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育和提炼责任文化的几点思考论文_王海红

浅析培育和提炼责任文化的几点思考论文_王海红

责任,是职责和义务,简而言之就是份内的事,我们通常说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也就是指他将分内的事做到了位。当前,中国的经济进入了新常态,增速放缓,改革进入深水区,相关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期。年青人逐渐成为企业的主力,而社会普遍不看好的80后、90后甚至被认为是缺乏责任感的一代,突出责任文化就是要让企业的全体员工全身心地投入企业的发展中,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与企业共同成长。

1何谓责任文化及企业所倡导的责任文化内涵

所谓责任文化就是“人人都讲责任的文化,也就是组织全体成员共同信奉并实践的以责任理念为核心的价值观”,以上可能是对责任文化比较官方和全面的诠释。具体到一个企业而言,责任文化是各类文化建设的基础,责任文化中的“责任”内涵丰富,包括个人责任和企业责任、内部责任和外部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岗位责任和安全责任等等。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汽)是一个有着近50多年历史的老牌国企,在长期积累、延续和传承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文化,老一辈的陕汽创业者很好地将责任意识注入到文化建设和工作中。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员工一砖一瓦盖厂房到市场经济中“惟赢是执”,“责任”都贯穿始终,将员工高度的凝聚到一起。因此,陕汽所倡导的责任文化应该是凝聚了几代陕汽人智慧和实践的,具有陕汽特色,我们应该围绕陕汽实际,结合“天人合一、知行不二、惟赢是执”的德文化内涵开展责任文化培育和提炼。“天人合一”就是诚信守诺,言行一致,顺应规律,善用资源,顺势而为,实现人与社会、企业、环境的自然和谐。“知行不二”就是强调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知道是正确的就要自觉自愿地去做,认识到了就要立即行动,要做就做到最好,始终保持认识和行动的高度统一。“惟赢是执”就是在市场竞争环境下,赢是德文化最高的追求。只有赢,才能完成企业使命,才能体现德的价值。以德文化为引领,全面追求卓越,赢在执行。

2责任文化建设与员工思想动态

我们常说“只有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在工作当中,责任是永恒的职业精神,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的成功一样,都来自于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而现实中,我们的员工心里在想什么?他们是否认同责任与使命对等?我们进行了较为广泛的员工思想动态调研与分析。

今年以来,汽车行业产销势头不错,干部员工撸起袖子加油干,加班加点,甚至有的研发和生产岗位周末一直是单休,晚上加班到深夜是常事。但干的多就出错多,特别是年轻人,工作之外就不想受太多的纪律约束。因此,员工思想不确定性成为必然。从调研结果来看,在基层各单位普遍存在年轻员工担责意识不强,遇事、怕事、躲事,缺乏一种干事创业的激情。例如,公司目前正在进行的某项目需要一个网络安全管理员,之前都已经征求该同志的意见,并告知他本人,因项目保密纪律要求,项目进行期间,所有参与项目的工作人员活动时间有纪律约束,他本人同意并经过领导审批形成文件,但就在上报文件材料时,他反悔了,不想参加了,因为项目保密纪律要求太苛刻。这个事例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员工担责意识淡漠,首先不去深究项目的难易程度,单单就员工不愿去承担责任,遵守工作纪律,这一点就说明责任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我们的员工对责任文化是怎样认识的呢?他们对企业有哪些期待?员工普遍认为通过各自负责任的付出,应该得到组织的认可,受到激励。同时也认为,集体中负责任的员工应该受到尊重,并给予职业生涯规划上一些支持。76.5%的员工希望企业:1)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2)有一个较好的工作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的投入。3)在给予物质激励的同时,注重员工个性的展示,给予员工更多的私人空间。4)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为他们提供成长成才的空间和渠道。文化建设做的是人的工作,广大员工对企业的期望侧面印证了打造文化契合度的重要性。只有员工认同和自觉践行文化要求,我们的文化培育和提炼才有现实意义。

3 陕汽的德文化与责任文化的渊源

如今,很多年长的人感叹,现在的年轻人责任心不如计划经济时代的人,“70后”以前的人们普遍被给人的印象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好学勤练的普通工人也能成长为“工匠”。1968年建厂的陕汽也自然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工匠”,而这些“工匠”也被刻上了负责任的员工标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陕汽集团“首席员工”、“工匠”罗守利,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生产一线的车工岗位,悉心钻研业务,连续四年获得“岗位标兵”,技术比武多次获奖,并自发创建车工技术协会,荣获陕西省十大杰出工人,成为公司全体员工学习的楷模;感动陕汽人物之一---赴肯尼亚维修服务团队在赴肯尼亚执行服务的三个半月中,经历了雨水烧锅做饭、吃饼干充饥、住荒郊丛林,克服了地表60度高温、蚊虫叮咬等艰苦自然条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战区维修车辆,以精湛的技术保证了陕汽产品的良好状态等等,他们的身上,无一不体现着责任精神、担当精神、诚信精神、奉献精神,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陕汽德文化,是德文化与责任文化相结合的模范和典型代表。因此德文化与责任文化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

