随着人类底生活方式之变迁而变迁的东西。”[2]沈雁冰《论无产阶级艺术》一文,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文学艺术问题的范例。他从无产阶级艺术产生的条件,无产阶级艺术的范畴、内容、形式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无产阶级艺术的基本特征和理论主张[3]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艺术主张和见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文艺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理论成果,代表了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初步探索。他们的艺术主张和见解尽管还不够系统,在理论上还不够成熟。但是,这是处于萌芽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初步探索,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中的文艺政策的最早体现,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开拓作用。

2.从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兴起至1949年,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时期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文艺理论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文化运动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后,建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发表了许多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的翻译和介绍文章,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的文艺论著被陆续翻译、介绍到中国。1930年,冯雪峰根据日文版转译了列宁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以《论新兴文学》为题发表在《拓荒者》第1卷第2期上。1932年,瞿秋白编译的《“现实”——马克思主义文艺论文集》一书,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现实主义艺术观。1936年,郭沫若从德文版翻译来的《艺术作品之真实性》,介绍了马克思的艺术真实论和恩格斯关于现实主义的观点,是中国第一部直接译自原文的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论著读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文艺论著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也促进了左翼文艺运动的理论建设。

在193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正式提出了“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主张。1942年2月8日,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所作的《反对党八股》的著名讲演中指出,如果不反对党八股和教条主义,“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这种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按照中国的特点”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做法,不但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而且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光辉历程中的第一座丰碑——毛泽东思想。

胡锦涛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实际,科学地阐述了艺术与人民、艺术与“三贴近”、艺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与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艺术产业化是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只有艺术产业化,才能使艺术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需要,也才能使艺术在引导人、教育人、武装人、塑造人方面真正发挥作用。目前中国的艺术产业化已取得显著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表明,2017年末,纳入统计范围的全国各类文化(文物)单位32.64万个,比上年末增加1.58万个;从业人员248.30万人,增加13.50万人。其中,各级文化文物部门所属单位66738个,增加709个;从业人员66.72万人,增加0.64万人。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5752个,比上年末增加3451个,从业人员40.32万人,增加7.03万人。其中各级文化部门所属的艺术表演团体2074个,占13.2%,从业人员11.56万人,占28.7%。全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293.77万场,比上年增长27.4%,其中赴农村演出184.44万场,增长21.7%,赴农村演出场次占总演出场次的62.8%;国内观众12.4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村观众8.30亿人次,增长33.8%;总收入342.1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其中演出收入147.82亿元,增长13.0%[7]。虽然成绩显著,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成就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实现文化强国还任重而道远。

3.从1949年至1977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逐步普及与曲折发展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成为中国文艺界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大众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大众化取得了全方位进展,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艺论著的翻译、整理和出版工作取得巨大成就。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我国翻译、出版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论著。另一方面,毛泽东对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新文艺,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发表了许多精辟的见解,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其中1956年,毛泽东提出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发展社会主义艺术和科学文化的基本方针,是对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重大贡献。同年,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提出了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艺问题。毛泽东指出:“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其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他认为,中国的语言、音乐、绘画等民族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但也具有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因此,他主张发展民族新文艺“还是以中国艺术为基础,吸收一些外国的东西进行自己的创造为好”[4]

这一时期,在戏剧、电影、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许多美学家、艺术理论家积极从事艺术民族化的深入探索,以富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为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中国化、大众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艺术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境,如产业规模偏小、市场人才不足、创意人才奇缺、支持力度不够、发展模式单一、同质竞争严重等等。要做大做强艺术产业,首要是构建现代艺术产业体系,形成艺术产业格局,推进艺术创新,扩大艺术消费,造就高层次艺术领军人物和高素质艺术人才队伍。此外,就产业自身而言,要进行资源整合,借鉴国外文化产业的运作模式,建设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资和融资体系,实现文化产业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支持、投资主体单一、民间投资渠道不畅的局面。发展文化产业还需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加强国际交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但是,由于进入六十年代后日益严重的“左”的偏差,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发展和研究遇到了不少消极影响,直至“文化大革命”的发生,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和艺术作品受到扭曲,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遭到严重挫折。

4.从1978年至今,是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理论体系中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大众化的历史新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我们党继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使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得到了新的丰富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任务的提出,各种艺术形式得到迅速发展,艺术作品也层出不穷,艺术的魅力、影响力与日俱增,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我们要做到:

“呀!太对了,大爷。想从思想上帮助别人,还须自身有能力啊!”杨力生听罢,禁不住在大腿上拍了一下,同时喊出声来。他如拨云雾见到了青天那样豁然开朗了。于是,他立即站起身,连连向老人鞠躬,“这下子我彻底明白了,大爷,多谢您老人家指点之恩……”

