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与凝华论文_张雨生,周伯文

升华与凝华论文_张雨生,周伯文

作 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第二初级中学教师 张雨生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第二初级中学教师 周伯文

课标要求及分析:

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第一条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体验性目标和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是经历和了解,学习水平是经历和了解,学习内容是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吸热放热现象。

第二条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是说明,学习水平为了解。学习内容是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其他重要信息为物态变化过程中的。

第三条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是说明,学习水平为了解。学习内容是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第四条维度目标是认知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行为动词是了解、有……意识,学习水平为了解和认同水平,学习内容是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

教材分析:

《升华与凝华》是在学习认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后的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最后的两种物态变化,也是本章的最后一节,在本章具有收尾和总结的作用。升华与凝华是六种物态变化中最容易忽视的两种,自然界的现象并不少见但是学生不易注意到。在教学中,应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出发,让学生观察实验来感知什么是升华、凝华。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注重生活细节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教材中安排“水循环”是为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有意识的节约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优势:学生经过学习熔化凝固等物态变化,对物态变化的探究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对自然界中相应的现象具有浓厚的兴趣。

劣势:学生存在一定的思维定式:总认为固态和气态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阶段。这是很重要的思想误区,应对其足够重视帮助学生澄清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经历物态变化实验探究过程,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以及教材分析中提出“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罕见,但不易被学生注意,他们总认为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阶段。”再结合学情学生对固态和气态的变化存在的这个思想误区。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探究碘升华和凝华实验的过程。

学习目标:

1、通过碘升华凝华实验,学生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与吸热放热情况。

2、通过掌握升华与凝华的条件,学生能够简单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3、通过水循环系统,学生有节约用水、爱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流程:

活动一、利用图片和实验引入新课。(预设时间5分钟)

1、用课件展示美丽的雾凇的图片,学生欣赏。

2、我们在实验室条件下能否制造出雾凇呢?

【点评:学生欣赏美丽的雾凇图片领略自然的美妙与和新奇,获得“喜悦”的同时容易产生对自然的亲近,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

活动二、碘升华、凝华实验(预设时间15分钟)

(一)碘升华实验:

1、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冰盐倒入易拉罐中静置半分钟,老师拿着易拉罐走进学生,学生观察思考:霜怎样形成的?小组讨论展示

预设(1)、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易拉罐直接形成的。

预设(2)、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易拉罐先液化成水,再凝固形成的。

2、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或由固态变成气态是否一定要经过液态呢?

师:老师用湿抹布写的“汽化”两个字怎么不见了?

【点评:学生的科学探究动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去推动,演示实验产生的现象,对学生的探究方法起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3、进行试验,学生选择桌面上的碘升华凝华试验器,烧杯中的热水、冷水试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将碘放入热水中加热,学生观察并完成下列问题:

加热时:

1.碘由____态直接变成____态;

2.______(填“有”或“没有”)出现液态碘;

3.这个过程需要___(填“吸”或“放”)热。判断依据是________

经过学生展示后,板书:像这样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升华。

【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发现物理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探究意识。】

(二)碘凝华实验:

学生将升华后的气态碘再放入冷水中,观察并完成下列问题:

冷却时:1.碘由____态直接变成____态;

2.______(填“有”或“没有”)出现液态碘;

3.这个过程需要___(填“吸”或“放”)热。判断依据是________

经过学生展示后,板书:像这样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我们把它叫做凝华。

【点评: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学生能体会到物理世界的和谐与统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能基于事实和逻辑发表自己的见解,实事求是,是初中生需要培养的科学素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进一步明确升华与凝华的特点,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物理规律的科学素养】

活动三:练习巩固(预设时间15分钟)

1、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64页想想做做下方的二、三自然段: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的衣服变干。

思考:1.衣服上的冰为什么没有化成水?

2.冰去哪了?

3.这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学生经过思考,完成上述问题,让学生解决掉固态变成气态转化的误区。

2、解释霜是怎样形成的?

这里是霜的形成的难点,可由班内尖子生代替老师做出解答,来全面了解凝华成霜的过程。

3、升华与凝华的应用——干冰

干冰的简介与应用:出示干冰的定义,由学生朗读。提出问题:

干冰在常温下由_____态变成了_____态。

这里老师出示图片举例:婚庆典礼上,新郎新娘向杯中倒入带干冰的饮料,立即产生大量白雾。根据出现的现象,进行组内交流:

思考(1)干冰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2)此过程吸热还是放热?

(3)饮料杯周围的温度如何变化?

(4)白雾是什么?

4、水循环:出示冰—水—水蒸气的循环结构图。

结合所有学过的物态变化,学生完成水循环的一系列变化的名称及条件。

学生自主阅读第65页水循环内容,以了解我国淡水资源情况,并积极发言,表达感想。

【点评: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汇报展示、质疑点拨等几个环节,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巩固强化了学生对升华与凝华的理解,进一步突出了重点。通过完成老师的布置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活动四、梳理课堂、归纳总结(预设时间5分钟)

1.学生说说自己本课时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2.例举生活中你还知道的升华凝华现象。

总体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符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以有效地实施实验教学为契入点,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内容。

1、物理课程标准规定课程内容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 本教学设计将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学生既经历了科学探究过程,在教师的带领、启发下,经历一个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2、学会学习为宗旨,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的人际素养、信息沟通的素养、提升学生的自信。

3.对学生的遇到的困难有预设,并且有解决的方案,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措施需要改进:缺少对学生表现的评价语言,没有有效的激励学生的措施。

论文作者:张雨生,周伯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  ;  ;  ;  ;  ;  ;  ;  

升华与凝华论文_张雨生,周伯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