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田横山栈道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

蓬莱田横山栈道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

一、蓬莱田横山栈道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晨阳[1](2019)在《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山东省胶东半岛海滨城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滨海地段的区位价值已经成为当下各海滨城市关注的焦点,同时滨海地段的开发建设也成为海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热点。城市滨海重点地段一直都是滨海空间建设的核心和重点,决定着海滨城市整体空间的景观形象和环境品质。城市滨海地段的城市设计多是从整体的“线”型滨海空间和“面”状的整体片区层面进行总体的城市设计研究,相对来说,聚焦“点”——局部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研究容易被忽视。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滨海重点地段的相关研究较少,这就导致滨海地段的亮点空间“黯然失色”,并留下诸多败笔。同时,城市滨海地段的空间的特色不强、活力不足。反思以往一些城市的滨海地段城市设计,设计方法呈现“泛化”和“同化”,并过于强调上位规划的功能布局和刚性控制,这就必然导致滨海地段的特色与重点不突出,并在可操作性上有一定的短板。所以滨海地段城市设计更应该突出重点地段的设计研究,应有一整套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城市设计方法作为指导。本文选取山东省胶东半岛海滨城市为案例,因其有着丰富的滨海岸线、独特的“山、海、湾、滩、岬、城”的自然要素与空间格局,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进而试图探索其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方法,主要是“分层次、分类型、分重点”进行研究。对城市滨海重点地段进行分类,主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型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商业商务型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历史文化型城市滨海重点地段、休闲游憩型城市滨海重点地段进行研究,针对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的现状问题,从城市设计策略出发,探索性提出滨海重点地段的“1+2+3”的设计方法,即“一个总体定位”、“两个整体设计”、“三个核心设计”。最后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不同类型的滨海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重点,充分挖掘和利用不同类型滨海重点地段的资源禀赋和自然条件,并结合地段环境特点,使得不同类型的滨海地段特色得以最充分的、最适宜的体现,形成真正“可视、可达、可读、可游”的滨海空间,同时也为国内其他相似的海滨城市的城市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明确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的可行方法和研究重点。

张雪葳[2](2018)在《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城乡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寻找身份与文化认同成为当代人的精神需求。中国古代千姿百态的“山—水—城”寄托着人们的家园情感,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智慧,是现代城市建设的得失参照与灵感来源。古代福州是公认的“山—水—城”典范。它代表着城市设计与自然系统的完美结合,也显示了百姓生活与山水环境的密切联系。本文基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重点探讨了传统山水文化影响下古代福州的城市发展与风景演变。文章简要分析了福州的地理区位与自然基础,以明确其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特征;概述了中国历代都城的营城实践,以此作为福州古代城市发展的经验来源;从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个历史阶段全面梳理了福州古代城市的发展历程,探讨了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福州城市建设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为了探讨物质空间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山水风景体系的概念,并将其视为为山水格局、世俗空间、艺术表达三个层次耦合叠加的结果。其中,山水格局包括自然天成的山形水势、因地制宜的农田水利、合形辅势的景观要素和雅俗共赏的风水模式;世俗空间包括政治空间、交通空间、生产空间和游赏空间;艺术表达包括时令风俗、诗画八景和跨时空对比。通过这三个层次的综合解析,以期全面、生动地展现福州山水风景体系中,山水科学、山水美学与山水空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进而从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等方面,归纳了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面对中国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文章尝试从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价值互补的角度,提出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四个保护发展路径。分别是: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1)思路创新:基于风景园林的视角,聚焦山水文化与营城实践的互动关系,归纳古人因借山水、融于山水的空间实践与价值认知;(2)方法创新:借鉴并完善了乡土景观的层状叠加体系,用以探寻历史形态的社会价值与人文内涵;(3)成果创新:整合历史、地理、文学、民俗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完善福州传统人地关系的基础性研究工作。

马楠[3](2017)在《基于LBS与GIS的旅游资源普查评价与可视化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如火如荼,各地区旅游空间规划也在快速发展。无论是依靠专家进行定性规划,还是利用现代技术如GIS进行的空间旅游规划,其最基本思路始终是在研究旅游资源基础上确定其未来旅游开发方向。本文在总结前人对旅游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通过集成GPS技术、LBS技术、GIS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旅游资源普查、评价与可视化为一体的信息系统,重点解决了旅游资源单体普查和专家在线审核评价等问题:(1)构建了以旅游资源单体普查模块为中心,以旅游资源评价模块、网络发布与展示模块为支撑的旅游资源信息系统。首次采用旅游资源数字化采集方式与传统数据采集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野外现场采集,普查员利用智能手机中基于位置服务LBS功能与GPS坐标相结合,通过无线网络直接将资源信息填报至计算机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解决了目前旅游资源数据采集信息不完整、记录随意不规范、野外不便携带等问题;(2)系统采用B/S多层体系架构开发完成,以百度地图API为核心、借助PHP语言+Web GIS客户端开发的OpenLayers类库包,利用卫星影像网络地图标绘实现了旅游资源单体的内业采集、旅游资源属性信息的录入、空间查询与统计、缓冲区分析等功能;(3)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旅游资源单体等数字化成果审核与专家评分定级。系统分别赋予采集员、管理部门、专家及管理员不同权限,各乡镇普查员将旅游资源单体信息上报后,专家在后台即可完成旅游资源审核及统一评分定级,简化了工作量。(4)系统以蓬莱市为例进行了实地验证,完成了蓬莱各乡镇旅游资源的采集、评价及发布展示。通过系统分析发现:蓬莱市城区范围内资源品质最优、丰度最高的分别是蓬莱阁风景区、紫荆山、新港街道;远郊区刘家沟镇、村里集镇优势明显,尤其村里集镇在地文景观、生物景观旅游资源储量丰度、类型丰度、平均品质、优良级单体数在全市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林翔[4](2016)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形式营造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是具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综合体。随着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开发力度加大、开发周期变短、游览方式更加多样化。因此,在景区内修建一种既能够改变游人观景角度又能给游人带来舒适快速游览体验的栈道成了一种时代趋势。然而当下景区修建栈道大多随意性且具有盲目性,缺少科学规范。且目前对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形式营造研究较为缺乏。为了弥补该研究的空白及为今后修建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做出理论指导,故探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形式原则和手法意义重大。以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形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调查对该类型风景名胜区栈道形式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其营造要素的特点;通过对明月山及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现状调查了解栈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运用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行为心理学、景观生态学等理论构建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原则;其主要包括因地制宜原则(栈道形式根据景区周边环境选择,以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以人为本原则(结合心理学及行为学充分考虑栈道形式对游人影响,以求达到人性化效果)、可持续发展原则(修建栈道之初就要充分合理预测景区未来发展趋势、人流量、环境影响及材料的创新发展等因素,以求修建的栈道能够应对未来的发展)、安全舒适及形式美原则(从游人心里、行为及栈道安全措施全面考虑,以求给游人一个安全舒适的游览体验)、形式美原则(运用美学原理,充分考虑栈道构架形式、材质及色彩与环境融合情况,以求达到具有形式美的栈道)。以便为今后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修建提供理论依据。