进入新时期之初,邓小平同志在创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文艺现实,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经验,对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根本原理做出创造性的概括和建树,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产生了重大的理论成果——邓小平文艺理论。邓小平文艺理论阐明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性质、方向、地位、任务、方针,艺术批评的功能和方法,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艺术人才的培养以及艺术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③公益性工程水价定价机制不适合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当前,水价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手段,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居民生活、工农业、生态用水的进一步加剧,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会越来越多,政府进行调水工程财政补贴的模式会渐趋困境。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观点,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导向;“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艺术观念,促进了市场机制条件下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的产物。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产生,标志着具有严整理论形态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形成和系统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进程中的重要理论成果,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发展进入成熟期的重要标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站在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度看待艺术工作,不断创新艺术理论,特别是2014年10月14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其艺术观,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并重点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五个重大问题[5]。这些重要论述使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并发展到新的历史阶段,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

可以说,邓小平文艺理论、江泽民的艺术思想、胡锦涛关于艺术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的艺术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的新成果。这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的蓬勃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大众化的当代命题

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涉及艺术理论的中国化、艺术语言风格的大众化、艺术形式的民族化、艺术表现的生活化等诸多内容,它融入了人民大众艺术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服务,我们必须用时代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来看待。

1.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其根本前提是艺术观和艺术自身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艺术观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来指导当今中国的艺术理论和实践。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正确地解决了艺术的若干基本问题,确立了“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使党领导的艺术事业得到了空前发展。因此,把马克思主义艺术观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创新的永恒主题,也是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如何加强图书、音像、网络教学、学术、创作展演等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教学辅助条件,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如何把教学平台、实践平台和信息平台等方面的条件有机的融合贯通,把“学校大课堂,传媒大舞台”的教学模式,融入到图书馆的工作中,就必须营造全方位的服务支撑节点,进一步深化图书馆服务,提升精准服务水平。

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包括两个方面,即,艺术观的中国化和艺术的中国化。

试验用“水洗”低K(K≤80 mg/kg)MoO3费氏平均粒度较大,经过两种不同工艺试验结果见图2、图3。

首先看艺术观的中国化。自从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实践就从未间断过,艺术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已经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具有了基础性地位。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这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艺术观中国化的时代要求和历史任务。

其次再看艺术的中国化。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指导下,中国艺术创作了一大批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极高艺术水准的艺术作品。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文艺工作者都积极投身于讴歌时代和人民的文艺创造活动之中,在社会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炼主题,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可以说,今天,艺术的中国化正呈现出蓬勃的生机。

坚持马克思主义艺术观与艺术的中国化的统一,关键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方向。必须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激发文化创作生产活力,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为此必须牢固树立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热情讴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生动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要引导文化工作者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神圣职责,坚持正确文化立场,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化产品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把学术探索和艺术创作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要坚持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创新。把创新精神贯穿文化创作生产的全过程,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

1.4 咨询的实施 研究者以书面邮件及电子邮件函询的方式,向咨询专家发放咨询表,主要就咨询框架中静脉输液风险环节及内容的正确性、合理性、全面性展开咨询。共进行2轮咨询,每轮咨询都有详细的填写说明。第1轮的咨询结果经课题组逐条讨论分析后,将修改结果及专家修改意见反馈给所有专家,进行第2轮的咨询。

2.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其必由之路是艺术的民族化

民族化是大众化的应有之义,没有和民族思维、精神、语言、生活习惯的融合,一种理论被一个民族所接受是较为困难的,尤其是对于马克思主义艺术观这样一种外来理论而言更是如此。

艺术的素质化要靠艺术作品的教育引导,这主要是针对大众而言。如果人民大众片面追求明星、时尚,甚至以曲为美、以奇为美,那么艺术素质追求不仅谈不上,甚至会误入歧途。

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过程中,民族化具有两重内涵,一是指中华民族层面的统一民族概念;二是指更具体的民族内涵,不能以汉族艺术来取代其他少数民族艺术,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和各少数民族艺术特点相结合的基础上实现对少数民族审美、艺术素养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艺术的民族化。

3.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其实现路径是艺术的市场化

1942年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进入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在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讲话》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文艺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科学地总结了“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文艺运动,特别是左翼文艺运动的历史经验,围绕着革命文艺是否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服务这两个中心问题,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政治、文艺的阶级性与人性、文艺批评、文艺统一战线等一系列重要的艺术理论问题。这是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第一次较为系统的阐发,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艺术观。

