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分析论文_张烨1,倪玮强2

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分析论文_张烨1,倪玮强2

(国网沧州供电公司 河北沧州 061000)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形势下,网络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当中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电网自动化技术实施过程中,智能电网自身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对电网自动化技术实施过程中,对智能电网自身发展机制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电网自动化技术;智能电网;发展;机制;影响

0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国家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在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新形势下,人们的用电情况明显增多,对电能的需求也日益扩大。传统的发电形式已经无法适应和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社会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发电系统。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基础上,智能电网逐渐发展,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逐渐对各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对电网自动化技术具有重要影响,由此可见关于智能电网发展的机制及其对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影响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因素

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以下几点内容,首先是电能需求的不断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油能源在不断的减少,尤其是在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下,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预计到2030年世界范围内的电力需求量将同比2003年上涨77%,国内电力需求量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7.7万亿k W•h,而对如此大的需求量,依靠传统的电力工业将变得十分困难。其次电力工业到目前为比发展已达到了一个瓶颈。据相关预测,电网规模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在未来的20年内,电网规模的投入将会增加1.5万亿美元,若是不对传统电网进行改变,在未来的7年之内,电价将会上涨,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2 智能电网机制得到发展的原因

2.1当前社会对电能需求的不断扩大

当前社会对电能需求的不断扩大,是智能电网机制得到有效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于传统能源的使用和需求日益增多,传统能源的消耗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剧,在新的形势下,社会各领域的发展对于新能源都有较强烈的需求,在信息化网络时代的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二次能源,尤其是电能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各领域中的发展也离不开电能。据统计,中国到2030年全社会的用电量将会达到8.9万亿KW•h,发电机总容量也将达到17亿KW,而就当前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而言,单靠电力工业发展并扩大相应的规模,仍无法满足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因此智能电网机制得以有效发展。

2.2生态环境压力的驱使

生态环境压力的驱使以及社会环境保护等问题,是智能电网机制得到有效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以往受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普遍习惯使用传统能源,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由于生活的需求,不断加强对传统的使用,致使传统能源在不断消耗的同时,给社会环境带来一定压力。传统能源诸如石油、煤炭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排放出二氧化碳,由此致使社会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全球气候变暖现象较为普遍和严重,环境的恶化致使社会环境的承载能力不断下降,不仅对于社会生态具有严重影响,对人们的健康也具有潜在性的威胁。在此新的形势下,加强对电能的研究十分重要,电力工业是能够排放温室气体的主要方法之一,因此在生态环境压力的驱使下,智能电网得到普遍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力系统自动化与智能技术的有效结合

3.1模糊控制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有效结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模糊控制系统与电力自动化进行有效结合,能够有利于对电力系统当中存在的一些复杂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调整和解决。在模糊控制的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作情况,建立一套模型,对模型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出切实有效的调控方案。一般情况下,模型的建设本身就是现代一种比较常见的研究方法,在模糊控制模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其自身比一般的模型具有非常大的简洁性,所以有利于操作和控制[2]。比如洗衣机能够根据洗衣水自身的浑浊程度来判断衣服的实际浊脏程度,这样能够选择更加有效的洗衣方式。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洗衣的整体效果,而且能够节省更多的水资源利用。另外,在很多汽车自动变速器上,也能够看见模糊控制的应用,将模糊控制应用其中,自动变速器能够感应到驾驶员的实际驾驶速度以及方向,根据当时的路面情况,能够作出科学合理的调整,满足驾驶员的整体驾驶需求。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模糊控制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模糊控制应用到电力系统的操作过程当中,不仅能够帮助自动化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切实有效的调整和监控,而且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在日常运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2神经网络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有效结合

如果从非线性的特质来分析的话,不难看出,神经网络系统与电力自动化系统之间具有非常强烈的相似性,两者都能够进行自我学习以及自我组织等行为,并且能够对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切实有效的处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一些比较简单的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系统具有非常强大的监控能力,能够从根本上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另外,神经系统自身的学习算法能够将大量的隐藏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扩大可以调控的范围,而且能够实现非线性映射的目的,从而保证电力系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当前,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已经在医学上得到了非常广泛的使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比如麻醉、危重医学等等。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将神经网络与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结合,不仅能够帮助自动化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而且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调节。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自身的调控能力,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电力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3专家系统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有效结合

在现代科学技术大力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电力系统已经逐渐朝着自动化的趋势方向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对电力系统的整体需求,而且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专家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系统存在的一些故障问题,并且能够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专家系统不仅能够从根本上降低网络阻滞现象的发生,而且能够从根本上对电力自动化系统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专家系统在电力系统当中已经被广泛的应用。比如在一些识别电力系统状态、处理紧急情况或者是测量故障点等方面都有专家的应用。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将专家系统与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有效结合,能够有利于人类对系统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存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当中的故障问题,而且能够根据故障的发生原因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最大限度的保证电力系统自身在运行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越来越高,对于电能的整体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能够从根本上满足人们的需求,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大力开发以及应用非常重要,这样不仅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起到良好的监控作用,而且能够推动智能电网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进升.智能控制方法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34).

[2]张凤祥.中国电力工业与电力系统自动化[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01).

[3]肖云峰等.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1(15).

论文作者:张烨1,倪玮强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自动化技术对电力行业的影响分析论文_张烨1,倪玮强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