蒋勇军[5](2015)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1927-1949)》文中研究表明工赈,即以工代赈,是“工”与“赈”的矛盾统一体,是以“工”为手段,以“赈”为指归,既是消极救济,亦是积极善后。它一般是指灾害发生后,政府或民间力量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灾民出工投劳,参加公共工程的兴建而获得赈济的一种自救方式。其内容囊括清除淤积、疏濬河流、开凿水渠、打造水井、修筑堤坝、兴修公路、修筑铁路、建造机场、修缮房屋、推广农事、植树造林、举办工厂、创办识字班诸项;其类型亦呈现出多样化的时代特征,覆盖水利工赈、交通工赈、房屋工赈、市政工赈、农林工赈、实业工赈等方面。它既可赈济灾民,亦可举办工程,奠定了灾区可持续发展的永久基础,实为一举两得,不失为“授人以渔”、祛灾除荒之至善良策。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国民政府以前工赈的历史,系统地阐述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梳理了这一时期工赈运作的基本流程,论述了这一时期工赈管理的基本情况,并对这一时期举办的工赈事业进行了总体评价。本文由绪论、主体及结语三部分构成,主体部分共包括六章。绪论部分简明扼要地交代了选题的意义,系统地回顾了工赈的研究现状,对工赈相关问题进行了较为科学地界定,详细地介绍了本文相关史料的搜集情况。最后,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本文在撰写过程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一章系统地论述了国民政府以前的工赈历史,包括中国古代工赈的萌生与成长、晚清时期工赈的转型和进化、北洋政府时期工赈的演进与发展三个部分,基本上勾勒出国民政府以前工赈事业发展的大致轮廓,阐明了工赈作为传统的赈灾救荒举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第二章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分析,主要从政治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思想因素、国际因素四个层面对其进行了条分缕析、分门别类地考察。并详细地阐述了国民政府前期工赈事业全面勃兴的表现,包括施行科层制管理体制工赈救灾组织的建立、工赈筹资方式承续创新、工赈救灾事业全面推进。并对这一时期国民政府所举办的工赈事业作了简要地评价。第三章详细地论述了抗战时期、复员时期这两个时期我国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首先,运用生态史观、现代化史观从宏观的视角深入分析了抗战时期我国工赈事业曲折发展的表现,一方面,继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遭受挫折,在曲折中前行。最后,运用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对抗战后我国工赈事业走向全面兴盛作了深入细致地考察,并对其历史作用作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介。第四章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运作的大致流程,其程序虽琐碎繁杂,但有规律可循、有迹可觅。其运作流程具体包括准备、施工、验收三个阶段。其中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囊括成立工赈管理机构、审批工赈项目、进行实地勘察、制订征地拆迁制度、拟定工赈计划和开展招标承包业务;工赈的施工阶段包括施工前准备和工赈计划的实施;工赈的验收阶段包括提交工程竣工报告书、进行工程验收及整理工赈档案资料三个方面。第五章从“人”的管理和“物”的管理两个层面详细地论述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的大致情况,并分门别类地对这两个层面的管理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首先,从“人”的管理层面对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管理进行了探究,从工作管理、生活管理、卫生管理、教育管理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说明。其次,从“物”的层面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进行了全面地考察,从质量管理、资金管理和物料管理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系统论述。第六章综合运用各种史观对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进行总体评价。首先,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特点;其次,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国民政府时期工赈方面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以及这一时期制约工赈事业发展的因素;最后,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影响进行了客观公正地评价。余论部分在综合考察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历史的基础上,从工程建设、人事管理、关系处理、依托条件四个方面对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启示进行了归纳总结,以便为后人提供殷鉴。

赵琪[6](2014)在《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用海兼容性研究》文中指出海域空间层叠利用兼容性评估理论,是存在用海项目兼容性的海域出让、转让确定价格的理论依据。建立海域空间层叠利用兼容性评估制度,实施海域全方位立体综合的有偿使用制度是国家海域资源管理的新的课题。国家在明确海域国家所有的前提下,通过有偿使用制度建立综合立体的自然资源价值补偿机制,既可以有效地实现国有海域资源性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也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有效遏制因海域无偿、低价使用引发的开发利用的混乱状况,避免海域开发投资商盲目圈占海域,充分全面考虑海域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投入,实现国有海域资源的立体综合配置和最佳利用。本研究为海域空间层叠利用兼容性报告编写提供相关依据,为建立综合立体的海洋层叠利用海域评估方法提供依据,为沿海各省市制定层叠用海区域海域使用金征收标准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海域有偿使用制度,使我国海域有偿使用逐渐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全面化、立体化的轨道。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海洋功能区划与海域空间利用的现状,包括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状况、海洋资源概况、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海洋功能区划及其运行状况,包括海洋功能区划的历史沿革、海洋功能区划体系现状与特点、海洋空间规划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我国海域空间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充分利用海域空间的重要意义等。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是海域使用管理中的新课题。本文选用基于产业带动比较的方法确定了海域空间的主导功能,阐述了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指导思想,构建了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指标体系,选取了海域自然契合度、海域需求空间、海域使用情况、投资收益能力及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五个方面的指标,研究了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方法,建立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模型,选择层次分析法软件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进行层次单排序和综合排序,以及阐述了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量化处理方法。影响海域空间层叠利用海域价值的指标众多,为了分析不同指标影响程度的大小,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和模糊数学的研究方法,使海域空间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论文从层叠用海立体功能区的划分为目的出发,研究了基于主导功能的用海优序的确定方法,构建了基于叠置分析的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立体功能区划模型。论文利用GIS技术空间分析中的空间叠置分析方法,完成层叠用海兼容方案。本文在做层叠用海兼容性的实证研究时选择青岛市胶州湾为实证对象,重点选用港口用海、渔业用海、旅游用海、自然保护区用海等胶州湾重要的用海类型,对胶州湾用海项目的兼容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对照胶州湾区划及卫星遥感图像,对胶州湾目前层叠用海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兼容用海的相关策略。

