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及体会论文_叶森

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及体会论文_叶森

叶森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3)

【摘要】目的:由于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所以护士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以使产妇得到很好的救治。方法:本文对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84例产后出血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我们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和监测的护理对策,对减少产后出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护士若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精心护理,产后出血是可以得到很好救治的。

【关键词】产后出血;护理对策;高危人群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A

产后出血往往发病突然而且来势凶猛,常常出于意料之外,如抢救不及时,可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目前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即使抢救过来也会因垂体缺血坏死,日后并发垂体前叶功能低下症,严重影响妇女健康。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产妇产后出血者8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38岁,平均30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54例,4例为双胎妊娠其余为单胎妊娠。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66例,胎盘因素6例,软产道损伤10例,凝血功能障碍2例。80例属高危产妇,4例属普通产妇。76例取得满意效果,6例效果较差转院治疗,2例因急性大出血死亡。

1产前、产时重点监测高危人群

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资料显示发生产后出血的孕产妇多为高危妊娠者,且有存在许多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因此.作为产科工作人员要掌握和识别高危妊娠和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才能及时发现其危险因素,及时处理。这类产妇包括:①多孕、多产及曾有多次宫腔手术者;②高龄初产妇或低龄孕妇;③有子宫肌瘤剔除史;④生殖器发育不全或畸形;⑤妊高征;⑥合并糖尿病、血液病等;⑦宫缩乏力产程延长;⑧行胎头吸引、产钳等助产手术助产,特别是并用宫缩剂更需注意;⑨死胎等。

2产时、产后密切观察出血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2.1产时监测:①第一产程要密切注意观察产程、胎心、宫缩及产妇情况,定期肛查,了解宫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情况,用产程图监测产程进展,及时发现和处理产程延缓和停滞。如需手术助产或剖宫产时做好一切术前准备和预防产后出血的准备。使用催产素要专人守护,严密监测。避免产妇过度疲劳,必要时可酌情肌注杜冷丁,使产妇有休息机会。

②第二产程指导产妇适时及正确使用腹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者,应安排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医师在场守候。有指征者适时适度作会阴侧切或会阴正中切开。接产技术操作要规范,正确引导胎头、胎肩及胎头的顺利娩出。对已有宫缩乏力者,当胎肩分娩出后,即肌注催产素10U,并继续以静脉滴注催产素,以增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要注意胎心变化和科学接生,注意保护会阴,防止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立即监测出血情况,收集出血方法采用容积法。③第三产程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避免过早粗暴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待胎盘自然剥离征象出现后,轻压子宫下段及轻轻牵引脐带帮助胎盘、胎膜完整排出,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检查软产道有无撕裂或血肿。检查子宫收缩情况,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

2.2 ①产后2小时内,产妇仍需留在产房接受监护,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会阴伤口情况。每30分钟测量产妇的血压、脉搏、体温、呼吸。②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致产后出血。互协助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④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注意保持静脉通畅,并做好产妇的保暖。

3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1发现出血立即取平卧位,必要时取头低足高位,注意保暖,迅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做好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加快输液速度,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

3.2给予按摩子宫底,刺激子宫收缩。保持呼吸道通畅,采用双侧鼻导管吸氧,流量为4~6L/min,吸氧过程中密切观察吸氧的效果。

3.3准确收集并测量出血量、颜色、气味及有无凝血块等。发生产后大出血时,准确收集测量出血量对积极纠正休克,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3.4遵医嘱应用止血药或宫缩剂。

3.5密切配合医生积极查找出血原因,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工作:

3.6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

4出院指导

4.1大量失血后产妇抵抗力低下,体质弱,应针对情况有效地纠正贫血,增强体力,逐步增加活动量。

4.2部分产妇产后1~2周内发生晚期产后出血.也可推迟至6~8周甚至10周发生,应予以高度警惕.以免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应指导产妇出院后继续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明确产后复查时间、目的及意义。

5 总结

产后出血发生快且来势猛,直接危及孕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无论产前、产时或产后都不能放松警惕,当发现产后出血时,要全力以赴地进行抢救,产科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急救常规、急救技术和各种急救设备的使用,才能保证抢救成功。

参考文献

[1]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4

论文作者:叶森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30

标签:;  ;  ;  ;  ;  ;  ;  ;  

产后出血的护理对策及体会论文_叶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