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联合应用方案对头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分析论文_乔红瑜

乔红瑜

宾县人民医院(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4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伊曲康哇联合应用方案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 例头部脂溢性皮炎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对照组采用2%的酮康唑洗液进行头皮局部治疗;治疗组采用伊曲康唑胶囊联合脂溢洗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临床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3.98% 对照组总有效率65.2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真菌镜检阴转率为74.33% 对照组真菌镜检阴转率为 57.23%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伊曲康哇联合应用方案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伊曲康唑;联合应用;头部脂溢性皮炎

患者头皮的皮脂分泌过多很容易出现脂溢性皮炎,它属于一种慢性的皮肤炎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皮出现轻度潮红斑片,并伴有白色糠状鳞屑,患者头皮瘙痒难忍,严重者甚至有液体渗出,且其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1]。选取我院 2014年 1 月 -2016 年 1 月收治的100例脂溢性皮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比治疗研究,本文旨在观察分析伊曲康哇联合应用方案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 2014 年 1 月 -2016 年1月收治的 100例脂溢性皮炎患者。对照组和观察者各 5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23例,女27例,其中男性年龄20-5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36.2±9.3) 岁,患病时间为0.5-4.5年,平均患病时间是(2.5±1.8) 年;女性患者的年龄范围是 21-49 岁,平均年龄(37.5±9.8)岁,患病时间 0.5-3.5年,平均患病年龄是(2.3±0.7) 年。观察组的 50例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其中男性年龄范围在19-52岁内,平均年龄(35.3±9.8) 岁,患病时间 0.8-5.1年,平均患病年龄(2.7±1.9) 年;女性患者21 例,年龄范围在 23-47岁,平均年龄(32.6±10.2) 岁,患病时间1-4.1年,平均患病年龄(2.2±1.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医学诊断标准,皮损表现在头部,经过临床的评分均为重度的溢脂性皮炎,经真菌镜检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在19-60 岁范围内。两组中不包含在本次观察研究前的4周以内口服或外用过抗真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不包括患者停止内服固醇激素药物不足 2 周者或者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停止不足 1周者,不包括患有其他皮肤疾患,并且排除妇女妊娠或者哺乳期患者,同时排除患者合并有脑血管、心血管、肾脏、肝血管等原发性疾病。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20367),每日200mg,分2次饭后口服,连服1周;外用2%酮康唑洗剂(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000588),每周2次,连用4周;同时外用2%酮康哇洗剂,

生产厂家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每周2次,连续服用28d,皮疹减轻后逐渐减量。对照组:外用2%酮康唑洗剂和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即外用2%酮康哇洗剂,生产厂家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每周2次,连续服用28d。同时使用5%氟芬那酸丁醋软膏,生产厂家为沈阳抗生素厂,每日2次,连续服用28d。所有患者均在用药4周后进行疗效判定,6个月后随访复发情况,观察记录复发的情况。

1.3 疗效观察及判定标准

对患者临床症状(瘙痒) 及体征 (红斑、丘疹、鳞屑)的程度进行评价,根据4级评分法评分,具体评分如下。

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痊愈后6月内又出现皮疹为复发。

1.4 真菌镜检

使用无菌的刀片刮取皮损处的鳞屑,把刮取的鳞屑在载玻片上均匀平铺,使用黑色的派克墨水和氢氧化钾(巧%)的混合液染色,在10mInJ琶进行镜下观察[2]。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

经过本院的分组治疗,随访 6 个月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5.2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真菌镜检的阴转率

治疗组患者真菌镜检的阴转率为74.33%,对照组患者真菌镜检的阴转率为57.23%,两组真菌镜检的阴转率比较,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患者复发随访统计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 6 个月随访治疗之后,对照组出现复发的患者例数为16例,其复发率为 32.00%,观察组出现复发的例数为4例,复发率为 8.00%,则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浅表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表现为皮脂溢出区域的红斑、丘疹和脱屑,主要累及头皮、面部和躯干上部。头部脂溢性皮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感染、免疫缺陷、皮脂分泌增多等多种因素结合导致的结果。脂溢性皮炎感染的主要菌种为糠批的马拉色菌和合轴的马拉色菌。有研究[3]采用刮取活组织检查的方法来检测脂溢性皮炎皮损和正常皮肤马拉色菌的含量,发现脂溢性皮炎中马拉色菌含量更高。

2%酮康陛洗剂是一种合成性咪陛二烷衍生物,对马拉色菌等皮肤真菌具有很强的抗活性,进而有效抑制此类真菌繁殖。氟芬那酸丁醋是一种外用的非多体抗炎镇痛药,具有良好的止痒、抗炎、镇痛等作用。中医认为脂溢性皮炎是因血热、湿热内蕴或过食肥甘厚味致胃肠道代谢失常,水湿内停、郁而发热,湿热淤积于肌肤而致皮脂溢出,皮肤油腻性发疹和脱屑。

参考文献:

[1] 林庆生,张灼锐,蔡怿,李瑾娴.伊曲康唑联合脂溢洗剂治疗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7):118-119.

[2]马燕,张凡艳.伊曲康唑联合应用方案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1):5760-5763.

[3]王刚.伊曲康哇联合应用方案治疗头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0):178-179.

论文作者:乔红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  ;  ;  ;  ;  ;  ;  ;  

伊曲康唑联合应用方案对头部脂溢性皮炎的疗效分析论文_乔红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