吕宁[7](2013)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推动下的石窟遗产保护》文中提出在世界遗产名录和预备名录中,石窟寺主要集中在亚洲,而其中,中国的石窟无论从比例数量,还是从代表性和独特性上,都具有研究的典型意义,其也是我国传统文物的五大类型之一。由此,石窟保护是我国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部分,而相较于木结构、古遗址等其他类型保护来说,石窟保护表现出独特的复杂性;与此同时,目前对于石窟保护理论的探讨和实践的总体性回顾比较缺乏,因此,研究中国石窟保护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实际价值。本论文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与历史资料、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中国石窟保护历程(19世纪末至2013年)做了回顾,将这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分为四个阶段,继而分析了每个阶段的社会文化背景、文物保护概况以及石窟保护的发展及典型实践案例,最终总结了中国石窟保护取得的成就和目前仍然存在的不足;基于这些总结,分析指出在《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颁布之前,石窟保护工作在原则、理念、保护程序和方法上暴露出了更多的问题:如对“不改变文物原状”、“可逆性”等原则缺乏清晰理解、在保护中缺乏正确的程序而容易造成二次破坏等,而在2000年后,无论从保护理念、保护程序还是保护方法上,石窟保护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这种改变是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对文物保护的重视度增强而进行的,同时,其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准则》的推动;文中通过《准则》颁布之后的莫高窟保护规划与第85窟壁画保护、云冈石窟保护性窟檐建设、大足千手观音造像修复与龙门石窟治水工程五个不同类型的代表性案例的分析,具体探讨了技术手段背后反映出的对原则的探讨和保护理念变化的趋势,由此总结出《准则》在石窟保护中保护价值观和基本原则、保护程序和方法以及管理施工规范三个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推动;最后,论文论述了在面对目前石窟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时,《准则》所具有的提升空间:主要针对于石窟保护核心概念、《准则》指导性以及其认同度三个方面,并提出未来可能建议,引申出对石窟及石窟保护的定位、石窟保护的方式方法、石窟价值的多样性的思考,以期对未来《准则》的完善有所裨益,使其在石窟保护方面更具有权威性、指导力和操作性,使中国的石窟遗产能够更好的传承、延续下去。

夏玉伟[8](2013)在《山东省多功能渔港构建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渔港是供从事捕捞作业渔船停泊、卸货、补给的场所,是水产品供应的重要基地,是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过去几十年间,在传统渔业大发展的形势下,渔港建设受到巨大的重视与投入,全国渔港数量与规模快速增长。渔港的兴建与投资有力地保障了渔业捕捞生产,促进了渔民的增产增收,推动了渔村现代化。但是,随着近海渔业资源衰退、休禁渔期制度实施、渔民转产转业等,渔港在渔业经济中的地位降低,利用率下降。为了更好地利用渔港资源,推动渔区产业结构升级和渔业现代化,改变渔港的单一功能模式,进行多功能渔港建设成为我国渔港的未来发展趋势。山东省是渔业大省,数量众多的渔港在保障渔业生产、渔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功能多元化发展方面较为落后,也存在诸多问题。结合山东省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进行准确的功能定位,构建多功能渔港集群成为山东省渔港建设与渔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在就多功能渔港及关联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发展特征梳理之后,介绍了山东省渔港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建设情况,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山东省渔港多功能建设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同时结合渔港的实际调研总结出山东省多功能渔港构建的制约因素,最后借鉴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多功能渔港发展经验,探索性地提出符合山东省发展实际的渔港多功能拓展模式与布局规划设想,并对山东省多功能渔港构建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就山东省渔港功能多元化发展现状,构建了包含渔业生产基础功能、二三产业拓展功能、渔区经济带动功能三个一级指标在内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做了详细分析,得出了山东省渔港功能多元化发展较差的整体结论。其次,在寿光市羊口渔港、青岛市沙子口渔港、昌邑市下营渔港实地调研基础上,总结出制约山东省多功能渔港构建的诸多因素,具体包括渔港建设整体水平不高、渔业村镇发展落后、渔港发展不受重视、投融资渠道单一、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五个方面。再次,在借鉴美国、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和浙江省多功能渔港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就山东省多功能渔港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功能拓展模式及空间布局体系提出了详细规划。山东省多功能渔港的空间布局体系建立在烟威渔港集群、青日渔港集群和潍东滨渔港集群三大功能集群基础上,每个集群确定了适宜其自身发展的功能拓展模式,基于此挑选出“发展点”渔港和辅助渔港,并围绕它们构建一、二级发展轴,形成渔港的网状空间结构。最后,为山东省多功能渔港构建提出了相应的实施对策。对策主要包括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纳入地区发展规划、拓宽投融资渠道、创新运营管理体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渔民组织建设等。

侯兴华[9](2011)在《城市风貌管治研究 ——以蓬莱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的城市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是,这种变化犹如一把双刃剑,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大多数城市的传统风貌在缺乏理性的建设热潮中被摧毁,另一方面,城市的新建区域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和控制而导致城市风貌的多元化趋同。与此同时,公众参政议政的意识不断增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热情与日俱增。因此,城市管理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对城市风貌管治进行研究,符合维护地方特色的要求,适应市民社会发展的潮流,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城市风貌管治相关研究为基础,从城市风貌的基本概念出发,对城市风貌、管治、城市管治、城市风貌管治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围绕概念进行了深入地分析。论文主体部分对城市风貌管治的目标、主体、客体、模式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其中,管治目标重点研究了经济、社会、文化、美学、政治、生态六方面;管治主体重点研究了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市民四种力量在城市风貌管治过程中地位和发挥的作用;管治客体重点研究了构成城市风貌的自然要素、人工要素和人文要素;管治模式重点研究了政府主导、非政府组织主导、公司联合主导以及企业主导四种模式,并进行了比较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论文以蓬莱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对蓬莱城市风貌管治的目标、主体、客体、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最后,论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城市风貌管治工作的基础是大力培育管治主体,途径是广泛有效地公众参与,依据是城市风貌相关规划,保障措施是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并对各部分内容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王劲韬[10](2009)在《中国皇家园林叠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叠山是中国园林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它的发展历史几乎和中国园林的历史一样长。但是长期以来,对于传统园林叠山工艺和技术的总结不足,严重影响了传统叠山技艺的传承和保护。当代景观园林建设中,叠石造山的规模日益增大,但艺术水平却令人担忧,大量叠山工程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明清以来的许多古园林假山保存状况较差,亟待修复和维护;对中国传统叠山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整理出叠山发展过程中重要的风格流派和技术特征,对于继承和保护叠山这一传统技艺,推动传统叠山技艺在新时期园林建设中的应用和推广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从中国园林叠山发展的文化性和物质性特征出发,通过对中国园林叠山的文化意象分析、材料演化、工匠专业化发展和民间技术传承等方面的论证,揭示了园林叠山风格发展与材料、工匠和技术等物质性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对皇家园林风格意境产生的影响。论文的主要学术贡献包括以下五方面: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档案记载和现存实物的考证梳理,论文系统总结了中国皇家园林叠山发展的各主要阶段和杰出成就。对材料的性状及叠山基本技术的论证,探讨了皇家园林叠山技术演化历程,从物质角度论证了南北园林叠山风格差异的原因。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物资料比对,分析了专业叠山工匠发展的基本状况及执业特点,以及专业化造园对中国皇家园林发展产生的影响。在系统整理大量现存清代内务府工程档案的基础上,对清初和清代盛期皇家园林叠山的工程技术、工匠管理、质量控制和工官制度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系统总结,论证了这些制度调整对清代皇家园林发展所起到的核心作用。对乾隆时代的园林叠山成就进行了系统总结。通过对乾隆时期的主要叠山样式,如内廷、离宫、行宫、仿景、山地等各种园林的叠山形式和风格的分析,揭示了清代盛期皇家造园在艺术、技术和经济理性等方面的空前成就.

