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伊春血站血液标本质量控制的探讨论文_李阳

关于伊春血站血液标本质量控制的探讨论文_李阳

伊春市中心血站 153000

【摘 要】目的 分析伊春血站血液标本质量控制的方法及措施,以期不断提高血站血液标本采集、检测等质量。方法 以伊春现阶段的血液标本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开展分析,并探究相应的控制方法和措施。结果 血站血液标本质量与血液采集、贮存等各环节相关,因此控制血液标本质量也从其过程开始,即做好采集、贮存、检测等各项工作。结论 血站血液标本质量控制应当从各个环节入手,从而确保血液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血液使用的质量。

【关键词】血站;血液标本;质量控制

血站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为临床用血提供基础。因此,为了确保血液的质量,以及保证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必须严格按照程序和专业要求进行血液标本质量的控制。而血液标本主要是指,为达成某项或若干项临床生化检验而需要采集、获取的一定数量的血液,主要有抗凝血液和非抗凝血液两种[1]。而血液标本的质量与血液采集、检测等之间关系非常密切,其质量控制始终是贯穿采集、检测、运送等整个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均会对血液标本的质量产生影响。为此,以下将针对伊春血站血液标本质量控制进行深入探讨。

一、血站血液标本质量控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血站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于血液采集、运送、检测等各个环节相关,若血液标本的质量未得到有效的控制,则也与其采集等环节有关,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血液标本采集中的问题:血液采集过程当中,需要先对被采血人员进行检查,而后进行血液的初步筛选,筛选的主要内容为血型的测定、快速乙肝表面抗原筛查。而其中具体存在的问题,主要为采血量、采血时间以及抗凝管的应用存在不合理的问题[2]。例如,在采血过程中,采血人员未将针头去下就直接将针头往管内注入,由此造成后期血液凝血问题。

(二)血液标本运送中的问题:血液标本采集之后,血液标本需要进行贮存、运送,在运送过程中血液标本的备置时间过长,或者贮存的温度等未按照相应的标准,则很可能会出现血清分离、酶类物质活性丧失等问题。另外,血液运送过程中如若发生了比较剧烈的震荡,可能会造成血液标本出现溶血情况。最终,血液标本的质量也因此会受到影响。

(三)血液标本检测中的问题:在进行血液标本的检测过程当中,若没有进行及时的检测或在检测当中出现操作失误,血液标本则可能会出现血清血浆层次化等现象,最终直接影响到血液检测的结果,对临床用血的安全性是极为不利的[3]。此外,如果在血液检测当中,没有做好相应的检测设备准备工作,如校准、试剂等未依据要求使用,血液检测的数据则也会出现问题。或者由于相关工作人的疏忽,血液标本和单据出现不相符的情况,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必然也会存在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综合以上存在问题分析,要确保血站血液标本的质量,则必然要做好每一环节的工作。就血站血液标本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以下主要结合伊春血站工作进行深入探讨。

二、血站血液标本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针对伊春血站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当前其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和措施:

(一)血站将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其管理进行完善和强化

在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中,要求采血人员做好以下几点:(1)采血人员对献血者采血量、检测的项目等进行告知,结合采血的质量要求,对采血的血型、是否溶血等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2)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及规范采集血液,对采集的血液做好相应的标记,如装血袋、标本管等进行一一对应,并做好贮存工作,选择好留样试管,尽最大可能降低外部环境造成血液标本的污染[4];(3)选择好相应的抗凝剂,针对采集的血液标本按照要求进行抗凝处理。

(二)重点突出对血液进行系统检测

对采集回来的血液标本重点实施系统性的检测,检测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八个方面:血红蛋白含量测定、血型正反定型、稀有血型(Rh)血型鉴定、乙肝表面抗原、转氨酶(ALT)、丙肝抗体、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艾滋病抗体检测。除了血红蛋白含量、稀有血型(Rh)血型鉴定两项检测之外,其他检测则需要采用不同厂家生产的试剂进行检测,并且第一次检测的人员和第二次检测的人员也应当不同,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由此来达到一定程度的血液标本质量。

(三)严格规范血液标本的标识

严格规范血液标本的标识,具体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1)严格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等有关规章做好血液标本的标识工作;(2)明确写明血液标本血站采集名称、献血编码、血液标本的有效期等等,标识信息不得手写;(3)血液标本的标签使用专用条形码,以此达到标本的有效识别,为临床用血提供可追溯基础[5];(4)血液标本的标识物为防水且耐磨材质,以确保血液标本的相关信息不会因脱落、磨损等丢失。

除了以上三点控制血站血液标本的措施和方法之外,在血液标本的贮存、移交等方面,也需要做好相应的工作,此处不再一一详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血站血液标本质量关系到临床用血的效果,因此血站在采集、贮存、运送、检测血液标本的过程当中,每个环节和步骤都需要进行质量的控制。在以上探讨当中,详细分析了血站血液标本质量控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希望能够为血站该项工作带来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冯娟.血站血液检测关键点控制与质量管理[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03):426-427.

[2]胡卫国.血站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和管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30):21-23.

[3]刘玲玲.血站血液标本质量的误差原因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9):71-73.

[4]周兰,王知秋,王斌,吴玉兰.血站血液检验的室间质量控制和管理初探[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445-446.

[5]董国良,王国玲.血站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和管理[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S1):148.

论文作者:李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7

标签:;  ;  ;  ;  ;  ;  ;  ;  

关于伊春血站血液标本质量控制的探讨论文_李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