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滞留时间对老年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论文_刘增

(湘阴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414600)

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滞留时间对老年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2013年2月~2017年1月,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老年创伤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滞留时间划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滞留时间为6h~72h,观察组滞留时间超过72h,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创伤(ISS)评分及生存情况。结果 入院即刻两组患者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就转入对应科室前ISS评分而言,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对照组患者生存26例,生存率为89.66%,观察组生存19例,生存率为65.52%,观察组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老年创伤患者,及时的救治工作尤为重要,急诊滞留时间延长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增加患者死亡率,临床救治时应做好有效协调,尽量避免出现滞留情况。

关键词:老年创伤患者;门诊滞留;滞留时间;生存质量

急诊创伤临床发病率较高,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致死率高等特点,对临床救治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身体机能明显下降,增加了抢救难度[1]。而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患者滞留情况,致使很多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不利于患者救治,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尽早安排救治,尽量缩短急诊滞留时间。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探讨了急诊滞留时间对老年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现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2017年1月,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老年创伤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滞留时间划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滞留时间为6h~72h,观察组滞留时间超过72h。对照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59~73岁,平均(66.65±2.49)岁,烧伤8例,锐器伤10例,摔伤9例,其他2例;观察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60~74岁,平均(67.21±2.55)岁,烧伤7例,锐器伤9例,摔伤10例,其他3例。本次研究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合并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且全部患者自愿参与,上述资料两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可进行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滞留6~72h,观察组滞留超过72h,滞留过程中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病情,做好详细记录,随后开展常规急诊救护措施,具体包括脉搏、血压、呼吸监测,伤情评估(使用ISS评分量表),若患者出现休克情况,则给予其输血、补液措施,及时补充患者血容量,同时若患者出现呼吸功能不全情况,给予患者吸氧,合理控制氧流量。此外对于外出血或者伴有骨折患者,医护人员给予简单固定和包扎,并行影像学检查,务必做到边诊断边抢救,同时与各个科室进行联系,进而制定确定性抢救方案,为后续具体治疗创造便利条件。

1.3 观察指标

第一,损伤评分对比,参考ISS评分量表,患者入院即刻进行评估,并在其转入相应科室前再次评估,满分为25分,包括面部、胸部、腰部及盆腔和肢体等内容,对损伤程度进行评判,满分为25分,得分越高表明损伤程度越重[2];第二,生存率对比,随访了解患者治疗后1年内生存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率)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参照P<0.05。

2 结果

入院即刻两组患者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就转入对应科室前ISS评分而言,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治疗1年后,对照组患者生存26例,生存率为89.66%,对照组生存19例,生存率为65.52%,观察组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4.848,P=0.028。

3.讨论

急诊为医院重要科室,每日接待患者数量较多,其中以创伤患者较为常见,其病情复杂且危急,对临床救治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时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身体机能处于下降趋势,临床抢救过程中必须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抢救方案,争取最佳抢救时机,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现阶段我国医学水平明显提升,新方法、新技术层出不穷,在急诊救治过程中被广泛应用,但是急诊死亡率仍居于较高水平,究其原因与急诊滞留情况有关。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功能呈现下降趋势,尤其对于超过65岁患者而言,其功能下降明显,创伤后康复较为困难,因此对临床救治工作时效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就临床经验而言,受病房匮乏、会诊、病情评估等因素影响,急诊滞留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影响患者救治效果,并且门诊滞留患者以老年患者为主,多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弱,合并多种疾病,很难立即进行专科收治,同时床位周转率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急诊滞留时间,使得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不利于后续治疗有效开展[3]。本次研究选择老年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急诊救治时均存在滞留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入院即刻两组患者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就转入对应科室前ISS评分而言,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对照组患者生存26例,生存率为89.66%,观察组生存19例,生存率为65.52%,观察组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原因分析如下:门诊滞留时间过长,老年患者创伤很难得到有效控制,进而增加了创伤严重程度,基于此滞留一段时间后患者ISS评分明显增加,且滞留时间越长,患者ISS评分得分越高;同时急诊老年患者病情较为危重,常规急诊救治很难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病情,随着时间推移很多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后续治疗效果不尽理想,基于此患者生存质量较差。尹刚[4]等人研究主要针对老年急诊创伤患者,针对其实际情况进行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急诊滞留时间与患者创伤程度、治疗效果成正比关系,即滞留时间越长,患者治疗效果越差,不利于其后续恢复,患者预后质量较差,与本次研究结果相符。但叶立刚[5]等人研究指出,门诊滞留时间虽然会影响患者预后质量,但并非影响预后质量的关键因素,究其原因可能与研究中急诊救治措施和技术因素相关,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论证。

综上,针对老年创伤患者,及时的救治工作尤为重要,急诊滞留时间延长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增加患者死亡率,临床救治时应做好有效协调,尽量避免出现滞留情况。

参考文献

[1]化伟,白秋铁,张军,等. 老年严重创伤患者采用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急救效果分析[J]. 医学综述,2017,23(13):2686-2689.

[2]殷晓菁,赵澐,丛燕,等. 老年急诊患者滞留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 老年医学与保健,2014,20(3):202-204.

[3]朱莹,蒋婕,陶然君,等. 急诊科患者滞留现象的研究及对策[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12):1435-1438.

[4]尹刚,李容飞,刘海恩,等. 严重创伤急救程序-时间控制模式研究[J]. 创伤外科杂志,2015,17(2):117-119.

[5]叶立刚,许永安,何小军,等. 收住ICU多发伤患者急诊科滞留时间与预后的关系[J]. 中华创伤杂志,2014,30(8):798-802.

论文作者:刘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  ;  ;  ;  ;  ;  ;  ;  

急诊滞留时间对老年创伤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论文_刘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