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探讨论文_缪开斌

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探讨论文_缪开斌

缪开斌

雅戈尔置业控股有限公司 315100

【摘 要】土木建筑建筑工程的发展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我国的建筑结构设计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仍然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建筑结构设计人员认识上的不足。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土木建筑结构设计中所暴露的问题,并给出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

1.引言

一个城市的发展是离不开建筑的,现当代我国的土木工程建筑市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趋势,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每天都进行着大大小小的建筑项目,这些都是离不开土木建筑工程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土木建筑工程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筑业进入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而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在一个建筑建成的过程中,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文章详细对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为今后的建筑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1 承重柱截面高度设计过小

在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中,对于建筑抗震强度的要求,较多的建筑设计专业人员往往存在着很大的误区。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对于承重柱截面的设计。一般的设计人员看待问题不够全面。只是片面的认为承重柱的面积越小效果越好,因为承重面积越小更容易进行力学分析。但是这些设计人员往往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截面较小的承重柱总是存在安全问题的,在外力的作用下不仅会出现开裂的现象,甚至还会发生塑性铰的情况。这就给建筑的安全性埋下了极大的隐患。一方面使得建筑的耐久性、使用寿命缩短。另一方面还是得建筑的抗震能力大大的降低。并容易危机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2砖混结构中建筑工程构造柱与承重柱混淆不清

土木工程建筑的结构中,砖混结构是常见的一种类型,在砖混结构的建筑中,建筑设计人员很容易将构造柱和承重柱混淆。在建筑的基础设计阶段,将这二者混为一谈会大大的扰乱正常的施工计划,还有可能对建筑的质量、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于砖混结构的建筑,使用构造柱往往能够增加墙体本身的抗压能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其他建筑元素相辅相成,不仅能够很好的避免墙体出现裂缝、倒塌现象。还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以及使用寿命。但由于少数的建筑设计人员对于构造柱没有很好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出现构造当作承重柱使用的情况,如此一来不仅使得构造柱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无法体现。还会使得构造柱对于墙体的约束力大大降低。

2.3地基基础设计方面

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填土地基质量被忽视,使得质量不能满足土木工程的施工要求;地基承载力较低,不能适应工程施工的要求。此外,对于建造在斜坡上的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验算工作经常被忽略;修建在软弱地基的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验算被忽视,导致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由此可见,土木工程建设建筑基础设计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的重要环节。

2.4悬挑梁设计方面

在进行地基基础设计的过程中,挠度验算工作往往被忽视,一些设计人员在设计的时候,设计出的挑梁截面面积较小,梁高选用过小,导致梁截面受压区压力太大,慢慢的还会导致梁挠度不断增大,引起梁上板出现开裂现象,对整个建筑结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影响整个建筑物抗震性能,从而导致结构物出现较大程度的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土木工程建设中对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分析

3.1深基础及桩的设计

如果建筑场地的浅土层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而又不适合地基处理措施时,就要考虑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持力层的深基础方案。深基础主要有桩基础、墩基础、深井和地下连续墙。其中桩基础以其较大的承载力或抵御复杂载荷的特性,几乎适用于各种工程条件,是深基础中应用最广泛的类型。

3.2地基基础设计的选型

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中,根据建筑结构体系,地质勘察报告,施工工艺技术要求,经济效益等方面因素,基础设计常用的类型有:扩展基础与桩基础。设计人员在进行房屋建筑基础设计的过程当中应站在整个房屋建筑的整体高度出发 ,充分考虑地基以及上部结构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还要科学的结合各种假定,选择合适的地基基础设计。下面就对两种常见的地基基础类型进行简述:(1)扩展基础:扩展基础属浅基基础,通常适用于天然地基上,扩展基础的作用是把墙或柱的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又可分为柱下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和筏型基础;(2)桩基础:桩基础由基桩和连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

3.3基础施工技术

土方开挖、现浇混凝土、基坑的支护等一般是土木建筑中最为基础的施工技术,因此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中之重也就是建筑的基础施工了。建筑的基础施工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施工周期长。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建筑的施工地点人流量较大,而施工面积又比较小。因此在确保建筑施工正常进行的情况下还要保证建筑周围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另一方面在施工的过程中还要确保基坑的稳定和位移不能出现问题。

4.土木工程建设中对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建议

4.1做好基础设计

土木建筑设计中的基础设计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是及其重要的。当前力学甚至及弹性力学一般是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理论依据。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将这些理论恰如其分的运用到实际施工中去。尽管钢筋混凝土建筑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主流。但是这种传统的结构设计往往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不能紧跟经济发展的节奏,这就迫切的需要不断的对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进行优化、提升。使其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建筑业的腾飞。今儿衍生出一些与建筑有关的高科技材料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这些新型的建筑材料的质量也影响到建筑的基础设计和建筑的结构与性能。

4.2高科技技术的应用

目前的建筑行业越来越依靠高科技电子产品和新型建筑材料。这些高科技电子产品主要指建筑绘图的软件,在建筑的设计阶段,绘图的作用是及其重要的,绘图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的性能和功能。因此只有精准的施工图才能够保证建筑施工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建筑施工前期的地质勘测与工程测量也是非常重要的,GPS技术的应用以及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测量、核算和设计,甚至在以后的高层建筑施工中还要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以及管理信息系统MIS技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优化我国建筑施工的体系和建筑管理制度。

5结束语

由此可见,土木工程建设建筑基础设计关乎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迅速增长的时代,人们除了对物质上的追求之外对精神上的追求也提升了一个层次。对房屋建筑选择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尽管我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得到了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施工理论和技术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因此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理论,并结合我国建筑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高水平的建筑施工技术准则,并落实到施工中。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扬欣,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J],建设科技;2012(16):52-54.

[2]杨伟,高层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广东科技;2011(14):21-25.

[3]周琦,浅析高层建筑中给排水设计的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38-40.

论文作者:缪开斌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7

标签:;  ;  ;  ;  ;  ;  ;  ;  

土木工程建设中建筑结构基础设计的探讨论文_缪开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