二、蓬莱田横山栈道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蓬莱田横山栈道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山东省胶东半岛海滨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城市滨海地段对城市的综合性意义
        1.1.2 城市滨海地段开发建设的高潮
        1.1.3 城市滨海地段开发建设的特色缺失
        1.1.4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建设的带动作用
        1.1.5 城市设计的重要性提升
        1.1.6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滨海地段
        1.3.2 滨海重点地段
        1.3.3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1.3.4 胶东半岛海滨城市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基础研究
    2.1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理论研究
        2.1.1 城市设计“维度理论”
        2.1.2 城市设计“图底理论”
        2.1.3 城市设计“触媒理论”
        2.1.4 城市设计“联系理论”
        2.1.5 城市设计“场所理论”
        2.1.6 适应性城市设计理论
    2.2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案例研究
        2.2.1 周边环境的协调衔接——香港中环海滨
        2.2.2 蓝绿交融的生态格局——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
        2.2.3 充满活力的开放空间——美国的奥克兰城市河口区
        2.2.4 独具特色的景观风貌——香港中环海滨
        2.2.5 氛围浓厚的人文环境——巴黎塞纳河沿岸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认知城市滨海重点地段
    3.1 城市滨海空间发展历程
    3.2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空间界定
        3.2.1 空间关系
        3.2.2 空间功能
        3.2.3 空间距离
    3.3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的价值意义
    3.4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的类型归纳
        3.4.1 自然生态型滨海重点地段
        3.4.2 商业商务型滨海重点地段
        3.4.3 历史文化型滨海重点地段
        3.4.4 休闲游憩型滨海重点地段
    3.5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现状问题
        3.5.1 问题表征梳理
        3.5.2 问题诱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4.1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策略
        4.1.1 整体设计策略
        4.1.2 生态优先策略
        4.1.3 视觉和谐策略
        4.1.4 文脉延续策略
        4.1.5 以人文本策略
    4.2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方法
        4.2.1 “1+2+3”设计方法构建
        4.2.2 “一个”总体定位
        4.2.3 “两个”整体设计
        4.2.4 “三个”核心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实证研究——以山东省胶东半岛海滨城市为例
    5.1 胶东半岛海滨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现状分析
        5.1.1 胶东半岛海滨城市滨海地段特色分析
        5.1.2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研究范围
        5.1.3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的识别
        5.1.4 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的空间分布
    5.2 胶东半岛海滨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优化研究
        5.2.1 自然生态型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优化
        5.2.2 商业商务型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优化
        5.2.3 历史文化型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优化
        5.2.4 休闲游憩型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优化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过程总结
    6.2 论文创新成果
        6.2.1 对城市滨海重点地段进行分类研究
        6.2.2 提出城市滨海重点地段的城市设计方法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2)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对现代城市问题的反思
        1.1.2. 对古代人居智慧的挖掘
        1.1.3. 跨学科交流的研究趋势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探究古人营城中的风景立意
        1.2.2. 完善“山—水—城”研究方法
        1.2.3. 系统解读福州传统人地关系
    1.3. 重要概念辨析
        1.3.1. 山水文化
        1.3.2. 山水风景体系
    1.4. 研究对象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1.5.1. 城市、自然与文化的综合思考
        1.5.2. 不同视角的中国古代城市研究
        1.5.3. 重视东方特征的传统意象研究
        1.5.4. 古代福州山水风景的相关研究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与研究内容
2. 福州地理区位与自然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基础
        2.2.1. 地质形成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水文条件
        2.2.5. 土壤条件
    2.3. 小结
3. 福州城市发展背景与历史沿革
    3.1. 中国古代营城实践与山水的互动关系
        3.1.1.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发展概述
        3.1.2. 中国古代“山—水—城”营建的影响因素
    3.2. 古代福州历史沿革与发展历程
        3.2.1. 先秦——远古溯源与闽和闽越
        3.2.2. 秦汉——山水萌芽与汉冶城
        3.2.3. 魏晋——融合发展与晋子城
        3.2.4. 隋唐五代——基业始成与三次拓城
        3.2.5. 宋元——初奠辉煌与宋外城
        3.2.6. 明清——曲折成熟与明清福州府
    3.3. 福州营城实践的影响因素
        3.3.1. 地理环境
        3.3.2. 自然条件
        3.3.3. 文化观念
        3.3.4. 经济基础
        3.3.5. 政治影响
        3.3.6. 建造技术
    3.4. 福州营城实践的主要成就
    3.5. 小结
4.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解析
    4.1. 山水风景体系的基本内容
        4.1.1. 山水风景体系的内涵
        4.1.2. 山水风景体系的层次
    4.2.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
        4.2.1. 山水格局
        4.2.2. 世俗空间
        4.2.3. 艺术表达
    4.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重要特征
        4.3.1. 风景范式与地方山水的结合
        4.3.2. 全局视野与多重尺度的推敲
        4.3.3. 山水风景与人文情感的共通
        4.3.4. 自然变迁与城市发展的耦合
    4.4. 小结
5.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与发展
    5.1. 城乡发展中山水式微的普遍事实
        5.1.1. 山水科学——从天地人和到人工控制
        5.1.2. 山水美学——从雅俗共赏到传统失落
        5.1.3. 山水空间——从居山水间到看山望海
    5.2. 传统经验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5.3. 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的保护发展途径
        5.3.1. 情景相生——注重历史真实性,维护人地关系
        5.3.2. 价值重塑——转译历史经验,回应当代需求
        5.3.3. 传承发展——珍视地域特征,更新山水格局
        5.3.4. 群策群力——促进跨学科交流、倡导公众参与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地域独立、特征显着的自然环境基础
        6.1.2. 因借自然、兼收并蓄的古代营城实践
        6.1.3. 天地人和、雅俗共赏的山水风景体系
        6.1.4. 古今一体、中西交融的风景维护路径
    6.2. 创新点
    6.3. 展望