责任文化建设不仅局限于内部更应外化于品牌。以陕汽为例,构建责任文化,不光体现在内部的安全、质量、管理等环节,更重要的是应履行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对国家应履行创优报国的使命和责任,陕汽作为中国重型越野军车的摇篮,有责任和义务制造精品军车贡献国防事业,2015年9月3日胜利日阅兵上,陕汽军车搭载国之重器胜利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正验证了陕汽的国防使命。另外,陕汽还应通过树立绿色清洁能源的品牌优势,引领环保型重卡市场,为低碳减排,保护环境,为子孙后代创造绿水蓝天的家园,履行社会责任。

4 如何培育和提炼责任文化

4.1 建设责任文化首先应从明晰“责”开始,从讲奉献入手。

既然倡导人人都讲责任,那么每个人的职责和义务是否明晰是关键,也就是说培养责任文化首先要明确责任到岗位到个人。要确立每个岗位的职责,并责任落实到相应的员工头上,让每一位员工都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职责与责任。从实践来看,为了提升组织效率,实施“定岗定编”这项基础性的工作顺应发展形势,同样是在培养责任文化。职责明晰,推诿扯皮才能减少。在基层培育责任文化更重要的是引领全体职工自觉自愿做正确的事,也就是讲奉献。从一些资料来看,80、90后的父辈奋斗的年代也是一个讲奉献的年代,我们应该大力宣扬奉献精神。当然,将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事做到了位已经符合要求,但组织发展需要协同、联动,本位主义是适应不了时代发展需要的。因此,可以围绕职责明晰和讲奉献开展主题活动。

4.2 克服惰性与形成文化(行为)自觉,应从健全分配机制着手。

对于工作,每个人可能都有惰性,当然每个员工也都有各自的优点。只是有些人放大自己的惰性掩盖了优点。有个说法是现在的人越来越现实所以就变懒惰啦,其实应该辩证的来看待,不能只将原因归结与个人本身,这种“现实”可能是企业纵容和“培养”的。员工的付出需要得到激励,但一味的满足物质激励可能形成逆反现象,且有悖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这一点在私企表现得似乎要更突出。因为,人们总会认为自己获得的不够多,而忘记本身的责任,因此变得“懒惰”。

在国企,一味的通过增加员工收入来增强责任心和履职行为效果的做法存在不科学,根本在于健全劳动分配机制,让干得多、干得好的人受推崇,形成良性竞争氛围,而不是干得多与干得少,认真做事与无所事事的“待遇”相差不大,甚至是让“无所事事”的人给组织“找事”,影响组织效率和凝聚力。因此,优化劳动分配机制是责任文化建设的一方面。

4.3 标杆树典,大力宣扬,惩前毖后,防范未然,增强文化契合度。责任文化应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面对经济新常态,每一名员工只有主动作为、责任为本,以企为家才能在惨淡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行业间竞争中寻得机遇、突破重围。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那些负责人的员工呢?我认为应该将他们作为榜样和典型来树立,而且应该大力宣传,在广大员工中强化认知。我们正在开展的季度优秀员工评比正是一种评标树典的工作,但宣传力度还需加强,应在员工中反复宣传,通过班前会、各类宣传媒介持续宣扬优秀的员工负责任的事迹和细节。发挥榜样典型的积极教育作用,形成学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

此外,应该将员工行为规范制度化,对那些工作中不负责任,屡教不改,玩忽职守的人和事进行严肃处罚,并让员工引以为戒。这同样是一个检验和增强文化契合度的过程,一些不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员将会自然淘汰。当然,对待大多数的能积极改正的员工还应正确疏导,只有人人负责,认真对待,才能与企业一起度过难关,才能适应新常态。

4.4完善机制、强化考核,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

提起责任,离不开考核。整合各岗位的责任管理制度,实施成长绩效激励机制,积分淘汰管理办法等以责任绩效为核心的管理机制,整合完善岗位工作标准,对各部门责任管理工作及生产经营中的安全、质量、综合治理等等责任落实进行考核,才能确保企业方方面面安全有序健康。

强化责任文化建设,应完善工作机制。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责任流程及管理责任制度,使生产经营中的每项工作都有目标要求、监督考察等,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环节都责任到位,进而保证整个公司目标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要落实完善责任奖惩制度,借助强制力促使员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实现责任心和责任制的统一、履责和问责相结合,进而严格按照责任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

总之,所有的文化建设都应以责任文化建设为基础,责任文化建设势在必行,只有切入基层充分调研,结合案例制定措施,完善制度,明确文化建设方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文化建设才能见成效,员工与企业及企业文化的契合度才能得到提升,我们的企业也能顺应新常态要求。

论文作者:王海红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  ;  ;  ;  ;  ;  ;  ;  

浅析培育和提炼责任文化的几点思考论文_王海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