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市级广播电台如何做好民生新闻-以许昌人民广播电台民生新闻为例论文

浅析地市级广播电台如何做好民生新闻-以许昌人民广播电台民生新闻为例论文

浅析地市级广播电台如何做好民生新闻
——以许昌人民广播电台民生新闻为例

周爱香 许昌广播电视台

摘要: 民生新闻反映着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地市级广播电台由于离群众最近,在报道民生新闻时有着独特的优势。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就要求新闻采访要真正贴近群众,深入到一线中,才能采写出生动鲜活、群众爱听的新闻。要不断创新改进报道形式,让民生报道真正反映出群众的心声和愿望,做受众喜欢的民生新闻,让地方级广播电台重新焕发青春。

关键词: 地市级广播电台:民生新闻

一直以来,民生新闻因为与群众最近、关系最为密切,始终是百姓爱听、乐听的新闻。与中央和省级媒体相比,地市级广播电台在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做好民生新闻也是地市级广播电台的立台之本,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笔者多年来在许昌人民广播电台的工作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做好民生新闻:

一、民生新闻要真正贴近群众

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核心就是贴近群众。在对新闻选题、策划时,要结合实际,结合当地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出发。在新闻采访时一定要注意离群众近一点、再近一点,在报道时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同时采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报道。要多多宣传当地党委政府重要工作、中心任务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心工程,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比如系列报道《创建,让许昌更美好》,报道了许昌市通过多年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无论是市容市貌还是市民的文明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记者多次走进许昌的大街小巷、广场游园,走进普通市民当中,倾听群众感受身边的变化。同时通过采访,也了解到市民对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将之反馈给相关部门,从而促进了创建工作向更好方向发展。在新闻节目中,民生报道始终把教育、就业、这些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放在重要位置,在报道时,我们在注重用多种方式、多角度,不仅报道群众的需要,更把相关部门的回应和相关措施报道出来,让新闻报道真正做到贴近群众,做群众爱听的民生新闻。

r1和r2的置信度分别为0.89和1。虽然r1和r2均为高置信度规则,但是r2的高置信度具有潜在的欺骗性,因为它覆盖的样例太少,所蕴含的知识可能不具有一般性,这也意味着规则r2的泛化能力可能很弱。因此,考虑到规则的覆盖能力也是衡量提取规则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在置信度量的基础上,引入文献[20]中度量规则r的覆盖能力的似然比统计量,即

二、新闻记者要做到真正扎身一线

要想采访到群众关心的热点新闻,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必须要深入到群众当中,了解群众的需要,和群众建立好感情。在许昌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记者走在基层”栏目中,新闻记者走进农民、护士、教师、环卫工、驻村干部等各行各业之中,亲身感受普通劳动者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在录音新闻《蘑菇大王李延增的心愿》中,记者对依靠种植蘑菇带领乡亲致富的蘑菇大王李延增进行采访时,在连续一周的时间里,记者一直跟随李彦增在种植大棚里,了解当地村民种植蘑菇的实际情况。当了解李延增最大的心愿是能够在当地组织举办培训班,为当地群众在种植蘑菇方面提供技术支持,带领更多群众奔小康时,记者又联系农业、民政等多部门,帮助其组建培训班,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节目播出后,许多想种植蘑菇又苦于不懂技术的群众纷纷打电话表示要参加这个培训班。

三、新闻节目要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作为一个党管媒体,地市级广播电台更要注重正确的舆论导向,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听众。在日常的新闻工作中,将话筒对准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上,注重把当地党委政府的施政方针和群众的愿望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党和政府喉舌同时,为人民群众鼓与呼。例如,在许昌每年召开“两会”前,许昌人民广播的新闻记者不仅会采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交的议案、提案有关情况,更会派出骨干力量走上街头,对市民进行随机采访,倾听百姓愿望和心声。把群众的声音带到“两会”上,传递给代表、委员及政府相关部门,做温度、接地气的新闻节目。

潞新矿区地处哈密市三道岭聚煤盆地,位于北天山大断裂前缘拗陷带,煤田内构造形态主要受燕山运动及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褶皱简单,断裂发育。褶皱主要是西山倾伏背斜;断裂构造主要为F2逆断层,走向东西到潞新一矿转向南,与F1断层相交,倾角17°左右,倾向南,转向后变成西,断距达3 000 m。一矿东翼采区和二矿西翼采区以F2断层为分界线,这两个采区矿压显现较强烈。

四、民生新闻要不断创新型改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各类信息传播次第生成,这就要求作为地市级广播电台在民生新闻节目上要不断进行创新改进,不仅要创新报道角度、内容,还要在报道形式上进行创新。这也对新闻记者提高自身素质上提出了新的更好要求,将新的形式与技术运用到新闻报道中,进一步提高新闻节目的可听性和与听众的互动性,从而不断提高地市级广播核心竞争力。在新闻采访中,尽可能多运用一些现场报道、连续报道、深度报道等新闻宣传形式,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和特色,做百姓可亲的广播。2018年2月8 号,许昌市曹魏古城南大街举行盛大的开街仪式,作为许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大事、盛事,当天许昌人民广播电台派出多路记者进行现场采访,通过采访现场群众、表演艺人、相关部门负责人,一方面在当天上午9 点进行现场连线,将开街的现场同步通过电台传到全市人民耳中,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场录音效果,让开街仪式上群众的欢呼声、艺人的表演声、优美的礼乐声辉映交错,重磅推出连续报道《一条街改变一座城》,让听众有了身临其境感受到开街仪式的现场盛况,大大提高了我台民生新闻的时效性、影响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

[1]闫倩倩.论民生新闻的煽情报道[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1:26-28.

[2]柳溪.新闻专业如何构建和完善民生新闻传播平台[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08:35-36.

作者简介 :周爱香(1984.4-),女,河南鄢陵人,本科文凭,助理编辑,研究方向为新闻采编。

标签:;  ;  ;  

浅析地市级广播电台如何做好民生新闻-以许昌人民广播电台民生新闻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