“国际安徒生奖”颁给我,是对我文学成就的肯定,对我文学成就的肯定实际上也是对中国儿童文学成就的肯定。我一直认为,“儿童文学作家”是一个荣誉称号,我能够有这样的称号,是我一生的幸运。

4.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其基本保障是艺术的素质化

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首先要实现本土化之后的民族化。要与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艺术相结合,使其理论内涵、体系、语言、观点具有民族性。正如毛泽东同志所强调的那样,要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只有这样才能在科学理论和民族特性中间找到结合点,也才能使科学理论为特定民族所认可和接受。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处理好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一方面把民族性作为艺术的本源,作为大众化的本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另一方面,把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从民族性中发现世界性,“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关于二者的关系,别林斯基说得更加深刻:“只有那种既是民族性的同时又是一般人类的文学,才是真正民族性的;只有那种既是一般人类的同时又是民族性的文学,才是真正人类的。”[6](P187)

艺术的素质化要靠课程的学习教育,这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要通过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不同阶段,开设系列艺术课程,让学生从中接受审美的素质教育。对于这个问题,有关部门早已高度重视,1981年1月国家教委、文化部联合下发《关于当前艺术教育事业若干问题的意见》,1989年11月国家教委颁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8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进入新世纪后,教育部又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强调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等等。这些文件对学校艺术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落实好这些政策,必然会使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在学生群体中的大众化得到有效推进,同时也必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水平,为他们的全面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大众化的现实应对

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自身便是一种创新形式,但是时间久了便可能会降低学生的新鲜感,不能很好的起到促进学生积极性的作用,另外为了更加形象的为学生展示高中化学中的知识点,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要进行不断的创新,使用多样化的小组合作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小组始终保持新鲜感,才能将组内的最大热情激发出来.

7.1.1 空间数据库设计 空间数据库包括管理区域内各乡(镇)的行政区划界限图、道路图、河流水系图等,将各种空间数据按属性分别置于不同的图层,使空间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之间依据地理位置以及其他辅助特性建立关联。初始的机井位置分布图通过调用属性数据库相关数据自动生成,系统运行期间则通过自动化和人工相结合的方式生成。

1.引导艺术创作主体,创作优秀作品

艺术的繁荣,艺术理论的传播,首当其冲的是创作主体的教育引导和管理。目前艺术创作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既有大量的作家、编剧、音乐家、画家等等,同时还有许多专业艺术院团、业余群众文化机构、艺术经纪公司、演员等等。如何使艺术创作主体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坚持“二为”方向,真正把艺术创造的目光瞄准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把创作的目的定位于人民群众的需要,这对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至关重要。

要进一步引导好艺术创作主体发挥好积极作用,当前的任务一是要实施精品战略。引导广大艺术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精品意识贯穿于文艺创作全过程。提高文艺作品质量,推出一批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二是要注意促进各艺术门类全面协调发展。切实加强对艺术事业的宏观管理,建立国家扶持艺术创作、生产、传播的长效机制。加大投入力度,设立国家艺术基金,对优秀的文化机构和个人进行资助和奖励,支持优秀艺术作品创作和优秀文艺人才的培养,引导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同时,还要大力推动精品创作展演,并特别重视民族民间艺术形式的繁荣发展。

2.加强艺术市场管理,打造优秀产品

艺术市场是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风向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艺术的市场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文艺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加速态势。近年来,我国艺术市场发展迅猛。但是,艺术市场存在的侵权、假冒商品泛滥、私下交易盛行、经营行为不规范、市场发展不均衡、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到位、行业组织建设滞后等问题,[8]严重制约了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群众对艺术作品所蕴含价值理念的认同,因此,加强艺术市场的管理势在必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和消费者权益,2011年11月7日文化部《关于加强艺术品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如下措施,一是大力加强艺术品市场建设;二是依法规范艺术品市场交易秩序;三是切实执行艺术品市场管理制度;四是积极推进艺术品市场立法进程。应该说,这些措施对促进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必要的。但是,也要看到,加强艺术市场管理,不仅要靠相关的文化与市场管理部门,更要靠每一个市场主体的依法参与。市场主体要讲求诚信,同时要履行责任,共同维护好市场秩序,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艺术作品不断发扬光大。

3.注重学生艺术教育,塑造优秀人才

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重点在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大学生艺术观教育是一个涉及培养什么人的根本性问题,这也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众所周知,毛泽东同志在建国之初即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9](P340)。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0]

