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改造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鄢德伟1,周铁彬2

公路路面改造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鄢德伟1,周铁彬2

摘要:随着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给我国交通带来很大压力,公路路面破坏日益严重,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因此,对老旧缺损路面改造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公路路面改造方法入手,就公路路面改造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地探究。以期为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作参考作用,从而提高我国公路路面的质量,确保行车安全。

关键词:公路;路面改造;施工技术

引言

公路质量直接影响车辆通行的安全性,公路建成后有一定的使用期限,接近这个期限时,部分公路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需要对路面进行改造处理。公路建设事业发展比较快,但是由于施工技术不完善或者设备应用不当等现象,可能会存在裂缝,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公路出现质量问题后,需要对其进行改造,改造及时,施工操作比较简单,错过最佳时机,则对路面安全性造成影响。公路旧路面改造过程中可能存在部分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处理措施。

1公路旧路面改造存在的问题

1.1公路修建和养护资料不全

公路原有路面改造的过程中需要了解这段公路的实际情况和修建情况,各类资料都需要保证齐全。但是当前在很多施工单位,在调查公路修建情况的过程中,对相关技术资料存在收集不详细的现象,无法对公路进行详细的分析。基于公路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公路修建和养护资料不全,则不能对路面提供更大的帮助。

1.2前期调查不足

影响公路质量的原因有和很多,其中也有由于交通通行量过大带来的问题。经济不断发展,交通设施不断完善,长期在较大的交通量压力下,很容易出现路面裂缝的现象,此外尤其是在双向通行处理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调查公路的年平均双向交通量,保证公路达到日常通行需要。

1.3地基处理不到位

公路旧路面出现质量问题多是以地基为主,地基建设施工比较重要,同时也是和当地的土质以及气候等自然因素存在一定的联系,在路面改造过程中,对路基土质调查后,能使改造后的路面以及地基保持稳定性。根据路面改造流程可知,对原有路基处理后,要兼顾到干湿度、压实质量等方面,使其适应改造要求。

1.4路面排水和积水

在原有路面改造的过程中,必须兼顾到施工的天气,不能在雨天或者雪天施工。路面积水对整体影响比较大,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则势必对混凝土质量和施工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2公路路面改造施工技术要点

2.1开始摊铺混合料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摊铺机,根据工程路面的实际宽度选择2台能够控制摊铺的厚度、找平并且能够加热的平板,利用优质的沥青摊铺机来操作。在底层、中层以及面层均使用走线法来进行施工,另外,表面层则使用平衡梁法。在摊铺作业过程当中,要保证摊铺机的速度和拌和站的产量匹配,能够匀速前进,也要保证摊铺过程中不准停止,也不要在摊铺的过程当中对摊铺速度进行调整。混凝土摊铺的温度需要随时按照实时气温来进行调节,通常不能低于120摄氏度,同时不能高于165摄氏度,摊铺的过程当中随时进行检查,并且及时记录。我们在开铺之前,先把摊铺机熨平板给预加热,把温度加到650以上,严禁在低于650时进行施工。在开铺作业时,如果工程量比较大,需要多台机械同时施工时,机械之间要保持一定距离,最好保持10米以上的距离,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两幅之间也要保持10厘米左右的重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委派专业人员对摊铺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同时,对于缺料、离析、换料等情况极早通知,通过人工操作来完成。同时,在摊铺施工过程当中,我们要对摊铺的厚度及高程进行检测,如发现有不合规范的地方,及时通知操作人员整改。

2.2应用共振破碎的技术和压稳的技术

共振破碎技术是利用共振将旧路面来进行破碎处理,并不是进行粉碎,在改造时只需要进行铺平、压稳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达到理想的夯实效果。一般采用10t的钢轮震动压力机来做3--5次的碾压,使路面上的小碎石可以压入到裂缝中,在碾压之后再用洒水车洒水,并且用振动压路机进行一到两次的碾压。在改造过程中需要避免路面发生过于潮湿情况,以使石子颗粒具有完整性,从而保证道路的强度。在施工中如果出现了路基变软的情况,需要及时的设置排水系统,防止改造的路面收到环境影响再次出现损毁凹陷。

2.3应用路面的碎石化回填技术

改造道路经过碎石化的处理之后,并不做路面修整工作,或是通过处理来提高平整性,这样的处理有可能会将碎石化的效果破坏掉。如果在道路压实之前出现了大于5厘米以上的凹陷处,这时应当采取回填密集碎石料的技术。采取这项技术时要仔细的考察凹陷处,分析确认是否被路基层不稳所影响,如果由于路基不稳而路面发生凹陷,应按照软弱地基的处理方式来进行施工。

2.4桥涵衔接及路线顺接设计

在进行高速公路路面大中修改造设计时,做好桥涵衔接及路线顺接设计十分必要。如果在进行小桥涵衔接设计时,必须要确保小桥涵与路面表层厚度相一致,铺装厚度与路面标高加铺厚度一致,但是切记不可将铺设厚度设计得过厚,这样反而会影响小桥涵使用质量。而在进行大中桥衔接设计时,通常情况下大中桥的铺装层厚度是不会发生变化的,要以桥头为伸缩缝的衔接点,并以桥头伸缩缝高程作为整体设计标高,按照纵向坡度不能大于2%的设计要求进行顺接,同时还应该结合公路桥体实际情况,铣刨沥青层面,并喷洒SBR改性乳化沥青黏层油,铺设SBS改性沥青层。其次,在进行路线顺接设计时,要注重补强罩面、翻修沥青面层、整修基层、加铺平整层、新建沥青路面之间的衔接,同样要遵照纵向坡度不能大于2%的设计要求进行顺接,可以极大地提升高速公路路面大中修改造效果。

2.5重视破碎路段试验

施工开始前,应该将需要改造的路面进行全面的破碎处理,同时应该由监理人员认可后才能开展后续施工。规范长度为100~200m,宽度方向即为车道宽度。对于破碎机机械数据的实际需要,需仔细记录不同的破碎情况。根据监理人员确定的数据进行试坑的挖掘,保证粒径符合工程的需要。所有的施工参数都应该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于后期出现问题及时的查阅。

2.6应用铺设沥青公路的面层技术

铺设沥青公路面层时需要注意沥青的厚度,应根据道路行车量和防止出现反射裂缝两个方面来考虑铺设厚度。由于原公路的路层强度高,可以将这部分路层作为基底层,加铺沥青公路在道路的强度上通常不会有问题,问题在于如何防止出现反射裂缝。经过施工经验总结分析,避免出发生反射裂缝的方法有提高沥青罩面性能,放置中间夹层,设置路面的补强层几种。道路改造经破碎处理之后会形成很多裂缝,在下雨的时候这些裂缝会被水分通过,也就使路面破碎层成为了透水层,经过长时间积累,对路面形成了一定的损害。为防止发生这些情况,应保证符合密级配沥青公路要求,使水分不能够进入路表面。

结束语

总之,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会逐年上升,人们对公路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公路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对推动我国经济建设与城市化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因此,我国各地区加大力度对公路进行改造,通过路面改造施工可使其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陆荣生.浅谈205国道常山段改造示范工程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施工工艺[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4(6).

[2]侯利国,洪秀敏,马建青,等.碎石化技术在旧水泥路面改造加铺沥青路面中的应用[J].中外公路,2015,25(5):41-44.

[3]周书林,林有贵,李春雷,等.广西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结构选型研究[J].交通科技,2005(5):17-20.

论文作者:鄢德伟1,周铁彬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0

标签:;  ;  ;  ;  ;  ;  ;  ;  

公路路面改造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鄢德伟1,周铁彬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