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股动脉肝癌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压迫器的护理体会论文_汤迎春 张雪银

经股动脉肝癌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压迫器的护理体会论文_汤迎春 张雪银

汤迎春 张雪银(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医院心内介入科 021008)

【摘要】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症状发现后已是中晚期,大多数病人已失去手术机会而选择非手术治疗[1]。临床有80%左右的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介入治疗,是常被采用的手段,现如今已成为治疗肝癌不可或缺的手段,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介入疗法成了患者的救命稻草。以往的介入术后通常采用手工压迫法达到止血目的,需制动24小时,患者经常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渗血,为预防以上并发症发生,血管压迫器在股动脉止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041-01

1 资料与方法

1.1我院介入治疗科自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对男性176例(年龄32-82岁)女性101例(年龄40-76岁),对以上肝癌患者采取了肝动脉造影术及肿瘤血管灌注化疗栓塞术。均采用了动脉压迫止血器,均无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禁忌症。

1.2 方法:依据使用说明书的操作方法:一名操作人员确认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将动脉鞘管退出2cm,然后确定股动脉穿刺点,用无菌纱布覆盖。将压板压在股动脉穿刺点的体表投影位置,调节基座方向,使胶带达到最理想的粘连角度;另一名操作人员将固定胶带围绕股部顺势加压箍紧并粘牢,胶带固定必须保证螺旋手柄和压板平衡固定;顺时针旋转螺旋手柄6圈左右,对股动脉穿刺点进行加压,确认压板对止血点加压平衡稳定时,拔除动脉鞘,再继续顺时针旋转螺旋手柄3圈左右至穿刺点不出血。如螺旋手柄整体顺时针旋转超过12圈,应慎重对待注意观察;检查足背动脉搏动,应为稍减弱不消失。

2 护理

2.1术前

病人被诊断为癌症,大都心情焦虑、恐惧、烦躁不安,甚至产生绝望心理。护士应鼓励病人顽强地同疾病做斗争,护士向病人讲解血管压迫器的优点,耐心细致地解释该治疗技术的优势,介绍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将会产生的疗效,向病人交待治疗过程中和可能产生的不适感,使患者消除顾虑,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介入治疗。治疗前数日应给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蛋类、奶类以及各种豆制品术前8h禁食、禁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术后护理

术毕返回病室加强巡视,介入治疗术后取平卧位,保持床单平整舒适,应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敷料包扎情况,加强巡视,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波动有无减弱或消失,皮肤颜色是否苍白及温度是否下降,毛细血管充实时间是否延长,穿刺侧下肢有无疼痛和感觉障碍以及早发现股动脉血栓形成。采用血管压迫器患者,护士应及时观察病人的面色、表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等。

掌握出血特点,特别是术后3-4小时内,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用手法压迫,通知医生:告知患者不要紧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痛,严禁热敷。若体温超过38℃则给予温水擦浴,头置冰袋物理降温,交代患者多喝水。若体温超过39℃可遵医嘱给予退烧药物勤换衣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术后1周进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饮食及蔬菜,预防便秘。1周后增加营养提高免疫力,保护肝功能。鼓励其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饮食促进康复

3 结果

例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使用动脉压迫器,并于术后使用血管压迫器止血的患者277例。271例无并发症,其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如下:皮肤损伤 2例,出血 1例,血管迷走反射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

4 讨论

随着肿瘤介入诊疗技术发展,经股动脉途径穿刺的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疼痛等并发症,患者不能制动,如何减少患者制动时间,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人工压迫止血经济简单,但费时费力。血管压迫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血管压迫器的优点是①术后即可拔除鞘管,疼痛不明显。②局部止血效果好,不易出血。③制动时间短,缩短了患者卧床时间,全身不适症状减少。患者夜间睡眠增多,避免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④不用人工按压,减轻了劳动强度⑤便于观察、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松紧度操作方便,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对使用血管压迫器后发生的并发症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2]

少见的并发症也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一般有:①皮肤损伤。由于器械带粘性较大,与胶带粘连处的皮肤发生损伤的机率较高,因此在拆固定胶带时动作应轻柔,与皮肤表面平行用力,也可先用湿毛巾热敷。如出现皮肤发红或表皮破损,应安慰患者,用络合碘涂擦并保持干燥,1~2 d后可基本痊愈。②出血。控制活动是预防出血的措施。如患者排空小便,减少患者的压迫器移位,并且交待患者腹压增高时(如咳嗽、排便、打喷嚏等)用手紧压止血器螺旋手柄。压迫器固定时应固定于穿刺点近心端,放置后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如出血量较少,应耐心安慰患者并密切观察;如出血量较大,可拆除压迫器,改用优力舒加压包扎。③血管迷走反射。嘱咐患者放松,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因患者过分紧张引起的迷走反射。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发生迷走反射,可快速输液补充血容量,静脉注射阿托品提高心率,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多巴胺升高血压,并与患者交流,认真听取患者主诉。④假性动脉瘤及动静脉瘘。观察压迫器周围皮下有无包块,如有包块应仔细观察包块大小、质地、边界、有无波动感,并及时向医生汇报处理。指导患者术侧肢体适当活动,拆除压迫器后手工加压,并适当延长加压时间后用优力舒加压包扎,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行假性动脉瘤瘤腔内注射外用凝血酶粉,以封闭破口。

在本研究中护理观察对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起到了很大作用,不但做一般护理观察,护士还要观察穿刺部位的各种并发症,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使患者得到了满意护理。

参考文献

[1] 叶胜龙.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现状及评价.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10(3):165.

[2] 马玲玲, 侯春霞, 谢欣丽, 等.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应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护理[J]. 护理学报, 2008, 15(4): 69-70.

论文作者:汤迎春 张雪银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19

标签:;  ;  ;  ;  ;  ;  ;  ;  

经股动脉肝癌介入治疗术后血管压迫器的护理体会论文_汤迎春 张雪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