附录一: 福州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基于LBS与GIS的旅游资源普查评价与可视化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旅游资源普查背景及意义
        1.1.1 旅游资源普查的背景
        1.1.2 旅游资源普查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我国旅游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旅游资源普查与评价
    2.1 基本概念
        2.1.1 旅游资源
        2.1.2 旅游资源普查
        2.1.3 旅游资源评价
    2.2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标准
        2.2.1 旅游资源分类
        2.2.2 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标准
    2.3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2.3.1 定性评价方法
        2.3.2 定量评价方法
3. 旅游资源普查、评价与可视化系统设计
    3.1 系统需求与可行性分析
        3.1.1 需求分析
        3.1.2 可行性分析
    3.2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3.2.1 系统设计目标
        3.2.2 系统设计原则
        3.2.3 系统总体架构
    3.3 系统开发平台及关建技术
        3.3.1 开发环境与平台
        3.3.2 HTML网页设计
        3.3.3 JavaScript语言
        3.3.4 PHP语言
        3.3.5 PostgreSQL数据库
        3.3.6 百度地图API
    3.4 系统数据库设计
        3.4.1 空间数据库组织
        3.4.2 属性数据库组织
        3.4.3 数据库实体关系
    3.5 系统功能设计
        3.5.1 旅游资源采集与网络填报模块
        3.5.2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模块
        3.5.3 旅游资源网络发布与展示模块
4. 系统实现及案例地验证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地理区位
        4.1.2 社会经济
        4.1.3 历史文化
        4.1.4 基础建设
        4.1.5 旅游开发现状
    4.2 系统界面功能实现
        4.2.1 系统登录界面
        4.2.2 系统工作界面
    4.3 旅游资源采集与录入功能模块实现
        4.3.1 基于LBS的旅游资源外业采集功能
        4.3.2 基于遥感影像的旅游资源内业采集功能
        4.3.3 旅游资源属性数据录入功能
        4.3.4 蓬莱市旅游资源普查成果
    4.4 系统分析与评价模块功能实现
        4.4.1 空间查询功能实现
        4.4.2 统计分析功能实现
        4.4.3 缓冲区分析功能实现
        4.4.4 旅游资源单体评价功能实现
        4.4.5 旅游资源区域评价功能实现
    4.5 系统可视化模块功能实现
        4.5.1 旅游资源单体的可视化功能实现
        4.5.2 旅游资源的三维可视化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功能实现代码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形式营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国内外研究动态
        1.6.1 国外研究进展
        1.6.2 国内研究现状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2.1.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
        2.1.3 形式
        2.1.4 营造
    2.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2.1 旅游心理学
        2.2.2 行为心理学
        2.2.3 旅游美学
        2.2.4 景观生态学
3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形式及营造要素分析
    3.1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形式特点分析
        3.1.1 栈道架构形特点
        3.1.2 材料材料特点
        3.1.3 栈道颜色特点
    3.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形式营造要素
        3.2.1 栈道构造要素
        3.2.2 栈道空间
        3.2.3 游人的需求及心理感受
        3.2.4 栈道通行量
        3.2.5 栈道面临的问题
4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现状调研
    4.1 调研对象及方法
        4.1.1 调研对象
        4.1.2 调研方法
    4.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现状调查内容
        4.2.1 调研内容
        4.2.2 调研地点选择依据
    4.3 调查地点栈道现状概述
        4.3.1 明月山风景名胜区
        4.3.2 三清山风景名胜区
    4.4 栈道现状调查综合分析
        4.4.1 栈道形式对周边环境影响
        4.4.2 栈道本身问题
    4.5 小结
5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形式营造理论与方法
    5.1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形式营造原则
    5.2 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形式营造
        5.2.1 栈道形式营造
        5.2.2 栈道要素营造
    5.3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文献资料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国民政府以前工赈的历史回溯
    第一节 中国古代工赈的萌芽与成长
        一、清代以前工赈的出现与推行
        二、清代前中期工赈事业的初步发展
    第二节 晚清时期工赈的转型和进化
        一、近代新型工赈观的形成
        二、工赈管理趋向近代化
        三、工赈筹资渠道趋向多元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工赈的演进与发展
        一、工赈管理体系日益近代化
        二、工赈经费来源渠道的多元化
        三、民间工赈事业蓬勃发展
        四、官办工赈事业缓慢推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上)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政治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社会因素
        四、思想因素
        五、国际因素
    第二节 抗战前工赈事业的蓬勃兴起(1927-1937)
        一、设立科层制工赈管理组织
        二、工赈筹资方式承续创新
        三、工赈救灾事业全面推进
第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事业的发展历程(下)
    第三节 抗战中工赈事业的曲折发展(1937-1945)
        一、科学设置工赈管理机构
        二、继续大力举办各类工赈
        三、工赈活动开展有所掣肘
    第四节 抗战后工赈事业的迅猛发展(1945-1949)
        一、兴修水利工赈工程
        二、实施交通工赈工程
        三、推行房屋工赈工程
        四、举办市政工赈工程
        五、推广农林工赈工程
        六、兴办复业工赈工程
    第二、三章小结
第四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运作的基本流程
    第一节、工赈工程的准备
        一、成立工赈管理机构
        二、审批工赈项目
        三、进行实地勘察
        四、制订征地拆迁制度
        五、制定工赈计划
        六、开展招标承包业务
    第二节、工赈工程的施工
        一、施工前的准备
        二、工赈工程的施工
    第三节 工赈工程的验收
        一、提交工程竣工报告书
        二、进行工程验收
        三、整理工赈档案资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管理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之“人”的管理
        一、工作管理
        二、生活管理
        三、卫生管理
        四、教育管理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管理之“物”的管理
        一、质量管理
        二、资金管理
        三、物料管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工程的主要特点
        一、分布不平衡
        二、类型多样
        三、以政府主导为主
        四、合办色彩浓厚
    第二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绩效分析
        一、国民政府时期工赈方面的主要成效
        二、国民政府时期工赈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国民政府时期影响工赈成效的因素分析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影响
        一、政治影响
        二、经济影响
        三、社会影响
    本章小结
