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焦虑程度、眼压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张艳屏

张艳屏

广西省河池市中医医院眼科 547000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焦虑程度、眼压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眼压控制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眼压控制率、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0%、96.7%,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升眼压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焦虑程度;眼压控制率;护理满意度

作为临床上一种极为常见的致盲眼病,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主要指的是眼球前房角突然关闭,眼内的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的眼压升高现象,其对患者的视力有着极大的损害作用,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式不当,将会导致数日内失明,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辅之以必要的临床护理对于增强预后、降低并发症率有着重要的意义。纳入的病例均为我院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共计60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的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病例资料来源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眼科,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为41~74岁,平均年龄为(62.5±6.6)岁;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为42~76岁,平均年龄为(62.1±6.5)岁。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及检查,确诊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符合国际相关临床诊断标准[1];(2)医学伦理会对此次研究表示认可,征得临床科室的同意,所有入组患者均阅读知情同意书,在知情同意书签字,自愿加入研究。排除标准:(1)存在重要脏器官相关疾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2)存在认知缺陷及意识不清、精神病患者;(3)临床资料不全者;(4)合并全身免疫性功能疾病者。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护理。该疾病起病急、病情严重,患者多伴随不同程度焦虑、抑郁心理,针对这一问题,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帮助患者疏导负性情绪,解答患者的疑虑,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术后护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要严密监测患者眼压指标,按时换药,术后1周患者前房形成,眼压恢复到16mmHg左右后给予眼球按摩,操作者双手中指、无名指分别放在患眼颞侧及健眼额部,双食指关节并排置于患眼上睑皮肤,适当用力,交替起伏按压。(3)用药指导。向患者讲解滴眼药的正确使用方法,严格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用药,观察患者用药期间是否存在不良反应。(4)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向患者说明相关注意事项,日常生活中劳逸结合,加强眼部保健,定期随访,若有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眼压控制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焦虑评分采用SAS评分量表,总分最高80分,大于50分为阳性,表示患者存在焦虑状态[2]。护理满意度问卷由科室自拟,分值为0~100分,共分为十分满意(>85分)、基本满意(65~84分)与不满意(<65分)三个级别。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均在SPPSS20.0统计学软件上予以计算,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检验方式为X2,计量资料用( ±s)表示,检验用t。结果的判定界定值为0.05,P<0.05可判断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降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评分比较( ±s)

3.讨论

研究报道,我国原发性青光眼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的趋势,多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患者多伴随眼轴短、前房浅等症状,约10%患者会演变成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具有较高的致盲率。大部分患者患病后伴随焦虑、烦躁心理,一方面影响到临床治疗,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优质护理强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从患者的需求出发,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全面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通过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通过术后眼球按摩及用药指导,促进患者眼压改善,提升临床疗效;出院前给予健康指导能够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增强预后。此次研究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优质护理干预,结果发现该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情绪明显缓解,眼压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提示其护理有效性。综上所述,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纠正眼压,患者满意度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麻荣萍, 高超, 马颖. 护理干预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的应用研究[J]. 护理研究, 2016, 30(29):3701-3704.

[2]李爱玲, 陈应军, 翁宏玲,等. 护理干预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恢复的临床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12):122-125.

[3]陈丽环, 梁碧玲, 刘晓婷. 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21(a01):583-583.

论文作者:张艳屏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焦虑程度、眼压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论文_张艳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