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走出外贸企业困境的几点思考_企业经营论文

关于走出外贸企业困境的几点思考_企业经营论文

外贸企业走出困境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困境论文,外贸企业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外贸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外贸企业带来一系列挑战。作为外贸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放开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各类外贸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但是,外贸经营权的放开,打破了外贸企业在经营上的垄断地位,这对习惯于靠政策吃饭、竞争意识不强的许多国有外贸企业来说却带来了困难。近年来,外贸亏损面大,整体经济效益下降,多数陷入了困境。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除了企业自身不能转变经营观念外,国家政策的调整也是造成外贸企业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外汇汇率并轨提高了外贸经营的透明度,使外贸企业夹在外商和生产企业之间,缺少了定价的主动权,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国家出口退税税率的降低和出口退税滞后,加重了企业贷款的利息负担,使外贸企业雪上加霜;国内物价上涨,而汇率稳中有降,使外贸企业出口大面积亏损;压缩贷款规模,使外贸企业资金周转产生困难。这些变化给外贸企业带来的后果是包袱沉重,获利困难。据外经贸部计财司统计分析,1995年全国外经贸企业总体财务状况不佳,出现新一轮的亏损挂帐,中央企业亏损面达33%,地方企业高达81%。

上述事实说明,当前外贸企业的生存已受到严重挑战。外贸企业必须正视现实,丢掉幻想,重新拓展生存空间,才能走出低谷,在逆境中求得自身发展。

在新旧两种体制变更时期,外贸企业遇到这些困难虽然是难免的,但也露暴了外贸企业在体制上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相当一部分外贸企业的经营观念和经营机制不适应改革大潮的要求,不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形势;大部分外贸企业经营规模小,成本费用高,还停留在收购买断的传统经营方式上等等。因此,外贸企业应抓住国家政策调整的时机,从自身体制改革入手,改变传统的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以求得自身的发展。

一、转变经营方式,走实业化的发展道路

实业对外贸企业来说如水之源,如木之本。随着外贸企业各项优惠政策的基本消失,外贸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掌握高档次、高质量、多品种和适销对路的货源。在当前很多大中型生产企业纷纷走向自营进出口条件下,外贸企业仅仅依靠收购买断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兴办各种类型的实业,走实业化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外贸企业的壮身之举和根本出路。如湖南省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为了提高自身出口的后劲,早在1989年就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结合本地人才、技术优势,投资200 万元兴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实业——天乐鞋厂。经过短短的6年时间, 已发展为包括天乐鞋厂在内的6家实业。1995年,这6家实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2亿元,总销售额1.05亿元,实现利润255万元。兴办实业, 为扩大出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1995年,该公司出口创汇的26%的货源来自上述实业,出口商品由12类发展到36类,出口国别地区由9个增加到43个。 特别是天乐鞋厂,已成为全国百强乡镇出口企业之一,被外经贸部批准为中二级企业。兴办实业,使公司在当前外贸企业普遍不景气的条件下,出口创汇年年能上一个新台阶,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说明,外贸企业应该把扩大出口、提高效益的立足点放在兴办实业上,通过办实业带动贸易的发展,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走出一条实业、贸易比翼齐飞的新路子。这样做,既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也符合外贸企业要走“三化”的新思路。

二、调整经营结构,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

一业为主,意味着外贸企业首先要搞好外贸这个主业,这是外贸企业的优势所在。成功的生产企业要依靠过得硬的主导产品,成功的外贸企业主要取决于对外贸易的市场占有率。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机制下形成的“守土有责”的要求。违背了这个客观规律,忽视了一业为主,就难以发展壮大,甚至可能被淘汰。外贸企业一定要通过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发展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提高外贸企业的创汇能力,发挥好外贸主力军的作用。

实行多种经营,是指外贸企业在保持本身主业优势的同时,在更广阔的相关领域里,开拓各种业务。既可以帮助生产部门发展出口产业,也可以根据国际市场需要开发自己的出口产品;既可以参与国内市场的流通,与生产企业合作或单独开发有效益的内销商品,也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开展承包工程、劳务出口、境外旅游等多方面的业务。