余论:国民政府时期工赈的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6)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用海兼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海域区划方面
        1.2.2 海域使用论证与评估方面
        1.2.3 海域空间兼容性方面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
2 相关支撑理论
    2.1 自然资源价值论
        2.1.1 自然资源的价值构成
        2.1.2 补偿价值与使用价值
        2.1.3 海域资源的价值
    2.2 区位理论
        2.2.1 区位理论的内涵
        2.2.2 区位理论的发展
        2.2.3 区位理论与海洋规划的衔接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
        2.3.2 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
        2.3.3 海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4 生态价值理论
        2.4.1 自然资源功能价值
        2.4.2 自然资源补偿价值
    2.5 产业组织理论
        2.5.1 产业组织与产业组织理论
        2.5.2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3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与海域空间利用的现状
    3.1 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状况
        3.1.1 我国的海洋资源概况
        3.1.2 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问题
        3.1.3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与海域使用论证制度
    3.2 我国的海洋功能区划及其运行状况
        3.2.1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的历史沿革
        3.2.2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的原则
        3.2.3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现状与特点
    3.3 我国海域空间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我国充分利用海域空间的重要意义
4 海域空间功能定位与利用形式
    4.1 海域空间资源的立体分布特征
    4.2 海区划分与海域空间的功能定位
        4.2.1 我国海区划分现状
        4.2.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与领海制度
        4.2.3 我国海籍管理分类与功能定位
    4.3 海域空间利用的主要形式与特点
        4.3.1 渔业用海
        4.3.2 交通运输用海
        4.3.3 工矿工程用海
        4.3.4 旅游娱乐用海
        4.3.5 其他用海
    4.4 海域空间分层和重叠利用的形式
5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机理
    5.1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内涵与特征
        5.1.1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内涵
        5.1.2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特征
    5.2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必要条件
        5.2.1 自然条件适宜性
        5.2.2 海洋资源适宜性
        5.2.3 社会经济协调性
    5.3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影响因素
        5.3.1 区位条件
        5.3.2 自然因素
        5.3.3 社会经济因素
    5.4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机理模型
        5.4.1 机理模型的构成
        5.4.2 机理模型的具体实施
6 基于层叠利用的海域空间主导功能及其用海范围
    6.1 海域空间主导功能的内涵
        6.1.1 层叠用海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6.1.2 海域空间主导功能概念
    6.2 基于产业带动比较的海域空间主导功能选择
        6.2.1 误差修正模型(ECM)的基本思路与步骤
        6.2.2 误差修正模型(ECM)的构建
        6.2.3 海洋空间主导功能带动海洋经济发展分析
    6.3 基于边际收益比较的海域空间主导功能确定
        6.3.1 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及有关概念
        6.3.2 海洋功能区边际机会成本测算
        6.3.3 主导功能评价模型
        6.3.4 边际机会成本测算确定主导功能
    6.4 海域空间的立体功能价值
        6.4.1 立体用海范围确定综合分析法
        6.4.2 海域空间立体功能价值的构成
        6.4.3 海域空间立体功能价值的评估
7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用海兼容性评估
    7.1 层叠用海兼容性的界定与要求
    7.2 主导功能和非主导功能用海的关系
        7.2.1 主导功能对非主导功能的影响
        7.2.2 主导功能对非主导功能的变异
    7.3 基于主导功能用海的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
        7.3.1 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指导思想
        7.3.2 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指标体系
        7.3.3 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方法与模型
        7.3.4 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指标的权重
        7.3.5 层叠用海兼容性评估的量化处理
8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立体功能区划
    8.1 海域空间层叠用海的相关关系
        8.1.1 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关系
        8.1.2 区划与开发利用现状的关系
        8.1.3 区划与规划的关系
        8.1.4 重叠功能之间的关系
        8.1.5 整体与局部、长期与短期之间的关系
    8.2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用海优序
        8.2.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原理
        8.2.2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海洋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8.2.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海域层叠功能优序确定方法
    8.3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立体功能区划
        8.3.1 GIS 主要空间分析功能
        8.3.2 叠置分析的概念与运算方法
        8.3.3 海洋功能区划的叠加法
        8.3.4 基于叠置分析的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立体功能区划模型
        8.3.5 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立体功能区划模型的叠置分析流程
9 实证分析——青岛胶州湾项目用海兼容性分析
    9.1 青岛胶州湾海洋区划的情况
    9.2 青岛胶州湾岸线现状
        9.2.1 胶州湾岸线属性
        9.2.2 胶州湾岸线功能
        9.2.3 胶州湾岸线整理规划
    9.3 青岛胶州湾项目用海兼容性分析
        9.3.1 胶州湾用海项目的兼容性评估
        9.3.2 胶州湾用海项目的优序方法
        9.3.3 胶州湾的层叠用海方案
    9.4 青岛胶州湾项目用海的兼容策略
        9.4.1 青岛胶州湾项目用海的政策支持
        9.4.2 青岛胶州湾项目用海的兼容策略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局限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青岛地区项目用海情况简表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推动下的石窟遗产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概念解释
        1.1.1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1.1.2 中国石窟保护起源与相关概念阐释
        1.1.3 石窟保护的重要性与特殊性
    1.2 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1.2.1 石窟遗产保护相关理论研究
        1.2.2 石窟遗产保护实践研究
        1.2.3 已有研究的空白
    1.3 研究内容
        1.3.1 论文线索
        1.3.2 主要内容
        1.3.3 案例选择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中国石窟保护历程回顾(19 世纪末-2013 年)