随着素质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我们在人才培养中逐步把美育融入其中。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1](P36)。美育主要是通过公共艺术教育来实现的,只有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实现美育和德育的融合,才能使培养的人才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因此,教育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明确提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学校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最主要的途径和内容。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目标,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12]。要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部文件精神,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大学生艺术教育的工作重点,积极倡导大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多样开展,尤其要把普通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体系。从课程开设、教材出版、领导体制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切实改变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依然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的状况。

不同类型的房室阻滞,其临床表现、预后和治疗都有所不同。依据心电图的特征性表现,绝大部分房室阻滞都能得到诊断。然而,如果同时伴有其他心律失常,房室阻滞的典型表现会受到影响,给正确诊断带来很大困难,尤其是当房室阻滞伴有干扰性房室脱节时,易引起混淆和误诊。

4.发挥互联网优势,传播优秀作品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艺术作品传播的重要途径,尤其对年轻一代来说,通过互联网欣赏艺术作品正在成为一种常态和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引导各个主体创作传播好的艺术作品,而不是传播淫秽色情、封建迷信、政治反动的艺术作品,将直接影响到网民的艺术观和价值观。因此,加强对互联网艺术信息发布的管理十分重要,为此,文化部2018年1月29日发布了新修订的《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根据这一规定,互联网文化单位不得提供载有以下内容的文化产品:(一)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二)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五)宣扬邪教、迷信的;(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七)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九)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十)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的[13]。当然,对互联网艺术作品传播的管理在自媒体时代面临着相当大的困难,既要规范互联网管理的法律制度,加大违法惩处的力度,同时又要有重点地加强对一些网站、网络社区、网络写手的监管,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农田复种指数扩大,绿肥种植逐年缩小甚至淘汰,普遍实行大宗作物长年连作,麦田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共生,防除难度加大。随着绿麦隆推广应用,麦田看麦娘密度迅速下降,日本看麦娘、硬草密度急剧上升,成为优势种群,伴生早熟禾、野燕麦,局部区域如东台还有毒麦。阔叶杂草稻麦轮作区以猪秧秧、大巢菜、牛繁缕等为主;南部棉旱粮地区麦田阔叶杂草以卷耳为主,伴生猪秧秧、婆婆纳、牛繁缕等;北部淮北沙土麦田播娘蒿发生严重。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甲、绿磺隆等超高效除草剂推广后,卷耳密度迅速下降,田间阔叶杂草以婆婆纳、猪秧秧为主,伴生卷耳、牛繁缕等,渠北旱茬麦田麦家公发展也十分迅速。

总之,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本质上是一个理论与价值观的传播过程,但是又经常表现为艺术管理政策不断完善、艺术作品创作发布、艺术载体常规运转、艺术市场不断发展的过程。群众正是在理解艺术作品、消费艺术产品、接受艺术服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影响,并以此作为自己审美的依据。因此,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人民群众的艺术教育、艺术消费结合起来,既立足长远,又小处入手,努力把马克思主义艺术观的大众化落到实处。

建立综合性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实现政府管理、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投保人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传递。建设综合性的网络平台,实现向被保险人和服务提供商提供网上申报、查询审批、参保状态、缴费和待遇领取等各种信息服务功能。实现当地和上级社会保障信息管理平台的对接,加强网络管理系统的维护和信息更新。加快各地之间的网络信息交流,形成快速方便的信息交流系统,对新农保参保人账户信息进行动态管理,简化迁移程序,节约管理成本,方便外出务工农民养老保险的转移接续。加强对经办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确保能够熟练操作信息系统,提高工作效能。

[参考文献 ]

[1]宋建林.马克思主义艺术教育观的中国化研究[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1).

[2]萧楚女.艺术与生活[J].中国青年,1924,(38).

[3]沈雁冰.论无产阶级艺术[J].文学周报,1925,(127).

[4]中国网.1956年8月24日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EB/OL].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2-09/07/content_26746698.htm,2012-09-07.

[5]2014年10月14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6][前苏联]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7年文化发展统计公报[N].经济日报,2018-06-01.

[8]中国经济网.关于加强艺术品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

[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407/1316.html.

[1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7.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95/201401/163173.html.

[13]中国文化市场网.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EB/OL].http://www.ccm.gov.cn/zgwhscw/bmgz/201801/343bad 03233e4af1bbcafe65ac102578.shtml,2018-01-29.

作者简介 〕赵思童(1975—),女,北京人,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学、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7155(2019)02-0013-07

DOI: 10.3969/j.issn.1671-7155.2019.02.002

收稿日期: 2019-03-05

基金项目: 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艺术通识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项目编号:LK201909)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 马 凌)

标签:;  ;  ;  ;  

马克思主义艺术观大众化的当代命题与现实应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