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题材纪录片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传播力-以纪录片《中德制造》为例论文

制造业题材纪录片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传播力-以纪录片《中德制造》为例论文

制造业题材纪录片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传播力
——以纪录片《中德制造》为例

丁蓁蓁 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中国制造业多年来存在“重制造、轻研发”现象,导致中国制造业附加值低,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相比近年较为热门的自然、人文、美食等题材纪录片,制造业题材纪录片关注人群较少。因此,推出一档精品类制造业纪录片,针对性地运用全媒体平台渠道进行推广,提高制造业题材纪录片的传播力,引起广泛关注与思考,是制造业得以受重视的途径之一。

深圳卫视于2018年11月28日起,推出5集系列纪录片《中德制造》,分别从制造业与国民经济关系、标准与质量、供应链、制造者的匠心、职业教育等纬度出发,聚焦中国制造业现状,从深圳实践出发,以德国制造业的历史教训和先进经验为参考,跟踪拍摄了近30家企业生产一线、相关职业院校、政府及行会等制造业相关机构人员,探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状、难点和发展趋势,为以深圳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企业发展提供思考方向和借鉴路径。

为了达到广泛传播的效果,《中德制造》除了前期精心策划与拍摄制作,后期推广也做了多样尝试。近些年新媒体的崛起,给电视产业带来冲击,也带来新的机遇。纪录片过去大多依靠电视传播,少许依靠院线播放,当新媒体平台被广泛运用之后,传统媒体平台地位有所下降。为了让一部具有启示性的制造业纪录片得以扩大传播力,《中德制造》栏目组充分尝试全媒体传播平台和渠道进行推广。

慕课指的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该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由于教师受传统理念影响,使得该种教学模式并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群众文化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群众文化体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功能,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下文从群众文化的娱乐交流功能、团结功能以及群众认同功能等方面,对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保障,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1]。

今日头条、企鹅号、一点号、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生产内容及形式更加多元化,推广期间,制造业题材纪录片不仅可以发布小视频,还可通过推文吸引用户,扩大影响力。《中德制造》在播出期间,曾碰上华为孟晚舟事件爆发时间点,栏目组及时推出中兴通讯5G标准总监王欣晖的采访,引起广泛关注。

哔哩哔哩(以下简称“B站”),尽管曾进过应用商店“小黑屋”一个多月,但其粉丝始终稳定且具有一定品味和好奇心。作为国内最早引进弹幕的视频平台,粉丝在纪录片频道的互动表现更令人惊喜。通过大数据计算,抓住对口用户,无论是纪录片爱好者还是制造业爱好者,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点”。尽管制造业在各类题材纪录片中较为冷门,但栏目组可利用片中的“小点”,例如汽车、生产线、“匠心精神”等主题留住感兴趣的观众。

H5动画交互,是近几年相对传统的文字和图片而言,更为新颖的传播形式,其具有的互动的特点,使得分享的几率大大提升。制造业题材纪录片由点及面,从拍摄到的现象看制造业本质,探讨的话题更为深入。为了让观众更易理解,《中德制造》在H5上设置了互动问答,一方面引发用户好奇,另一方面展示节目相关内容。例如,摄制组实地拍摄、深入了解了沃尔夫斯堡之后,为H5问答设置了问题:“德国哪个城市是为大众汽车而建立的?”等。

腾讯视频、爱艺奇视频等知名视频门户,专门开设有纪录片频道,拓展了纪录片传播的平台,使得诸多国外纪录片得以引进,也激发国内纪录片和微纪录片的创作激情,虽给传统电视媒体制作的纪录片带来竞争,但同时也令传统媒体进一步与新媒体融合,使得作品面向更广大群众。在播出前,在此类视频门户提前播放预告片以及精选片段已是基本操作,在播出后发布当期整档视频,吸引观众了解纪录片内容与品质,持续引起观众兴趣,是“进阶操作”,将此类视频网站分享至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进一步吸引流量。

“抖音”APP近年来作为现象级新媒体大流量产品,精准抓住用户心理,上线仅仅不到半年就突破1亿用户量,无数内容生产商都借此东风推广。“抖音”的便捷、有趣、易操作、门槛低等特点,使其成为大量制造业基层民工的娱乐产品,日常刷抖音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可以说,最直接、快捷接触到制造业题材纪录片的新媒体渠道就是抖音。制造业题材纪录片可通过截取片段,关注“汽车制造”、“一线员工”、“标准差异”等不同话题,吸引相关用户。《中德制造》纪录片曾在短短30秒的片段中引起大量共鸣,效果显著,1小时内产生一千点赞量和数百条评论,这在除了与汽车相关以外的制造业内容的抖音中并不多见,其中还有不少评论直问“这么好的片子哪里可以看到?”

面对这样一张“蓝图”,经营十几年渔需生意的张老板却有点儿“力不从心”:家里的房屋正在动迁,街坊友人没有空域,庞大的仓储里多年来林林总总的渔需物件堆积如山,限时间、限空间处置好所有这些,这让他如何是好?何年马月才能够处置好这些渔需物资?

小红书作为近两年在一、二线城市火热的生活方式分享平台,尽管是制造业题材纪录片,小红书用户不是主要受众群,但《中德制造》栏目组另辟蹊径,生产“周边产品”,有针对性地发布图文,例如节目中提及的相关景点,包括德国大众汽车城、克虏伯庄园等,吸引对德国人文感兴趣的用户。

该系列纪录片播出后,在全国黄金时段同类型节目中,排名稳步攀升,同时获得包括中国驻德大使馆等各方积极评价。在融媒体时代,顺应趋势,学习新事物,用接地气的方式让人发现、探讨甚至解决社会难点,是媒体从业者的使命之一。

作者简介: 丁蓁蓁(1990.3-),女,汉,广东汕头人,单位: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标签:;  ;  ;  ;  ;  ;  ;  ;  ;  

制造业题材纪录片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提高传播力-以纪录片《中德制造》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