    2.1 中国石窟保护历程概况及典型案例分析
        2.1.1 近代中国的石窟研究与保护探索
        2.1.2 石窟抢救性保护阶段概述与重要案例( 50-70 年代)
        2.1.3 科学保护尝试与重要案例(80-90 年代)
        2.1.4 石窟保护大发展时期概述(2000-2013)
    2.2 中国石窟保护的成就与思考
        2.2.1 中国石窟保护总体的成就与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
        2.2.2 对 20 世纪石窟保护工作的反思:《准则》产生的缘由 1与契机
第3章 《准则》的产生及之后的石窟保护典型案例分析(2000-2013)
    3.1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概述
        3.1.1 《准则》的制定
        3.1.2 《准则》的内容
        3.1.3 《准则》的意义
    3.2 敦煌莫高窟保护规划与壁画修复工程
        3.2.1 莫高窟保护策略
        3.2.2 敦煌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
        3.2.3 敦煌莫高窟第 85 窟壁画保护工程
        3.2.4 案例探讨与总结
    3.3 云冈石窟保护性窟檐修建工程
        3.3.1 世界遗产保护策略与系列工程
        3.3.2 云冈石窟保护性窟檐设计与修建
        3.3.3 案例探讨与总结
    3.4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修复保护工程
        3.4.1 本次工程的源起与概况
        3.4.2 调查与评估
        3.4.3 保护理念与技术路线
        3.4.4 保护与修复实施
        3.4.5 案例探讨与总结
    3.5 龙门石窟保护修复工程
        3.5.1 工程概况
        3.5.2 保护工程技术路线与实施
        3.5.3 案例探讨与总结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推动与进步:《准则》对石窟保护的积极影响
    4.1 对于保护价值观的影响
        4.1.1 我国传统文物保护观念和方法
        4.1.2 《准则》在构建现代保护价值观上的作用
    4.2 对保护程序和方法的影响
        4.2.1 保护程序的确立
        4.2.2 评估重要性的强调
    4.3 对规范化管理和施工的影响
        4.3.1 对管理的指导作用
        4.3.2 对设计与施工的规范作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反思与建议:《准则》在指导石窟工作方面的提升空间
    5.1 现行《准则》在指导石窟保护中表现出的不足
        5.1.1 遗产认知与价值理解
        5.1.2 指导性与可操作性
        5.1.3 约束力、认同度与影响力
    5.2 未来完善具体建议
        5.2.1 关于保护认知与价值理解
        5.2.2 关于石窟保护的指导性与可操作性
        5.2.3 关于《准则》的推广与认同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论文主要结论
    6.2 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山东省多功能渔港构建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5.1 论文的创新点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多功能渔港及其关联概念阐析
    2.1 渔港的概念、功能与分类
    2.2 多功能渔港的内涵界定与发展特征
        2.2.1 多功能渔港的内涵界定
        2.2.2 多功能渔港的发展特征
    2.3 多功能渔港与关联概念的比较分析
        2.3.1 多功能渔港和渔港经济区的概念区分
        2.3.2 多功能渔港和渔港经济区的联系
3 山东省多功能渔港构建现状分析
    3.1 山东省渔业发展概况
    3.2 山东省渔港发展历程
    3.3 山东省渔港基本情况
    3.4 山东省渔港功能多元化发展现状评价
        3.4.1 评价目的
        3.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4.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3.4.4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4 山东省多功能渔港构建的制约因素分析
    4.1 山东省部分渔港的实地调研情况
        4.1.1 寿光市羊口渔港的调研
        4.1.2 昌邑市下营渔港的调研
        4.1.3 青岛市沙子口渔港的调研
    4.2 山东省多功能渔港构建的制约因素总结
        4.2.1 渔港建设整体水平不高
        4.2.2 渔港发展不受重视
        4.2.3 渔业村镇发展落后
        4.2.4 功能拓展空间不足
        4.2.5 投融资渠道单一
        4.2.6 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5 国内外多功能渔港建设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多功能渔港建设经验
        5.1.1 美国
        5.1.2 日本
        5.1.3 韩国
    5.2 国内多功能渔港建设经验
        5.2.1 台湾地区
        5.2.2 浙江省
6 山东省多功能渔港构建的战略规划与实施对策
    6.1 山东省多功能渔港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6.1.1 指导思想
        6.1.2 基本原则
        6.1.3 发展目标
    6.2 山东省多功能渔港构建的功能拓展模式
        6.2.1 加工制造主导模式
        6.2.2 水产品交易主导模式
        6.2.3 渔人码头综合模式
        6.2.4 渔港经济区投资带动模式
    6.3 山东省多功能渔港构建的布局规划
        6.3.1 基本思路
        6.3.2 沿海中心渔港和一级渔港分布情况
        6.3.4 沿海渔港集群的空间布局体系
    6.4 山东省多功能渔港构建的实施对策
        6.4.1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6.4.2 纳入地区发展规划
        6.4.3 拓宽投融资渠道
        6.4.4 创新运营管理体制
        6.4.5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6.4.6 加强渔民组织建设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城市风貌管治研究 ——以蓬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城市风貌特色正在不断丧失
        1.1.2 市民社会逐步形成并走向成熟
        1.1.3 城市风貌管治具有现实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推广价值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城市风貌相关研究成果
        2.1.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2.1.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2.2 城市管治相关研究成果
        2.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2.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2.3 城市风貌管治研究相关成果
    2.4 现状研究综述
        2.4.1 城市风貌研究较多,但以规划设计方法内容为主
        2.4.2 国外城市管治研究较成熟,但与"中国特色"不甚符合
        2.4.3 我国城市风貌的管治研究任重而道远
第3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3.1 城市风貌
        3.1.1 城市风貌概念的界定
        3.1.2 城市风貌构成要素
    3.2 管治与城市管治
        3.2.1 管治与城市管治概念的界定
    3.3 城市风貌管治
        3.3.1 城市风貌管治概念的界定
        3.3.2 对城市风貌管治的认识
    3.4 小结
第4章 城市风貌管治研究
    4.1 城市风貌管治目标
        4.1.1 经济目标
        4.1.2 社会目标
        4.1.3 文化目标
        4.1.4 美学目标
        4.1.5 政治目标
        4.1.6 生态目标
    4.2 城市风貌管治主体
        4.2.1 管治主体构成
        4.2.2 对管治主体的认识
    4.3 城市风貌管治客体
        4.3.1 自然要素
        4.3.2 人工要素
        4.3.3 人文要素
    4.4 城市风貌管治模式
        4.4.1 管治模式
        4.4.2 模式比较
    4.5 小结
第5章 蓬莱城市风貌管治研究
    5.1 蓬莱城市风貌概况
        5.1.1 现状自然环境与风貌特色分析
        5.1.2 现状城市风貌存在的主要问题
    5.2 蓬莱城市风貌管治目标
        5.2.1 经济目标
        5.2.2 社会目标
        5.2.3 文化目标
        5.2.4 美学目标
        5.2.5 政治目标
        5.2.6 生态目标
    5.3 蓬莱城市风貌管主体
        5.3.1 政府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5.3.2 非政府组织在风貌管治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5.3.3 企业与市民参与风貌管治意识不断增强
    5.4 蓬莱城市风貌管治客体
        5.4.1 自然要素
        5.4.2 人工要素
    5.5 蓬莱城市风貌管治模式——建立蓬莱城市风貌管治委员会
        5.5.1 工作宗旨
        5.5.2 工作机构及职责
        5.5.3 工作流程
