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行业迅速发展起来,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建筑工程建设质量、建设成本则是影响建筑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筑企业需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建筑企业需加强对施工技术、施工现场管理措施的分析,保证施工技术应用合理性,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科学性,如此才可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涉及繁杂的项目,每一个项目都是完成一个整体建筑质量的必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各个环节或者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管理,最为重要的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两个方面更是要加大力度。因此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的有序化、制度化是一个很有必要的条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行业也摒弃传统作业模式,对新的有效的模式方针做出探究。
1建筑行业现状
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建筑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从事建筑行业的企业也在逐渐增多,因而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保证建筑行业可稳定、健康发展,需尽量提升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现阶段,影响建筑工程建设质量的主要因素为: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水平这两个方面。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规模较大,因此需投入大量资金及施工人员,且其现场施工操作较为复杂,因而对于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水平要求较高。现场施工管理指的是在施工现场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控制施工行为可顺利进行,只有保证施工管理措施的合理性、科学性,才可保证整个施工行为可安全、稳定的进行。由于施工人员文化水平并不相同,施工现场管理较为复杂,因此施工管理工作难度较大。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地基处理技术
做好地基处理工作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本前提,且由于我国国土横跨宽度较大,各个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地质结构、水文环境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针对不同地区城市开展建筑工程时,必须及时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选择地基处理技术,例如,我国部分地区的地下结构整体强度较差,且地下淤泥层、腐殖质层较厚,属于典型的软土地基,因此在针对这种地质环境进行施工时必须选择适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通过地质勘察活动对该区域内的地下层结构、软土类型、沉降程度、地下水位等相关数据进行获取,并通过使用换填、加固等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根据软土的不同程度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提升地基强度,确保该区域地基满足建筑施工条件,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地上建筑的稳固性。
2.2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基于城市化进程、人们针对建筑项目日渐提升的要求、建筑项目性能的不断提升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建筑项目设计及施工期间必须要考虑到安全问题,而其中电气接地施工便是安全控制的主要环节。建筑内部施工过程中,接地施工技术是必备技术之一,同时也是保障建筑项目安全的基础条件。当前建筑项目所采用的结构多为钢筋与混凝土,各结构之间的连接属于电气接地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电气接地施工技术应用的主要作用是确保建筑物在雷雨天气中降低损坏风险。
2.3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是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施工环节,防水处理质量与建筑物使用寿命、结构稳定性和外观等均具有关联,因此,防水施工技术也成为近年来有关领域针对建筑事业相关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建筑物中洗手间与浴室等均属于必备空间,这些空间的用水量较大,若建筑物的防水质量不佳,将会导致室内漏水情况的发生。基于此,在项目施工期间必须要选择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其中后浇带防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其中,后浇带需要设定在受力与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控制在30m~60m,宽度控制在700mm~1000m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大体积混凝土是指最小断面不小于1m的水泥混凝土。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注意以下四点问题。第一,因为大体积混凝结构自身的内外温度差较大,所以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持续输入,否则将出现表面裂缝现象,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性。第二,大面积混凝土在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搅拌,相关工作人员在确保其各项原材料配比符合相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要科学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以防止其因为搅拌不合理引起各方面的后续应用问题。第三,大体积混凝土可采用全面分层、分段浇筑等多种方式,工作人员要依据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形状、结构特点等,科学选择适宜的浇筑方法。第四,大体积混凝土在完成浇筑环节后,还必须采取合适的保温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结构的温度,进行较为科学的养护。目的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平整,无网状缝隙和裂隙。一般在经过两个星期的科学养护后,当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温度和周边环境的温度差不大于20℃时,即可结止养护。
3建筑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
3.1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构
当下许多建筑施工团队在充分掌握先进优良的施工技术,但不乏些许建筑团队制造出来的建筑质量并不能与其先进遗留的技术相匹配,根本原因就是工程建筑团队领导以及员工对现场管理的忽视导致施工混乱。工程建筑的周期一般较长,对于施工技术能否始终如一的有较高标准是一种考验,为了是工程施工顺利有序进行,一个严格的监督机构的诞生尤为必要,以便监督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进行,在以这个严格的监督机构为基础上可以发展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对各个施工项目小组进行管理,尽最大程度减少因为现场施工监督不足造成的质量问题。
3.2提升施工团队人员的综合素养
最为重要的一环就是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是确保施工现场安全进行的重要条件,而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则是工程质量的基本要求。为了确保工程质量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通过有效的知识讲座和专业技能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定期的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质量和素质进行考核,为了使主观能动性较为低下的施工人员更主动的学习和积累经验,对考核不达标的施工人员应当作出严厉的批评与警告,这样才能使整个施工作业团队重视自身的工作。应当注重引进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一个团队里有一个优秀的技术人员作为榜样,施工人员才能向优秀的榜样靠拢学习,使其主动的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和技能,对一个优质的施工团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巨大作用。
3.3拟定和合理科学的施工计划
有序的现场施工的背后一定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一个科学合理的现场施工计划是做好现场施工的重言前提,只有对现场现实情况敬请真实的调研勘测,以便结合着现场实际请款进行各个项目工作的部署,对施工进度和施工步骤进行合理的安排更有利于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在工作量巨大建筑工程施工时,拟定一个有效、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能使建筑施工现场井然有序的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以及建筑物的质量,施工企业一方面应从技术上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施工制度,一方面应对施工现场管理过程进行强化,从而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使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
参考文献
[1]陶绪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析[J].河南建材,2018(6):22-23.
[2]赵永生,田延正,刘金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探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7(23):81-82.
[3]廖建文.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研究[J].四川水泥,2017(3):232-232.
论文作者:郭明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