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有效的带动了我国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杆塔基础在送电线路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会影响送电线路的施工安全和施工成本。在送电线路的施工过程总,由于工程地质条件的约束,经常会在施工中需要变更基础设计的改型和优化。本文首先对杆塔基础与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然后论述了杆塔基础的改型和优化工作的原则,最后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杆塔基础;改型;优化;送电
送电线路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主要功能是将变电站、发电厂连接起来并保证电力能够得到稳定的输送与分配。在高压输电线路的铺设过程中一般是采用高空架设的方法来进行高压输电线路的搭建。送电线路中的关键项目之一就是杆塔基础,杆塔基础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和投入成本。杆塔基础一旦出现问题势必会对局部线路甚至是整个线路造成影响,同时也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杆塔基础建设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地理环境,而针对不同环境下的土壤结构,塔基构建的要求也会出现一定变化,这就要求在杆塔基础施工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具体操作,以此保证杆塔基础稳定性符合标准。通过在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对杆塔基础进行改型和优化,可以促进高压输电线路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根据实际工程案例,探讨了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杆塔基础的改型和优化。
1、塔杆基础类型的改变和地质的联系
地质在电力运作活动中,对塔杆的影响涵盖两个方面,其一,是对于电力运作工程路径的选择。其二,对于塔杆类型的改变。在电力线路构建活动中,首先要全面贯彻国家的相关要求,从送电线路的实际运作情况出发,对整个电力构建活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整合评判,基于依据评判的结果,和实际相结合,给出最合理化的路径,规划塔杆在线路中的位置。在对塔杆展开设计活动时,要把电力运作环境和地理因素考虑在内,在保障输电线路简短同时,增加交通的方便性。在对整个路径进行规划时,也要注意环境周围的植物,避免对生态的破坏,进而在送电线路选择时,远离城市的园林区域。塔杆的类型的改变,主要是注意在改变活动中,注意塔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保持,注意塔杆设计的合理化。
2、杆塔基础的改型以及优化的原则
在进行输电线路的施工时,因为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能够更好保证输电线路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需要对杆塔基拙进行一定的改型以及优化,在改型及优化的时候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节省材料的原则
在进行输电线路的杆塔基拙改型以及优化工作时,必须要坚持节省材料的原则。为了在杆塔基拙改型及优化能够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可以利用智能化的技术对杆塔基拙的改型设计图进行图纸绘制,并且通过智能手段对杆塔基拙的强度等各种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来达到目的。基于建立的数学模型来对杆塔基拙进行改型及优化工作,这样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杆塔基拙的重量,也就达到了节省材料的目的。
2.2适应不同的塔形地质的原则
因为输电线路的施工现场的场地是不断的变化的,遇到的地质条件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进行杆塔基拙的改型优化施工中,应该要通过现代化的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的技术,设计出能够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的杆塔基拙。以前在进行杆塔基拙的改型优化时,一定要进行反复多次的人工计算,会涉及到对杆塔基拙结构的多次的调整优化,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设计出来的杆塔形状比较单一,不能满足不同的地质条件的需要。目前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综合分析杆塔的受力结构,通过相关设备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分析,进而自动化生成适应特定地质条件的最优化的杆塔形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借助于电子计算进行控制以及设计工作,不但能够节约杆塔基拙的施工时间以及人工耗费,同时还能够得到适应不同的地质条件的杆塔形状。
2.3控制成本的原则
进行成本控制,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杆塔施工中土石方施工进行优化,主要需要优化的事项如下:送电线路杆塔工程中改型优化,要遵循和坚持控投制成本的原则,要想合理的控制成本和资金,科学的优化与改型是前提条件,改型优化中土石方的优化是重点,如果土石方的优化工作做好了,才能很好的进行成本控制,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土石方施工中有哪些需要优化的项目。(1)进行土石方施工前,一定要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的分析,结合施工技术、材料等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更正;(2)根据杆塔施工的地质要求,选择恰当的杆塔基础;(3)对于土石方的深度计量,必须以施工的基面为基准,在标高方面要以拉线平面为准。
3、送电线路杆塔施工典型案例
以某地区为例,该送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位于小平原上,地质是有水冲击而成的,周围的鱼塘以及农田相互交错。我们将地质层简单的分成三层,上面的这层土壤松软,适宜农田耕种;中间层大多数是淤泥流沙;最下面是原土层。由于受到鱼塘农田的影响,将杆塔基础定位在某鱼塘中,但是由于地质中间层绝大数都是淤泥和流沙,影响杆塔基础的稳定性,所以必须进行改型与优化。具体的改型方法如下:(1)在基坑2m处,设置相应的挡板,防止泥沙流动;(2)在基坑的四周,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固杆塔基础;(3)对于铁塔基础来说要用现浇混凝土做基础,电杆基础必须设置卡盘,增强其稳定性。
4、杆塔基础改型和优化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设计人员应该认真分析和核实施工设计图纸,在确保图纸无误的情况下对杆塔基础进行复测。在复测的过程中对基础的轴线进行合理的设定。一般情况下施工的流程是按照“先钻孔,后清孔”的原则进行,在钻孔工作完成以后对钢筋笼进行吊装。在钻孔过程中应该保持水电系统的运转正常,同时要保证泥浆池与沉淀池之间的容量合理。在铺设护筒过程中,应该注意护筒中心和桩孔中心的偏离度,以此让整个桩基结构的稳定性得到保证。在清孔时会留下一些孔底沉渣,让这些沉渣的厚度保持在10cm以下,这样整个桩基的内部结构会更加稳定,同时也有利于基础立柱的均匀受力。钢筋在整个杆塔基础中起到了定型、支撑的作用,如果钢筋笼的受力出现了问题将会让整个基础的结构受到影响,这对基础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因此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控制钢筋笼中各钢筋之间的距离,钢筋笼直径与主钢筋间距误差保持在1cm以下,同时箍筋间距误差控制在2cm以下,钢筋笼长度的误差控制在5cm以下。杆塔施工程中选择钢板的厚度在2.3~2.5mm范围内,保证钢板的接缝处严密、平整。选择的钢筋应该注意表面清洁,并且符合图纸中的型号需求,如果钢筋表面出现铁锈应该立即清除。对钢筋的交叉点进行扎结,箍筋末端朝向杆塔基础的内部,并且顺着主筋的方向交错分布。在主筋下面应该垫上石块,避免扦入泥土中。杆塔基础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地脚螺丝的安装,首先选择的地脚螺丝应该符合图纸设计的尺寸,地脚螺丝板选择50cm2的方木或者钢槽。由于地脚螺丝在运输或者挪动过程中容易出现变形,在安装地脚螺丝之前应该检查是否出现变形以及尺寸是否合适,如有变形及时处。在安装地脚螺丝之前检查模板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之后将地脚螺丝放入模板中。固定地脚螺丝时需要以一个跳腿为准,然后依次固定每个腿上的螺丝。
5、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特高压送电线路杆塔进行设计风速确定的过程中,应用可靠性理论对其进行方法探究,并以案例分析的形式进行有效性验证,最终可知,特高压送电线路杆塔明确风速时,应充分考虑线路实际,以此优化杆塔结构,提高杆塔安全性和可靠性。这对输电线路作用充分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会扩大设计风速确定方法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宋前雨.线路杆塔高空防坠落装置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10(22):22-23+36.
[2]梁德飞,金晓华,刘万群.同塔多回输电线路杆塔可靠指标及失效概率分析[J].特种结构,2013,30(04):23-29.
论文作者:苏国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杆塔论文; 基础论文; 线路论文; 地质论文; 钢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原则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