市场经济是强者经济,当前外贸企业只守“主业”而不进入国内生产和流通领域,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是难以为继的。外贸公司仅仅满足收购买断,充当代理和皮包公司,只满足于做生产和流通之间的中介,就有被淘汰的危险。外贸企业只有搞多种经营,才能为自己拓宽生存的空间。事实说明,凡是在改革大潮中能站稳脚跟的外贸企业,几乎都是顺应了发展趋势,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战略方针。如1987年成立的宁波市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在起步晚、规模小、竞争激烈的条件下,经过8年的努力, 已从一个出口数额低的代理公司发展成为以机电产品出口为主,拥有2家海外公司、2家专业化有限责任公司、8 个业务部的专业化公司。在全国外贸企业普遍不景气的条件下,1995年出口创汇4300多万美元,比1994年增长65.38%,年利润达500多万美元。公司业务不断发展,经济效益良好,靠的就是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公司实行多元化的经济战略方式包括:一是转变推销方式,变卖方为买方,在海外设立办事机构,国外办事机构与国内母公司形成买卖关系,由办事机构负责在国外市场推销;二是转变角色,集出口商、进口商、批发商、零售商于一体。这样不仅掌握了出口的主动权,而且掌握了进口的经营权,还掌握了价格的控制权,形成了自己经营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益;三是转变功能,开展技术、劳务、工程承包等多种业务,变单一的商品贸易为多功能贸易。此外,公司多年来积极参加国际投标,已中标10多个,中标项目又带动了产品的出口。

三、转变经营方针,由出口创汇为中心向以效益为中心转变

经济工作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贯彻这个方针。

在外贸领域,真正认识和实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方针,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外贸企业和整个外贸工作的中心就是出口创汇。出口计划是指令性的。出口规模是考核外贸企业最重要的指标。鉴于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为完成国家创汇任务,外贸企业只能采取粗放型的经营方式,以扩大出口数量求得出口计划的完成。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把经济效益摆在经济工作中心位置,从而完成了思想认识上的飞跃和观念上的转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不能单纯追求出口数量及出口创汇的多少,而要以出口效益的提高作为衡量外贸业绩的主要指标,强调规模和效益并重,以规模带效益,以效益促规模,促发展。这两个方面是有机联系、辩证统一的。在出口规模与效益发生矛盾时,一定要服从效益。要坚决纠正那些只管完成出口任务,不管经济效益如何;只要外汇收入,不管人民币亏损的单纯任务观点。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任务,不仅要获取外汇,换回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物资、技术,而且要为国家积累资金,节约社会劳动。挂帐出口和亏损出口是危害我国外贸持续、健康发展的破坏性因素。因为不计成本、片面追求创汇数量,最终会削弱出口能力,形成出口规模越大,亏损越多的恶性循环。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以追求数量增长为主的粗放型经营方式不符合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方向,必须向以效益为中心转变。

提高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的面非常广泛。国家政策的调整,宏观经济手段的变更都会影响到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从1996年出口退税再次下降这一项来看,就导致出口企业每出口一美元,增加成本0.34元人民币。因此,外贸企业应针对国家政策措施的调整,找出企业效益下降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

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机制效益,即对人、财、物要进行合理配置,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多的产出,或以相同的投入获取更佳的效益;二是经营效益,即要把握好机遇,扬长避短,科学决策,减少失误;三是管理效益,即采用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手段,加快企业各种机制的运行,加强经济核算,降低运行成本,以提高企业效益。只有这三项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企业最大的效益。如中化河北进出口公司在1991年三年承包经营结束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7714万元的超亏挂帐,使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并陷入了艰难的困境。严峻的现实迫使公司反思了3 年承包期间单纯追求创汇不讲效益的思想,把“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出口规模”作为企业今后发展的方针。公司把加强经营核算作为保证“效益第一”得以实施的重要手段,严格成本管理,强化和完善各种控亏保证措施:一是加强单项商品经营的核算,严格执行在出口前填报《进出口商品销售核算表》的制度;二是建立业务员个人核算制度,即在部室内设立业务员个人台帐;三是加强对各经营部的核算及盈亏调控,使公司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化河北进出口公司到1995年已完成进出口贸易额25.96亿美元。5年实现利润(不含原油利润)9000多万元,全部消化了3年承包期间遗留下来的7000多万元超亏挂帐,仅1995 年就实现利润1554万元,1996年上半年又实现利润715万元。事实说明, 外贸企业通过加强管理是能扭亏增盈,提高企业效益的。

企业管理要以质量为纲。这里指的管理质量,包括企业的方方面面:人才素质、服务水平、产品质量、企业管理水准及企业整体效益等。科学管理是现代化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企业的兴衰成败,管理是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决胜在市场,市场决胜在效益,效益的决胜在管理。管理贯穿在企业经营发展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只有实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才能创造出一流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外贸企业经过自身的努力,可望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在改革大潮中,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在不久的将来,走出困境,为对外贸易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  ;  ;  

关于走出外贸企业困境的几点思考_企业经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