    5.6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论文结论
        6.1.1 管治目标
        6.1.2 管治主体
        6.1.3 管治客体
        6.1.4 管治模式
    6.2 相关建议
        6.2.1 城市风貌管治的基础——培育管治主体
        6.2.2 城市风貌管治的途径——公众参与
        6.2.3 城市风貌管治的依据——城市风貌规划
        6.2.4 城市风貌管治的保障——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10)中国皇家园林叠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园林理论研究的需要
        1.1.2 当代园林实践的需要
        1.1.3 科学修复古园林假山的需要
    1.2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1.2.1 研究的主导思想
        1.2.2 研究框架
        1.2.3 研究内容
    1.3 研究的限制条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限制条件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说明
    1.4 研究和文献综述
        1.4.1 早期相关研究概述
        1.4.2 综述类研究和文献
        1.4.3 专题类研究及文献
        1.4.4 古籍类文献
        1.4.5 工匠技术类文献
        1.4.6 研究生学位论文
    1.5 中国皇家园林叠山与私家园林叠山的关系说明
第二章 皇家园林叠山历史演化和文化意象概述
    2.1 中国园林叠山的历史分期
    2.2 中国园林叠山的文化意象探讨
        2.2.1 早期先民生存环境和生存特征的模拟与生殖崇拜
        2.2.2 传统文化中的灵石崇拜对园林叠山的影响
        2.2.3 叠山作为正统地位的宣示
        2.2.4 筑山为仁,“仁者乐山”
    2.3 中国园林叠山历史演化概述
        2.3.1 生成期——秦汉园林叠山
        2.3.2 转折期——魏晋园林叠山
        2.3.3 发展期——唐宋园林叠山
        2.3.4 成熟期——明清之交的园林叠山
        2.3.5 成熟后期——乾隆时代的叠山
        2.3.6 程式化特征
        2.3.7 市民文化的兴盛,市俗趣味上升
        2.3.8 经济适用原则,理性精神
        2.3.9 叠山历史演化小结
第三章 叠山材料研究
    3.1 中国园林叠山用石概述
    3.2 太湖石
        3.2.1 太湖石名称由来
        3.2.2 太湖石水石、旱石的性状研究
    3.3 中国园林其它用石品类
        3.3.1 房山石
        3.3.2 黄石和青石
        3.3.3 旧石
        3.3.4 石笋
        3.3.5 昆山石、龙潭石、青龙山石、岘山石、武康石
    3.4 皇家园林叠山用石研究
        3.4.1 早期皇家园林山石材料概述
        3.4.2 宋代皇家园林叠山用石研究
        3.4.3 北宋艮岳的花石流失
        3.4.4 宋代皇家园林山石的运输、保护
        3.4.5 金、元时代皇家御苑山石材料变迁
        3.4.6 明代兔儿山山石去向研究
        3.4.7 清代御苑的叠山用石研究
    3.5 皇家园林叠山辅助材料研究
        3.5.1 雄黄和卢甘石
        3.5.2 假山胶合和拓缝材料
        3.5.3 铁件连接材料
    3.6 叠山材料研究小结
第四章 中国园林专业叠山工匠及理论研究
    4.1 叠山人物分类
    4.2 早期叠山人物研究
    4.3 明清叠山工匠研究
        4.3.1 周秉忠
        4.3.2 张南阳
        4.3.3 计成
        4.3.4 李渔
        4.3.5 张南垣
        4.3.6 张然以及“山子张”叠山世家
        4.3.7 叶洮
        4.3.8 戈裕良
    4.4 近现代叠山工匠研究
        4.4.1 金华帮工匠
        4.4.2 苏派韩氏兄弟
        4.4.3 扬州叠山工匠
    4.5 当代叠山工匠和理论家访谈录
        4.5.1 韩良顺访谈节选
        4.5.2 韩建中访谈节选
        4.5.3 孟兆桢访谈节选
        4.5.4 毛培林访谈节选
    4.6 论中国古代叠山工匠专业化发展
        4.6.1 早期叠山专业化发展概述
        4.6.2 明清叠山专业化发展概况
        4.6.3 清代皇家用匠背景分析
        4.6.4 叠山工匠专业化发展的原因
        4.6.5 叠山工匠专业化对皇家造园的影响
        4.6.6 传统“士文化”对造园专业化发展的消极影响
第五章 皇家园林叠山技术和工程管理——以清代皇家园林为例
    5.1 皇家园林假山基础技术概述
        5.1.1 探察地基土质
        5.1.2 “桩木为先”
        5.1.3 “灰渣嵌里”
        5.1.4 粗石盖顶和拉底
    5.2 由清工部奏册看清代皇家园林假山基础做法
        5.2.1 “桩”、“丁”、“山石掐当”
        5.2.2 夯土基础
    5.3 皇家园林假山堆叠技法
        5.3.1 等分平衡
        5.3.2 相石、拼叠、合纹
        5.3.3 假山胶结、拓缝和铁活加固技术
    5.4 皇家园林假山理洞窟技术
    5.5 清代皇家园林叠山工程管理特点
        5.5.1 严格清晰的工作流程和完备的机构设置
        5.5.2 工程各部门各负其责又相互制约
        5.5.3 皇家工程的质量、工期、钱粮的控制与管理
        5.5.4 清代皇家工程的用工与工价分析
        5.5.5 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工料核算
        5.5.6 施工统筹
        5.5.7 清代皇家叠山工程的管理漏洞
        5.5.8 清代皇家工程的工匠管理和任用特点
第六章 皇家园林叠山风格研究
    6.1 早期皇家园林叠山风格研究
        6.1.1 秦汉宫苑叠山
        6.1.2 魏晋宫苑叠山
        6.1.3 唐代宫苑叠山
    6.2 宋代皇家园林叠山风格
        6.2.1 北宋宫苑叠山概述
        6.2.2 艮岳总体山水布局
        6.2.3 艮岳叠山风格研究
        6.2.4 艮岳叠山的历史影响
    6.3 元代宫苑叠山风格研究
        6.3.1 近代以来对元大都宫苑的史略考证
        6.3.2 元代兔儿山假山位置考
        6.3.3 兔儿山及隆福宫西御苑景观分析
        6.3.4 元代琼华岛景观分析
    6.4 清初皇家叠山风格研究
        6.4.1 明清皇家园林叠山风格概述
        6.4.2 清初的自然主义叠山风格
        6.4.3 自然主义叠山风格的意义和影响
    6.5 盛清皇家园林叠山风格研究
        6.5.1 庭院假山布局样式
        6.5.2 以石为主的叠山——宁寿宫花园假山分析
        6.5.3 土石相间叠山
        6.5.4 土山
        6.5.5 乾隆时期的仿景园林叠山
    6.6 乾隆皇家宫造园评述
        6.6.1 山居与园林兼美,自然与工巧并重
        6.6.2 “谁道江南风景佳,移天缩地在君怀”
        6.6.3 兼容并包与手法化、程化并存的叠山风格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皇家园林叠山风格总结
    7.2 影响中国皇家园林叠山发展的因素
        7.2.1 社会政治、经济因素
        7.2.2 文化因素
        7.2.3 山石资源因素
        7.2.4 士匠结合的造园方式
        7.2.5 皇家工程管理
        7.2.6 园林整体风格的成熟促进了叠山风格的成熟
    7.3 讨论:现存古园林假山的保护与修复
        7.3.1 北京清代前期、盛期园林叠山遗迹现状分析
        7.3.2 古园林假山的修复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清内务府奏销册研究(雍正七年—嘉庆四年)
附录B:营造司、工程处簿册(黄册)
附录 C:内务府奏销册有关内容汇总
附录D: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内务府奏案有关园林叠山及工程管理材料节录
附录E: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有关皇家园林工程管理的档案材料节录(定例、记事录、活计档等)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蓬莱田横山栈道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滨海重点地段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以山东省胶东半岛海滨城市为例[D]. 刘晨阳. 山东建筑大学, 2019(09)
  • [2]福州山水风景体系研究[D]. 张雪葳.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3]基于LBS与GIS的旅游资源普查评价与可视化系统研究[D]. 马楠.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5)
  • [4]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栈道形式营造探讨[D]. 林翔. 江西农业大学, 2016(03)
  • [5]国民政府时期的工赈研究(1927-1949)[D]. 蒋勇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4)
  • [6]海域空间层叠利用的用海兼容性研究[D]. 赵琪. 中国海洋大学, 2014(02)
  • [7]《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推动下的石窟遗产保护[D]. 吕宁. 清华大学, 2013(07)
  • [8]山东省多功能渔港构建问题研究[D]. 夏玉伟.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9]城市风貌管治研究 ——以蓬莱为例[D]. 侯兴华. 山东建筑大学, 2011(08)
  • [10]中国皇家园林叠山研究[D]. 王劲韬. 清华大学, 2009(05)

标签:;  ;  ;  ;  ;  

蓬莱田横山栈道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